?
野豇豆
拼音Yě Jiānɡ Dòu
别名野马豆、山豆根、山马豆、山土瓜
来源豆科豇豆属植物野豇豆Vigna vexillata (L.)Benth.,以根入药。秋季采,洗净晒干。
性味苦,寒。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利咽喉。用于风火牙痛,咽喉肿痛,腮腺炎,疮疖,小儿麻疹余毒不尽,胃痛,腹胀,便秘,跌打肿痛,骨折。
用法用量3~5钱。外用鲜根适量,捣烂敷患处。
备注(1)本品之变种云南野豇豆Vigna vexillata (L.)Benth. var. yunnanensis Franch.又称山马豆、山豆根、野汤豆、野萝卜、细活血。亦以根入药,效用类似。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
中国有句话叫“民以食为天”,吃饭对于中国人来说绝对是天大的事儿,“吃”也绝对是中国人的天赋之一,要不怎么一见面都打招呼说:“您吃了吗?”
中国人绝对是全世界最能吃的,没有之一。千万不要质疑我们中国人有多能吃,在我们中国,只有能吃的和不能吃的,不能吃的想办法都要吃,也没有中国人不敢吃的。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水里游的,都能成为中国人餐桌上的食物。
中国人的“吃”是有目共睹的,基本每个中国人都能感受得到,今天我不说中国人的吃,而是说几种大家耳熟能详的小吃,这几种小吃可以说满大街都是,但可能你一张口就读错了。我们一起来看看!
臊子面,读作【sàozimiàn】,不读【sāozimiàn】,但臊确实有“sāo”和“sào”两个读音。臊子面是中国西北地区传统面食,以陕西宝鸡的岐山臊子面最为正宗。
饸饹面,读作【hélemiàn】,不读【hégēmiàn】,但饹确实有“gē”和“le”两个读音。饸饹面是中国北方地区传统面食,其中在晋冀鲁豫陕五省非常流行,比较有名的如郏县饸饹面。
螺蛳粉,读作【luósīfěn】,不读【luóshīfěn】,蛳也没有“shī”的读音。螺蛳粉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更具地方特色的名小吃。“柳州螺蛳粉”获得国家地理标志商标。
蛋挞,读作【dàntà】,不读【dàntǎ】,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挞只有“tà”一个读音。可能是因为蛋挞是一种西式馅饼,挞是英文“tart”的音译,所以就读成了第三声。
醪糟,读作【láozāo】,不读【liàozāo】,醪只有“láo”一个读音。醪糟就是米酒,是江南地区传统小吃。
以上说的是几种常见的容易读错的传统小吃,下面再说几种地方特色小吃,因为生僻字而容易读错。
褡裢火烧,褡裢读作【dālian】,褡裢火烧是北京传统名吃。
嘎巴菜,读作【gā bā cài】,天津传统名吃。
栲栳栳,读作【kǎolǎolao】,山 *** 具特色面食小吃。
蓼花糖,蓼花读作【liǎo huā】,蓼花糖是陕西省三原县著名特产小吃,有点儿类似江米条。
甑糕,读作【zèng gāo】,陕西传统风味小吃。不过,西安本地人读的时候念成“jìnggāo”。
蛋馓,读作【dàn sǎn】,广东、港澳的一种小吃。
老鼠粄,读作【lǎoshǔbǎn】,广东梅州大埔一带客家特色小吃。
粢饭糕,读作【zī fàngāo】,江、浙、沪一带特色传统小吃。
除此之外,有几种食物经常出现我们的餐桌上,特别常见又容易读错,一起来了解一下。
花蛤,读作【huāgé】,不读【huāhé】。
牡蛎,读作【mǔlì】,不读【dùlì】。
鸡枞,读作【jīzōng】,不读【jīcóng】。
魔芋,读作【móyù】,不读【mó yú】。
蚬子,读作【xiǎnzi】,不读【jiànzi】。
苋菜,读作【xiàncài】,不读【xiècài】。
瓠瓜,读作【hù guā】,不读【kuāguā】。
豇豆,读作【jiāngdòu】,不读【gāng dòu】。
荸荠,读作【bí qi】,不读【bòqi】。
总结了这么多小吃,以后可不要读错了。你还知道哪些容易读错的小吃?
那么你又如何评价中国人的“吃”?
如果可以选择,更好是吃当地 当季的蔬菜。
荸荠:Be ji (发“马蹄” 的音)
茭白:ga bik
莲藕:lian ?a?u?
青椒:qi? jio
花椒:hue jio
姜:gi?u?
辣椒:huan gi?u? (这里的“椒” 发 “姜gi?u? ” 的音)
葱:cang
洋葱:bak cang
蒜头:s? tao
蒜泥:suan liong
蒜苗:s? a?
蒜苔:s? a? hue (发“蒜花” 的音)
南瓜:gim gue (发“金瓜” 的音)
西葫芦:gim gue(发“金瓜” 的音,西葫芦 是 南瓜 的一种)
瓠瓜:bu (sue han tao Ban bu, dua han tao kan Gu 意思是 小的时候偷摘瓠,大了偷牵牛)
葫芦(不是指 蔬菜,是指能装东西的 葫芦):h? l?
茼蒿:dang o (同学:dang o? )
豇豆(长豆角):cai dao(发“菜豆” 的音)
四季豆:mian dao
荷兰豆:h? lin dao
秋葵:qiu kui
茄子:gio (和“桥” 读音一样)
西红柿:cao ki a
金针菇:gim zam g?
蘑菇:m? g?
香菇:hi?u? g?
木耳:B?k ni?
黑木耳:? B?k ni?
白木耳:be? B?k ni?
丝瓜:cai gue (发“菜瓜” 的音)
苦瓜:k? gue
冬瓜:dang gue
黄瓜:qi gue(发“刺瓜” 的音)
地瓜:han z?(发“番薯” 的音,有的读han zu)
白地瓜:gua z? (这是后面加的,音频里面没有)
马铃薯:ma? ling z?
芋头:?
淮山/山药:huai san
麻城方言探究(四)——俗语中的名词
这里提到的俗语主要是独具麻城特色的口语,罗列的词语是与普通话相比表达的意思不同或是读音差异较大的,部分只是音调不同的不收录。
一 麻城方言探究——俗语中的名词
1、人物称谓
我 ηo6 自己
你 η6 你
我的 ηo6di 我自己的
我的 ηo2di 我家的
你的 η6di 你本人的
你的 η2di 你家的
他的 ta3di 他的
他的 ta2di 他家的
我计 ηo6jie1 我们
你计 η6jie1 你们
他计 ta3jie1 他们
大人 dai1ren4 长辈
太 tar5 曾祖父或曾祖母
爹 die3 祖父
爹爹 die3 die5 祖父,或祖父辈的男性
幺爹 yao3die3 祖父辈最小的叔祖父
奶 nai3 祖母
奶奶 nai3nai5 祖母,或祖父辈的女性
爷 ye4 父亲
爷爷 ye4ye5 比父亲小的叔父或婶娘
二爷 or1ye4 比父亲小的叔父(三爷、四爷等依此类推)
细爷 xi5ye4 父辈最小的叔父
幺爷 yao3ye4 父辈最小的叔父
伯儿 bar2 父亲或叔父
妈儿 mar5 母亲
伯伯 bar3bar2 比父母大的叔父
叔叔 shou3shou2 比父母小的叔父
大 da1 母亲
娘儿 niar4 婶娘
娘娘 niang4niang5 婶娘
丈爷 zhang1 ye4 妻子的父亲
丈娘 zhang1 niang4 妻子的母亲
亲家 qin5ga3 夫妻男女双方父母之间相互称呼
亲家母 qin5ga3mor6 夫妻男女双方父母对对方母亲的称呼
家婆 ga3po4 外婆,妈妈的母亲
舅爷 jiu1ye4 母亲的兄弟
舅伯jiu1bar2 母亲的哥哥
舅母jiu1mor6 舅伯的配偶
舅舅 jiu1jiu5 母亲的弟弟
舅娘 jiu1niang4 舅舅的配偶
大大 dai1dai5 (大姨或大爷)更大的姨妈或姑妈
幺幺 yao3yao5 最小的姨妈或姑妈
姑爷 gu3 ye4 父亲的姐夫或妹夫
姨伯 yi4bar2 母亲的姐姐和姐夫
嫂 sav 6 哥哥的妻子
叔 shov2 丈夫的弟弟
弟妹 di1mi1 弟弟或小叔子的媳妇
老妹 lao6mi1 妹妹
姑儿 guor 丈夫的姐姐或妹妹
伢儿 ηar4 子女 孩子
儿or4\儿霸子or4ba5zi 儿子
儿伢 or4ηar4 男孩子
男伢 nan4ηar4 男孩子
儿子家 or4zi3ga 男孩子
女子家 ηv6zi3ga 女孩子
女伢 ηv6ηar4女孩子
女 ηv6 女儿
女儿 ηor6女儿
丫头 ηa3tou3 女孩子、古代服侍人的女孩
女婿 ηv6xi5\女婿伢 ηv6xi5ηar4 女儿的丈夫
孙 ser3\里孙 li6ser3 孙子,儿子的孩子
外孙 wai1ser3 女儿的孩子
外甥 wai1sen3 姐姐或妹妹的孩子
曾孙 cen4ser3 孙子的孩子
弟兄户的 di1xiong3fu4di 同胞兄弟关系的
姊妹户的 zi6mi1fu4di 同胞姐妹或兄弟关系的
爷户的 ye4fv3di 父子或父女关系的
娘户的 niar4fv3di 母子或母女关系的
妯娌户的 chou1li4fu4di 同胞兄弟的妻子之间的关系
老大 lao6da1 同胞姐妹或兄弟关系中更大的
老二 lao6or1 同胞姐妹或兄弟关系中排第二的(老三、老四等依此类推)
老幺 lao6yav3 同胞姐妹或兄弟关系中最小的
末? mo3dov5 同胞兄弟姐妹中最小的
老表 lao6biao6父亲的姐妹的子女或母亲的侄儿侄女
姑舅老表 gu3jiu1lao6biao6同胞兄妹或同胞姐弟的子女之间的关系
姨老表 yi4lao6biao6 同胞姐妹的子女之间的关系
老人家 lao6ren4ga 对老者的尊称
老姮家 lao6hong5ga 对老妇人的尊称
老母儿 lao6mor6 老妇人的通称
后生家 hou1sen3ga 年轻人
姨夫佬 yi4 fu3 lav6 同胞姐妹的丈夫之间互称
连桥 lian4qiav4 连襟 同胞姐妹的丈夫之间的关系
撑门杠子 cen5men4gang5zi 妻子的哥哥或弟弟
新大姐 xin3da1jie6 新娘子,刚结婚的女子
扒灰佬 pa4fei3lav6 对家有儿媳妇的公公的戏称
牵娘儿 qian3niar4 婚礼上的伴娘、女司仪
驮肚子的 to4dou6zidi 孕妇
奶伢 nai6ηar4 婴儿
毛头儿 mao4tov5 婴儿
细桠末儿 xi5ηa3mor5 婴儿,很小的孩子
双生儿 sang3ser3 双胞胎孩子
细伢 xi5ηar4 小孩
男将 nan4jiang5 成年男人
女将 ηv6jiang5 成年女人
贵胜果子 gei5shen3go6zi 家里象宝贝一样的孩子
后来娘 hou1lai4niang4 继母
过继 go5ji5 男子无子者选定同宗且辈分相当的男性为嗣子,以传宗接代、承继祖业。
血伢 xie2ηar4 私生子,婚前生的孩子或婚外生的孩子
上门女婿 shang1men4ηv6xi5 结婚后在女方家生活的女婿
自家 zi1ηa 自己
人家 ren4ηa 别人
2、职业称谓
剥士 bo2si 木工师傅
厨子 kv4zi 厨师
裁缝 cai4hong3 做衣服的师傅
瓦匠 wa5jiang 做房子的师傅
蔑匠 mie2jiang 会编织竹器的师傅
剃头匠 ti5tou4jiang1 理发的师傅
铜匠 tong4jiang 会加工五金的手工师傅
铁匠 tie2jiang 会加工铁器的师傅
窑匠 yau4jiang 烧窑、做砖瓦的师傅
司机 si3ji3 车辆驾驶员
……有些断片……欢迎补充……
3、特殊群体称谓
疯子 hong3zi 有精神障碍的行为容易失控的人
哑巴 ηa6bar 不能说话的人
哈巴 ha6bar\苕 shao6 傻子 智力有障碍的人
独眼虫 dou2yan4chor4 一只眼睛失明的人
瞎子 xia2zi 至少一只眼睛失明的人
跛子 bo6zi 腿有残疾,两腿走路不匀称的人
聋子 long3zi 有严重听力障碍的人
缺巴齿 che2ba3chi6 从外表可看出牙齿缺失的人
强徒 qiang4tou3 小偷
绰子 cho2zi 小偷
三只手 san3zhi2shou6 小偷
二流子 or1liu6zi 小流氓,小混混
拐子 guai6zi 流氓混混中的老大
叫巴子 gao5bazi 叫化子,乞丐
夹舌儿 ga2sher 大舌头,说话含糊不清的人
结巴 jie2ba 口吃的人,说话不连贯的人
光头 guang5tov4 没有头发或剃光了头发的人
偏头 pian3tov 头长得不正,偏向一边的人
瘪头 bie6tov 脑袋长得不饱满的人
闪天光 shan6tian3guang5 爱吹牛的人
咆颈 pao4jin3 得了大脖子病、扁桃腺肥大的人
大肚子 da1dou6zi 孕妇或服务部特别突出的人
瘫子 tan3zi 下肢瘫痪,行动不便的人
矮子 ηai6zi 身材矮小的人
胖子 pang5zi 身体肥胖或体重过大的人
岔巴子 cha6bazi 爱多嘴的人,多管闲事的人
4、动物名词
咔蚂 ka4ma3 青蛙
癞肚 lai1dou1 癞蛤蟆
脚鱼 jio2wv4 甲鱼
黑壳 he3kor2 乌龟
财鱼 cai4wv4 黑鱼 乌鱼
胖头 pang3tou4 大头鱼, 鳙鱼
驻岸丁 gv5ηan1din3 黄骨鱼
鸡公 ji3gong3 公鸡
鸡婆 ji3por4 母鸡
猪 gv3 猪
子猪 zi6gv3 小猪
牛niong4 牛
羊 yar4 羊
兔 tov5 兔子
狐猫 fu4mao5 狼
毛狗 mao4gou6 狐狸
狼子 lang5zi 黄鼠狼
驴子 wv4zi 毛驴
老虎 lao6fu6 老虎
老鼠 lao6fv6 老鼠
雁鹅 yan1o大雁
鸦鹊 ya3qior2 喜鹊
麻雀 ma4qior2 麻雀
阁牛 go2nior4 壁虎
猪婆蛇 gv3po4she4 蜥蜴
虱 s?2 虱子
蛆 qi3 苍蝇的幼虫
寒精 han4jin3 蚯蚓
贼蜢儿 z?3mor5 蚱蜢
贼铃儿 ze3lier4 蝉
自如 zi1wv 知了
颜山伯 yan4san3bar2 蝴蝶
杠姐儿 gang5jer4 蜻蜓
蜘蜘儿 zhi2zhor4 蜘蛛
曳火虫 ye1ho4chor4 萤火虫
蜜蜂儿 mi2hor4 蜜蜂
蜂子 hong3zi3 蜂类的总称
蜂子窠 hong3zi3ko3 蜂巢
5、物品和工具名称
抓耙 ha3par4 拾柴的工具,头部呈弯曲的手指状
箩腔 lo4qiang3 箩筐, 用竹子或柳条等编成的器具,方底圆口,用来盛粮食、蔬菜等。
簸箕 bo5ji3 用竹子编成的扁平的圆形器具,用于上下颠动,扬去粮食中的糠秕、尘土等杂物。
筲箕 sao3ji3 或叫绰箕,淘米洗菜等用的竹器,形状像小簸箕,一方开口。
日常用具
箢头 ran3tou3 挑东西用的竹器,形如筲箕,上面有提手
筐篮 kuang3lan4 挑重物的竹制器具,下面为扁圆形,上面有提手
折子 zhe2zi 用竹子编成的长方形器具,用于凉果农作物
杨叉 yang4cha3 叉农作物的工具
连厢 lian4xiang3 一种农作物脱粒工具,由竹器和布条 *** 而成,用于拍打农作物
洋镐 yang4gao3 镐头
耙儿 par4 锄头,头部适中,柄较长
挖锄 wa2cou4 头部较宽大的锄头,柄较短
耙锄 pa4cou4 头部为齿状的锄头,柄较短
常用工具
风车 fong3cher3 自行车
麻木 ma4 mor2 三轮车
四镂 si5lou4 斧头
沙镰 sa3lian3 镰刀,刃口有锯齿
茅镰 mao4lian3 砍柴用的镰刀,平口,刃口没有锯齿
?子 yao5zi 用稻草拧成的粗绳子,用于捆农作物
草头 cao6tou4 捆成捆的谷穗或麦穗
草把子 cao6ba6zi 扎成团状的稻草或麦桔,用作柴火灶烧柴用。
扁担 bian6dan5 楠竹剖开或木头做的挑担或抬物品的用具。
冲担 cong3dan5 挑草头用的扁担,两头有朝上翘的尖头
钉锤 din3chor4 锤子
老虎钳子 lao6fu6qian4zi 虎口钳子
贵 gui5 锯子
款儿kuar6 锁门的搭扣装置
八磅 ba2bang5 大锤
钉锤儿 din3chor4 小锤子
堂屋 taowu2 房屋的主厅堂
灶门口 zao5men4kou6 厨房
窖 gao5 粪坑或贮藏物品的地洞
窖屋儿 gao5wu2or 厕所
倒楼 dao5lou4 房子里修的夹层阁楼
山头 shan3tou 房屋纵向主墙的上半部分
衡条 hen4tiao4 房屋山头之间横着摆放的木料
搁子 go2zi 房屋放置于衡条上面的长条状木块,用于上面安放瓦片
明瓦 min4wa6 透明的瓦,屋顶盖瓦时加几块明瓦可增加屋内的采光
猫窿儿 mau3loe5 房屋为猫狗进出留的小洞
豁儿 hor5 缝隙,小孔
马子 ma6zi\余桶wv4tong3 马桶
桶子 tong6zi 粪桶
夜壶 ye1fu4 尿罐
企桶 ji1tong6 婴儿学会走路之前可在里面站立的桶状工具
摇窠儿 yao4kor3 摇篮
脚盆 jio2pen4 用于洗脚或洗衣服的水盆
搓板co3bar6 搓衣服的板子
忙杵 mang4kv3 洗衣服时锤打衣服的工具
扫杵 sao5qv4 扫帚
撮儿 chor 铲子,撮箕
椅儿 yer6 有靠背的凳子
马椅 ma6yer6 没有靠背的凳子
凳儿 der5 小凳子
板凳 ban6der5 长条的凳子
大桌子 da1zo2zi 尺寸较大的桌子
细桌子 xi5zo2zi 尺寸较小的桌子
香案 xiang3ηan5 厅堂里用于摆放香炉的台子
案板 ηan5ban6 厨房里备料用较大的台面
砧板 zen3bar3 厨房用的切菜板
边扇 bian3shar5 主建筑边上加建的房子
塌儿 tar1 台阶
门孔儿 men4kor 门缝
门套的 men4tav5di 门后的角落
望窗 wang1car3 大门两边开的小窗
猪圈 gv3zhar 用于养猪的房子或围栏
鸡畴 ji3chou4 鸡窝,鸡晚上睡觉的地方
狗窠 gou6ko3 狗子睡觉的地方
猫弄儿 mao3lor5 墙边方便猫狗或家禽进出的小洞口
火盆 ho6pen4 木头架子上放置铁盆,用于烧炭火的取暖装置。
火炉儿 ho6lor4 手提式的小火炉
劈柴 pi2cai4 用斧子把短原木劈成的块状木柴。
劈柴 pi2cai 劈好了的准备用于烧火的木柴
短褂 dan6gar5上衣
小衣 xiao6yi3 裤子
汗衫 han1sar3 背心
领褂 ling6uar5 夹层的背心
夹袄 jia2ηav6 棉背心
半戳儿裤子 ban5cor5ku5zi 短裤
鞋 hai4 各类鞋子的统称 布鞋 皮革 暖鞋 凉鞋 球鞋
净花 jin1fa3 还未加工成棉絮的去籽的棉花
絮 xi 5 棉絮,净花经过加工做成的睡垫
盅儿 zhor3 杯子 茶盅 酒盅
瓢 piav4 饭勺或汤匙
品碗 pin6wan6 大碗 酒席装菜盛汤的标配
官道碗 guan3dao1wan6 饭碗,大小适中
盅 zhor3 杯子,喝水的器具
瓯 ηov 用木头或竹子抠成的小碗
圆盘儿 ran4par4上菜用的托盘,宴席必备的。
馏子 liu5zi 蒸食物用的工具
铫子 diao1zi 烧水用的器具
鼓子 gu6zi 烧水或煮食物的桶状的锅。
舀子yao6zi 舀水的工具
甑 zen5 蒸食物用的桶状器具
炖钵 den5bor2盛菜用的一种经过烧制的泥碗,在餐桌上可放在火炉上加热。
滚舵儿gun6dor1 轮子
被窝 bi1o 被子
卧单 o5dan 床单
坎肩 kan6jiar3 挑担时垫在肩部加厚的垫子
汗巾 han1jin3 擦汗用的毛巾
手巾 shou6jin3 洗脸或洗澡的毛巾
片 piar 尿布
涎蔸 can4dov3 为防止婴儿流涎弄脏衣服而穿在外面的肚蔸
黄表纸 fang4biao3zhi6 用来敬神或祭祀死者时祈福用的黄纸
网子钱 wang6zi3qian4 用来敬神或祭祀死者的黄纸,上面印有铜钱纹样
河纱衣 ho4sa3yi3 用来敬神或祭祀死者的黄纸,上面印有衣服纹样
6、食物名称
肉糕 rou2gao3 麻城人过年及重要宴席必备的食物,将肉、鱼剁成桨与苕粉及其它香辛料搅拌到一起,放到馏子里大火蒸熟,切成块,可用蒸、煮、煎、炸等多种形式烹饪后上桌。人们常把这家的肉糕用料是否真作,来衡量主人家的生活质量水平。
糍粑 ci4ba糯米蒸熟捣烂后所制成的一种块状食品,可煎、炸、烤、煮,也是麻城人过年必备的食物。
奎鱼 kui4wv 又叫鱼面,
豆折 dou1zhe2 大豆、大米磨成粉,与面粉按一定比例混合成浆,烙成薄饼,切成丝,晒干后可长期保存,或炒或煮可作为主食,未晒干的豆折煎着吃也不错。
火烧粑 ho6shao3ba3 麻城的传统面食,和好的面团包上肉馅或菜馅,拍成薄饼,在锅里烙到两面熟之后,放入灶里烤到焦黄,外酥里嫩,可口诱人。
猪油饼子 gv3you4bin6zi 油馅饼
水酒 fv6jiu6 米酒 醪糟
老米酒 lo6mi6jiu6 麻城老米酒已有千年酿造历史,主要产于麻城市木子店镇。以优质糯米为原料,辅以大别山源头优质泉水,经蒸煮、加曲、糖化、原浆发酵、过滤等独特传统工艺加工而成的氨基酸含量较高的高酒精度米酒,具有显著的营养保健功能。
吊锅 diao5wo3 吊锅是麻城的一种特色吃法,在火盆里烧起炭火或柴火,烧热架在上面或从房樑吊下来的铁锅,把肉糕、腊肉、笋干、豆腐、木耳、香菇等食材和干辣椒、生姜片等辛香料都倒进锅里,一群人围锅而坐,边煮边吃,其乐无穷。
酥鱼 sou3wv4 油炸的裹有面糊的鱼块
果子 go6zi油条
气果儿 qi5gor6 麻花
卷子 zhan6zi 花卷
煎粑 jian3ba3 煎饼 薄饼
汽水粑 qi5fv6ba3 煮汤时贴在锅沿蒸熟的面饼
瓢儿粑 piav4ba3 面窝 米浆炸成圈状的油炸食品
挂面 gua5mian1 油面
咔蚂头 ka4ma3tov4 一种油炸的面食,面团用手随手抓起来放入油锅,形状不一。
白瓜 b?2guar3 黄瓜
方瓜 fang3gua3 南瓜
大椒 dai1jiao 辣椒
雷瓜 li4gua3 甜瓜 香瓜
盐菜 yan4cai5 腌菜
盐豇豆 yan6gang3dov 腌制的豇豆
酱萝卜 jiang5lo4po 萝卜切成条状后晾晒半干与辣椒酱一起腌制的酱菜
风萝卜丝 fong3lo4po4si3 萝卜切成丝后晾晒半干,可与辣椒酱一起腌制的酱菜
干子 gan3zi 豆腐干
皮子 pi4zi 豆腐皮
腐豆腐 chou5dou1fu 臭豆腐,腐乳
得胜 d?3shen5 猪头
顺风 shen1fong3 猪耳朵
口条 kou6tiao4 猪舌头
坐?儿zo1dov2 动物的 ***
衁子 fang1zi 可食用的动物的血液制品,猪血、猪红等
曲 qiu2 酒曲
豆渣粑 dou1zha3ba3 豆渣做成的饼状食物,在阴凉环境下发酵长毛后做菜用。
豆腐圆子 diou1fu3ran4zi 以豆渣、豆腐为主料做成的丸子,常以碗?为胎模 ***
鱼圆子 wv4ran4zi 以鱼作为主料的丸子
肉圆子 rou2ran4zi 以肉作为主料的丸子
绿豆圆子 lou2dov1ran4zi 以绿豆和大米作为主料的油炸丸子
本地甘蔗 ben6di1gan3za5 白皮甘蔗
广东甘蔗 guang6dong3gan3za5 红皮甘蔗
娥眉豆 ηo4mi4dov1 扁豆
苕 shao4 红薯
苕果儿 shao4gor6 红薯干
薄子 po1zi 水或油等液体上的浮沫子,泡沫。
7、人体部位
脑壳 nao6ko2 头
颈杆子 jin6gan6zi 脖子
手杆子 shou6gan6zi 手臂
脚杆子 jio2gan6zi 腿
脚肚子 jio2dou6zi 小腿最粗的部分
腰杆子 yao3gan6zi 腰部
塞头 s?2tov4 膝盖
连二杆子 lian4or2gan6zi 小腿
婆罗骨 po4lo3gu2 肋骨
倒尺儿 dao5chor4 手肘
胯子 kua6zi 大腿
胩ka5 两腿之间的位置
胯下儿的 kua6har5di 大腿之间 同“胩ka5”
鼻公 pi1gong\鼻子 pi1zi 鼻子、鼻孔,鼻涕
鼻公窿儿 pi1gong3lor4 鼻孔
指杆儿 zhi3gar2 手指
指杆朋 zhi3gar2pong4 指甲
眼睛 ηan6jin1 眼睛
哈巴 ha1ba 下巴
眉毛 mi4mao3 眉毛
耳朵 or6do1 耳朵
尸巴子 shi3ba3zi 身体
文身 wen4shen3 慵懒的身体 例:懒到个文身
巴掌 ba3zhang3 手掌
脚板 jio2bar6 脚掌
咀巴子 ji6ba3zi 嘴巴
妈儿 mar5 *** 或奶水
挟眼角 xie2ηan4jior2 腋窝
裸 lo6 东西,男性阳物
杵子 kv4zi 拳头
瞄子miao4zi 女人的长相
条子tiao4zi 女人的身材
10、时间和方位
正朝 zhen3zhao3 今天
门朝 men4zhao3明天
后午儿 hou1wor1 后天
昨儿 zor2 昨天
前儿 qiar2前天
向前儿 xiang5qiar2 大前天
天光 tian3guang3 天亮的时候
中时 zhong3shi 上午
下昼 ha1zhor5 下午
夜卸 ye1xie5 晚上
煞黑 sa2he2 傍晚
过早 go5zao6 吃早餐
过中 go5zhong3 上午劳作期间加餐吃点心
吃中饭 qi2zhong3fan1 吃午餐
过下 go5ha1 下午劳作期间加餐吃点心
过夜 go5ye1 吃晚饭
过半夜 go5ban5ye1 吃宵夜
还冇息 hai4mao1xi2 还没到时候 还早
往年 wang6nian4 前些年 很久以前
往候儿 war6har4 过去的 从前
么候儿 mo6hor1 什么时候
细的候儿 xi5di3hor3小时候,童年时期
么裸 mo6lo6 什么东西,什么事
么样儿 mo6yar1 怎么样
么事 mo6si1 什么事
哪下儿 na6har1\哪得儿 na6dar1 哪里
勒得儿 le5dar 这里
摸黑 mo2he2 趁着晚上时间
其兹 qi4zi 现在
将坎儿 jiang3kar2 刚才
挨一下儿 ηai1yi2har1 等一下
啱下儿 ηar4har 傍边
暗ηan5 晚了,迟了 例:来暗了
架式 ga5shi5 开始
高头 gao3tou3 上面
下头 ha1tou3 下面
上半戳儿 shang1ban5cor5 上半身,上半部分
下半戳儿 xia1ban5cor5 下半身,下半部分
?儿 dov2下面,底下 例:碗?儿 鞋?儿
座?儿 zo1dov2 动物的 ***
?下 dov2ha 底下
?底 dou1di 里面
面下儿 miar1har 外面表面
床下 car4har 床上
司机头 si3ji3tou4 车辆驾驶室
杪子 miao6zi 植物的顶部
蔸子 dou3zi 植物的根部
桠 ηa3 树杈,树的分枝
最容易被叫错名字的食物,有一个大家又爱又恨,你知道吗?中国地大物博,物产丰富,各种各样的食材应有尽有,每个人都能在其中找到自己爱吃的那些食物。但正如有好吃就有不好吃一样,有些食材因为名字太过于奇怪,常常被人念错,有些还被人张冠李戴摁上另一种食材的名字,着实让人无语,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被叫错名字,或者叫错名字的食材里,有什么你喜欢的吧!
1.荸荠(bi qi)
荸荠这个东西清热去火,甜甜的,削掉皮就可以吃,是大家爱吃的水果之一,但是许多人从小到大,都把这个东西念成“波奇”,这个波奇的读音也许是来自一个方言,也许是大家口耳相传都念错了,不管如何,这个读音比起它的本名“必奇”来说,传播的更广,有时候到菜市场买荸荠,念出错误的“波奇”,神通广大的摊主们依旧会熟练的给你装上三五斤荸荠,哈哈,真的很有趣的。
2.醪糟(lao zao)
其实醪糟就是大家常说的酒酿,米酒,但是许多人并不知道,他们一直以来对于醪糟的读音是错误的!醪糟读“劳遭”,有多少人读成“料槽”呢,读成料槽的人非常非常的多,这是因为许多人看字就习惯性的看半边,有些汉字读半边是没错的,但对于醪糟这两个字来说,加了偏旁就是不一样的读音了,千万不要读错,如果还是记不住的话,继续叫它米酒也是没有什么大问题的!
3.豇豆(jiang dou)
这个豆子的名字,是不是乍一看觉得很陌生,但是读出来的时候,大家就会恍然大悟,哦——原来是它!这就是豇豆,豇的读音是“江”,就是市场上很常见的长条豆子,还记得小时候妈妈们叫它长杆豆,想到豇豆长长细细的一条,这个名字还是很贴切的啦。
4.芫荽(yan sui)
这是一种大家评价两极分化的食材哦!是不是乍一看不知道这是什么?答案是香菜!这个是香菜的学名,读音“盐岁”,后一个字读轻声。香菜也是一种大家又爱又恨的食材了,既然又爱又恨,就一定要记得它的读音呀。
5.蚬子(xian zi)
这个东西也是一看名字不知道它是什么的,但是读出来之后,“险子”的读音让人恍然大悟,原来是它!
除了以上这些,其实还有个更搞笑的。有个硬盘的牌子叫希捷酷鱼,有些人居然以为它叫希捷醋鱼,还打听是哪里的特产呢,把它当成是醋鱼,可要笑掉大牙的啦!
小学语文基础常考词语注音汇总,附50个最易读错的字音今天给大家分享常用的比较基础的词语拼音,还有比较容易读错的读音,大家一起学习学习!
常考的基础词语拼音
1、比较 bǐjiào
2、标识 biāozhì
3、不妨 bùfáng
4、猜度 cāiduó
5、参差 cēncī
6、茶坊 cháfáng
7、茶几 chájī
8、成绩 chéngjì
9、乘客 chéngkè
10、处理 chǔlǐ
11、船舷 chuánxián
12、创口 chuāngkǒu
13、辍学 chuòxué
14、答复 dáfù
15、刁难 diāonàn
16、斗胆 dǒudǎn
17、氛围 fēnwéi
18、风靡 fēngmǐ
19、附和 fùhè
20、给予 jǐyǔ
21、号哭 háokū
22、喝彩 hècǎi
23、横财 hèngcái
24、横祸 hènghuò
25、呼啸 hūxiào
26、花冠 huāguān
27、混浊 hùnzhuó
28、脊背 jǐbèi
29、假期 jiàqī
30、豇豆 jiāngdòu
31、角色 juésè
32、抄袭 chāoxí
33、教室 jiàoshì
34、尽管 jǐnguǎn
35、禁受 jīnshòu
36、混浊 hùnzhuó
37、脊背 jǐbèi
38、假期 jiàqī
39、角色 juésè
40、抄袭 chāoxí
41、框架 kuàngjià
42、累赘 léizhui
43、棱角 léngjiǎo
44、笼络 lǒngluò
45、埋怨 mányuàn
46、蛮横 mánhèng
47、闷热 mēnrè
48、蒙骗 mēngpiàn
49、勉强 miǎnqiǎng
50、模样 múyàng
51、抹布 mābù
52、宁愿 nìngyuàn
53、呕吐 ǒutù
54、咆哮 páoxiào
55、跑步 pǎobù
56、喷香 pènxiāng
57、剽窃 piāoqiè
58、嫔妃 pínfēi
59、栖息 qīxī
60、奇数 jīshù
61、潜藏 qiáncáng
62、悄然 qiǎorán
63、翘首 qiáoshǒu
64、请帖 qǐngtiě
65、曲折 qūzhé
66、扫帚 sàozhou
67、山冈 shāngāng
68、省悟 xǐngwù
69、什么 shénme
70、说服 shuōfú
71、汤匙 tāngchí
72、提防 dīfang
73、挑逗 tiǎodòu
74、威吓 wēihè
75、巷道 hàngdào
76、肖像 xiàoxiàng
77、校对 jiàoduì
78、兴奋 xīngfèn
79、星宿 xīngxiù
80、旋风 xuànfēng
50个最容易读错的读音
1、炽热(读chì、不是读成zhì)
2、揣着书(读chuāi、不是读成chuǎi)
3、逮捕(读dài、不是读成dǎi)
4、掂量(读diān、不是读成diàn)
5、刽子手(读guì、不是读成kuài)
6、友谊(读yì、不是读成yí)
7、熬菜(读āo、不是读成áo)
8、秘鲁(读bì、不是读成mì)
9、惩罚(读chéng、不是读成chěng)
10、下载(读zài、不是读成zǎi)
11、通缉(读jī、不是读成jí)
12、渲染(读xuàn、不是读成xuān)
13、投奔(读bèn、不是读成bēn)
14、蹊跷(读qī qiāo、不是读成qī qiào)
15、洁癖(读pǐ、不是读成pì)
16、压轴(读zhòu、不是读成zhóu)
17、豁出去(读huō、不是读成huò)
18、混水摸鱼(读hún、不是读成hùn)
19、一哄而散(读hòng、不是读成hōng)
20、诲人不倦”(读huì、不是读成huǐ)
21、华山(读huà、不是读成huá)
22、哈达(读hǎ、不是读成hā)
23、嫉妒(读jí、不是读成jì)
24、汗流浃背(读jiā、不是读成jiá)
25、龟裂(读jūn、不是读成guī)
26、倔强(读jué、不是读成juè)
27、揩油(读kāi、不是读成kǎi)
28、框架(读kuàng、不是读成kuāng)
29、埋怨(读mán、不是读成mái)
30、联袂(读mèi、不是读成jué)
31、泯灭(读mǐn、不是读成mín)
32、拘泥(读nì、不是读成ní)
33、昵称(读nì、不是读成ní)
34、宁可(读nìng、不是读成níng)
35、呕心沥血(读ǒu、不是读成ōu)
36、奇葩(读pā、不是读成pá)
37、创伤(读chuāng、不是读成chuàng)
38、亲戚(读qī、不是读成qì)
39、纤夫(读qiàn、不是读成qiān)
40、翘首(读qiáo、不是读成qiào)
41、莘莘学子(读shēn、不是读成xīng)
42、吞噬(读shì、不是读成shí)
43、挑剔(读tī、不是读成tì)
44、字帖(读tiè、不是读成tiē)
45、徇私(读xùn、不是读成xún)
46、笨拙(读zhuō、不是读成zhuó)
47、远见卓识(读zhuō、不是读成zhuó)
48、连累(lěi)、硕果累累(léi)
49、钥匙(shi)、汤匙(chǐ)
50、强迫、强词夺理、强人所难(qiǎng、不是读成qiáng)
每天一小时,让我们做更棒的家长!
教育资讯、模拟试卷,英文学习、学科资料,关注同名公众号“一小时家长”(ID:jiazhang119),获取更多福利资料!
《周礼·地官司徒·大司徒》中描述了不同的生态环境下,出产的物品和生活的人们都有其不同的特点。
原文:以土会之法,辨五地之物生:一曰山林,其动物宜毛物,其植物宜皂物,其民毛而方。二曰川泽,其动物宜鳞物,其植物宜膏物,其民黑而津。三曰丘陵,其动物宜羽物,其植物宜核物,其民专而长。四曰坟衍,其动物宜介物,其植物宜荚物,其民皙而瘠。五曰原隰,其动物宜羸物,其植物宜丛物,其民丰肉而庳。
译文:根据按土地计算贡税的法则,辨别五种不同立地条件下所宜出产的物品和生活的人。一是山林,那里宜于生长貂、狐、貒、貉等毛细密的动物,宜于生长橡栎之类可供染色用的植物,那里生活的人民毛长而体态方正。二是川泽(河川和湖沼),那里宜于生长鱼、蛇等带有鳞甲类的动物,宜于生长睡莲、芡实之类结子多的植物,那里生活的人民皮肤黝黑而润泽。三是丘陵,那里宜于生长燕、雀、鹰等有羽毛的动物,宜于生长杏、李、梅之类有果核的植物,那里生活的人民体型圆润而长。四是坟衍(水边和低下平坦的土地),那里宜于生长有龟、鳖等有甲壳的动物,宜于生长有豆、荚、角的植物,那里生活的人民肤色白皙而体型较瘦。五是原隰(拼音yuán xí,广平与低湿之地),那里宜于生长虎、豹、貔等毛短的动物,宜于生长萑苇之类丛生的植物,那里生活的人民体型胖而矮。
作者注:
在这段文字中,在山林、湿地、丘陵、河滩、草原等不同的生态系统下,出产的物品和人们都有相对应的特点,有着朴素的生态系统观点和生态适应性的表述。从这段文字描述的生态系统来看,应该是黄河中下游的地理区域,这也和《周礼》一书成书洛阳相吻合。
山林是指山地的森林,在古代人们将橡子的壳斗其浸泡于水中,汁液可以用来染黑色,这可以看出那时的山地森林的高大乔木是以壳斗科为主。在壳斗科多种树木的树皮和果实中存在鞣质,鞣质和铁媒染剂能够染成黑色,尽管所染的衣物长久洗涤,颜色会逐渐淡去,但因壳斗易得,所以黑色衣物一度成为平民百姓的标准着装。
壳斗科植物的叶子及果实
川泽是指河川和湖泊,和现在湿地的概念相对应。湿地中出产鱼、蛇等鳞甲类动物,生长荷花、芡实等水生的植物。
芡实
丘陵地带一般是分布在山地或高原与平原的过渡地带,丘陵地区降水量较充沛,适合李、梅等各种经济树木和果树的栽培。
丘陵地区的果树栽培
坟衍,贾公彦疏:“水涯曰坟,下平曰衍”,是指水边和低下平坦的土地,现在的河滩和冲积的小平原。这种区域土地肥沃,出产荠类、豆类等能够食用的植物。
豇豆
原隰(拼音yuán xí),广平与低湿之地,现在的平原地区。这里生长丛状的草本植物,形成大的草原。
草原
关于周礼:
《周礼》是儒家经典,十三经之一,是西周时期的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军事家周公旦所著。《周礼》、《仪礼》和《礼记》合称“三礼”,是古代华夏礼乐文化的理论形态,对礼法、礼义作了最权威的记载和解释,对历代礼制的影响最为深远。经学大师郑玄为《周礼》作了出色的注,由于郑玄的崇高学术声望,《周礼》一跃而居《三礼》之首,成为儒家的煌煌大典之一,是周公在洛阳完成的。
周公(生卒年不详),姬姓名旦,亦称叔旦。西周开国元勋,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教育家,“元圣”、儒学先驱,周文王姬昌第四子,周武王姬发的弟弟。
周公
郑玄
?
山马豆根
拼音Shān Mǎ Dòu Gēn
别名山豆根(《昆明民间常用草药》)。
出处《昆明民间常用草药》
来源为豆种植物云南野豇豆的根。秋季采挖,洗净,切片,晒干。
原形态云南野豇豆,又名:野马豆。
多年生缠绕草本。根直较肥大,分枝少,表面棕黄色。茎长,纤细,表面被棕色长毛。3出复叶,互生;叶柄长2.5~3厘米,被毛;中间叶菱状卵形,长21~24毫米,宽约13毫米,端尖,基部阔楔形,全缘,小叶柄长约4毫米;两侧小叶阔卵形,不对称,小叶柄长约1.5毫米;托叶披针形,先端尖,基部近心形,被毛。花2~3朵组戊总状花序,腋生,总梗长约10厘米;苞片小,线形;花冠蝶形,紫红色。荚果线状圆柱形,长约6厘米;种子10事枚,矩状椭圆形,黑色。
生境分部自生山坡、路旁、草丛中。分布云南。
性味《昆明民间常用草药》:"苦,寒。"
功能主治《昆明民间常用草药》:"请热解毒,消肿止痛,利咽。治风火牙痛,喉痛,肺结核,腹胀,胃痛,便秘,疮毒,小儿麻疹后余毒不尽,跌打关节疼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外用:研末撒。
摘录《中药大辞典》
多年以后,我看着面前字都认不全的《铁辺沋击队》,准会想起那个慵懒的下午,中年数学老师清了清嗓子道,你不会做题,会不会写解?写个解就两分儿,说罢拿起粉笔在黑板上写了个“
”字,心想你这样写解,鬼会给分儿。
解字有几种写法,你知道么?
小学语文老师也是,一边让我们写规范字一边把餐厅写作“歺厅”。
这些让人摸不着头脑的汉字,来自第二次汉字简化方案,简称二简。
1977年12月,二简公布,《人民日报》等报刊开始试用。
1978年3月,政协提出暂缓推行二简。
1978年9月,全国报刊杂志等停止使用二简。
1986年6月,废止二简。
背景:
1956年,初代汉字简化方案。为进一步提升识字率,降低汉字认知难的问题,有意进一步推动汉字简化及汉字拼音化的进程,1973年,提出文字需要进一步简化。
初代简化汉字简化有规律,主要源于古字、俗字、异体字、草书楷化字,部分简体字本来就是做俗体字使用。
二简通过同音替代等合并部分字,也有根据一简原有简化字对类推进行简化,另有删除部首偏旁等,难免有生搬硬造,砍胳膊去腿的问题。
二简化方案分为八类简化,部分例子如下 :
二简怎么创制的?
1、通过同音字采取同音的偏旁部首简化。多个字可能被简化为一个字,例如:预/豫,简化后为予。豇豆简化为江豆。
2、根据原有简单相识汉字替换,葱改为茐(原有汉字)。贰简为弍(原有汉字)。
3、另外有批让人比较迷惑的简写,简化偏旁部首笔画。
社会影响:
1、因 *** 短期推广力度强,二简本身简单易学,曾被广泛使用认知。
2、部分学者反对这些经过换头手术的简化字,影响了二简的推广进程。
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
鉴于学者等反对,社会争议大等原因。二简匆忙收尾。
二简百无一是么?
个人之见,倒也未必,部分简化了的二简可圈可点。
转正的二简:
二简为什么不能成功集体转正?
1、语言文字多服从于政治,一种拥有广泛受众的语言文字推广不下去的很大可能不是来源于语言文字本身。 *** 支持不足,二简筹备时间始于特殊时期,文革后的工作更多的是对文革的反思和否定,遍观各国文字改革,成功的案例都需要一个强有力的 *** 长久推广支持。文字本身并不是主要问题。
2、部分简化字确实缺胳膊少腿,社会争议大。
生于1977,死于1986,但一直未被安葬:
二简公布后曾广泛使用在报刊杂志上,学校教学中。
因二简笔画简单,易于认知,深得部分人群喜爱。
1986年公布简化字总表之后。二简依然在使用,数学老师,食堂阿姨,停车场大叔尤为念念不忘。
所谓废而不止。
和二简一样,没安葬的,是他们逝去的青春。
在山东济宁地区有一种地方美食,叫做甏肉干饭。甏,这个字读作(bèng),上面一个“彭”字,下面一个“瓦”,字意思是瓮一类的器皿。甏肉顾名思义,用甏盛放烹制的肉。
济宁位于山东南部,京杭大运河穿城而过,地处交通要道,因为南方的大米要经过这里从水路运往北方,济宁人也就养成了喜欢吃米饭的习惯,人们把用甏炖猪肉和米饭放在一起吃,别有一番风味。于是就逐步发展为今日的甏肉干饭。
甏,是一种陶器,口小,肚子大。陶器用来烹饪,有个好处就是传热慢,散热慢,延长了保温时间,能把食物煮的很烂熟。过去,经营者以扁担挑着饭菜走街串巷,一头挑炭炉,一头挑饭,甏置于炭炉之上,此法可节约炭火,又使肉吃出一种别样风味。
甏肉做法看似简单,但也是各有特色,以猪肉为主,一大块新鲜猪肉,五花肉更好,肥瘦相间,先要蒸,再油炸,然后放入老汤中小火慢煨,猪肉经过长时间的卤煮,色泽红亮,质地软烂,肥而不腻。
当然一大锅卤汤,仅仅卤肉还是不够的,人们还要配甏菜上才不会浪费。因而汤中也要加入鸡蛋、豆腐、丸子、卷煎、面筋肉丸、海带、豇豆、辣椒等等。这样一份甏肉,再配上一碗米饭,有几个人能忍住诱惑呢?
在今天,甏,已经被铁锅、不锈钢锅代替,但甏肉之名一直沿用至今。甏肉干饭仍然被极多数济宁人所喜爱,并且成为周边地区的主要食品之一,成为济宁代表小吃之一。
【美食与远方】图文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