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月份,腾盛博药新冠中和抗体停产消息,一度成为行业焦点,这款研发投入逾10亿元的药物,最后销售只卖了5000多万元,新冠药物的商业化回报问题引发关注。
在治疗新冠上,除了中和抗体外,新冠小分子药物亦得到了应用。截至目前,我国获批上市了6款新冠小分子口服药,药物不再紧缺。然而,如此多的新冠口服药上市,同样也面临商业化考验。
新冠口服药不再紧缺
去年12月,我国疫情防控政策调整后,新冠感染者数量激增,彼时获批上市的新冠口服药数量较少,药物一度陷入供应紧张局面。
由于人群接种疫苗和新冠病毒感染后的免疫力存在随时间衰减的客观规律,全国疫情在今年4月上旬达到2022年11月以来的更低水平,近期又开始出现缓慢上升的情况。
但有别于去年年底,如今的新冠口服药变得不再紧缺。
如广州部分三甲医院的医生告诉之一财经记者,其所在的医院已储备一定量的新冠口服药,供应充足。
我国获批上市的新冠小分子口服药,具体是进口两款,国产四款,从作用的靶点上看,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3CL蛋白酶抑制剂,主要包括辉瑞的Paxlovid、先声药业的先诺欣以及众生睿创的乐睿灵(来瑞特韦);一类是RdRp抑制剂,主要包括了真实生物的阿兹夫定片、默沙东的莫诺拉韦胶囊以及君实生物的民得维。
今年三月底,这些药物也迎来一波降价潮。
其中,两款进口药辉瑞的Paxlovid以及默沙东的莫诺拉韦胶囊,价格分别下调了100元/盒、74元/盒,最新报价分别是1790.00元/盒、1426.00元/盒。
与此同时,君实生物、先声药业分别宣布将其抗新冠病毒小分子药物民得维(氢溴酸氘瑞米德韦片)和先诺欣(先诺特韦片/利托那韦片)价格调整为630元/盒,调整后的价格均于4月1日起正式执行。此前,这两款药物的首发价格分别为795元/盒、750元/盒,本次降幅分别为20%、16%。另外,众生睿创的乐睿灵首发报价也确定为628元/盒。
目前,四款国产新冠口服药均可以使用医保报销,有助于降低患者费用负担。
近日,南京市医疗保障局对外表示,从5月13日起,已将民得维、先诺欣、乐睿灵这3种国产新冠治疗药品临时纳入医保支付范围。根据医保政策,患者需自行支付一部分比例,先诺欣为5%、民得维和乐睿灵为10%,剩下的部分,要根据患者是门诊还是住院、是职工医保还是居民医保,报销比例会有差异。
商业化是难题
新冠口服药的可及性得到了解决,但摆在企业面前最现实的挑战是,如何实现商业化,从而获得回报,毕竟每一款药物开发成功的背后,投入的资金不菲。
以君实生物的民得维、先声药业的先诺欣、众生睿创的乐睿灵这三款药物为例,直接研发费用分别高达8.8亿元、5.02亿元、5.92亿元。
“这些已上市的新冠药物,有各自的特点,但在多款药物同台竞争下,如何充分展示药物的疗效,获得临床医生认可,每家企业都面临考验。临床医生、患者对于新冠口服药的认知,仍需要时间。”有新冠药企人士对之一财经记者说。
值得注意的是,当下新冠口服药的销售渠道主要集中在医院,院外市场销售尚未彻底放开。
之一财经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一些新冠口服药在打通进入医院“最后一公里”上,面临一些障碍。
“相比三四月份,目前市场对于新冠口服药的需求有了明显增长,但如果医院有其他新冠口服药库存的话,再采购新的新冠口服药品牌动力仍不足。”另有新冠药企人士对之一财经记者透露。
“新冠药物的需求,取决于疫情情况而定。通常而言,医院不会储备太多药物,因为储备太多的话,加上药物保质期限制,既占用资金,又容易造成浪费。但对于药企而言,如果不能顺利进入医院销售的话,回报就成为难题。而企业不能获得很好的商业回报,后续很难再有动力去开发新的抗病毒药物。”有新冠药企人士认为。
目前有新冠药物企业期待可以放开院外市场销售,这到底是否可行?
有感染科专家对之一财经记者表示,新冠口服药在院外市场售卖,如社会药房等渠道销售,可以让患者尽早使用抗病毒药物进行治疗,有着很大意义,但已获批上市的新冠口服药,多数是附条件上市,上市后仍需要开展研究,收集真实世界的使用数据,而药物只有在医院销售,才能收集到相关数据。
上市后的研究仍要继续
近日,一些新冠口服药上市后的真实世界研究陆陆续续在启动。
所谓的真实世界研究,是指针对预设的临床问题,在真实世界环境下收集与研究对象健康有关的数据或基于这些数据衍生的汇总数据,通过分析,获得药物的使用情况及潜在获益风险的临床证据的研究过程。
5月19日,在国家卫健委基层司指导下,中国社区卫生协会正式启动我国首个大规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传染病防治能力提升项目,对31个省市超过15万名基层医生进行系统的传染病防治培训。培训涉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及其他甲、乙类等多种传染病,以及抗新冠病毒创新药的使用和上市后研究,助力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对传染病的认知及诊疗水平。
据了解,结合此次大规模培训项目,还将开展包括我国首款3CL靶点新冠创新药先诺欣在内的新冠创新药的真实世界研究。
该项研究由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教授蒋荣猛牵头,主题为“中国医疗卫生机构使用抗病毒药物对新冠的治疗效果”。与以往国内大部分真实世界研究主要在三甲医院开展不同,本次研究将携手部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生共同开展,由社区医生使用相关数字化工具,对典型患者进行随访,收集患者治疗结果。
蒋荣猛表示,国内已上市多款新冠病毒药物,但尚缺乏大样本真实世界研究,也缺少大样本药物经济学评价、抗病毒药物头对头对比研究等。
蒋荣猛亦表示,重症高危人群感染新冠病毒早期进行抗病毒治疗,是阻断病情发展、防止重症的关键。重症高危人群使用抗新冠病毒药物,强调一个“早”字,尤其注意的是在出现症状的3-5天内使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早诊早治”是实现早期干预、减少向重症转化的有效措施。希望该项真实世界研究在回答科学问题的同时,不仅能对传染病防治“关口前移”、降低疾病负担提供科学数据,而且是对国家持续加强基层公共卫生应急体系建设、有效提升基层对新冠病毒感染等重大传染病疫情的防控应对能力的实践。
无独有偶,国产新冠口服药来瑞特韦上市后临床研究近日也宣布启动,目的是探索更多群体是否能从该药物中获益。
国家呼吸临床研究中心项目研究与随访部副主任梁振宇表示,随着新冠小分子药物品种越来越多,临床可及性越来越好,临床适应证也比较广,但是仍缺乏高质量的临床证据,特别在药物相互作用、特殊人群使用,这方面的研究还不够。在这个背景下,也亟待出台新冠小分子口服药物的临床应用规范和指引。
吃胶囊药物有讲究,这3个用药误区千万别“踩”!降低药效又伤身一般对胃肠道 *** 大的药物会 *** 成胶囊,此类药物口感不好且易挥发。进入嘴巴中会被唾液淀粉酶分解,降低其药效。此外,药物也含有大量细小颗粒和粉末,若没有胶囊包装的话,服药比较困难,而且易吸入气管中。但是,很多人却没有掌握正确的吃胶囊方式。
错误的吃胶囊 *** 有哪些?
1、把胶囊剥掉后服用
因为以前曾经发生过毒胶囊的事件,所以人们对胶囊要非常担心。大部分人认为胶囊没有任何疗效,所以直接剥掉胶囊再吞药粉。一般肠溶性胶囊药物和缓释胶囊药不能剥开用。因为前者药物只是在肠液内溶化吸收,在胃液中不能溶解,若把囊壳剥掉的话会让药物提前释放,导致药效大打折扣,而且会对胃部和食管带来损伤。后者主要缓慢的释放药物,延缓药物在体内释放、吸收和代谢以及排泄过程,维持药物在血液中的浓度,若剥开服用的话会破坏缓释功能,降低其药效。
2、仰头服用或干吞
大部分人吃药片时习惯坐着喝水,头往后一仰,此动作能推出药片快速滑进食道。若这样吃胶囊的话,容易导致水喝下去,但胶囊仍然粘附在嗓子眼中,从而引起呛咳。吃胶囊药的正确方式是站着吃,低头咽下。若坐着吃药的话要抬头挺胸且坐直,这样能防止胶囊粘在咽喉部或食管上。吃药后不能立马躺在床上,需站立一分钟,有利于药物快速通过食道进入胃部。但鱼肝油类软胶囊,按普通药品的服用方式即可。
3、用过热的水送服
大部分胶囊是水溶性凝胶,若用40℃以上的热水送服,药物会快速溶解,胶囊药物提前释放。部分药物可能粘附在食道,对食道黏膜带来损害。此外,有些药物中也含有活菌,在高水温下被灭活,而降低其药效,尽量用温水送药,吃药前先喝2~3口水润润食道,然后再把胶囊药物含入口中咽下去,最后再喝一大口水把胶囊冲进胃部。
温馨提示
一般用胶囊装的药物会对胃肠道带来 *** 性且口感不好,容易挥发,在口腔中易被酶分解,药物装入胶囊能保护药物,避免受到破坏,而且保护呼吸道和消化道。干吞药物的话会引起呛咳,一旦药物停留在食道会伤害到食道黏膜,所以也不能干吞胶囊。
机器人胶囊可将药物送入消化道参考资料:《这么吃胶囊,药效更好更安全!你学会了吗?》,头条,2017-05-14
科技日报实习记者 张佳欣
在发表于最近的《科学机器人》杂志的一项最新研究中,美国布列根和妇女医院和麻省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药物胶囊,有朝一日或能取代注射给药的方式。该胶囊的“机器人帽”到达小肠时,会旋转并穿过粘液屏障,使胶囊携带的药物能够进入肠道内的细胞。
图片来源:麻省理工学院
研究人员表示,通过置换粘液,可以更大限度地提高药物在局部区域的分散度,并增强小分子和大分子的吸收。他们证明,可以使用这种 *** 来传递胰岛素和万古霉素,万古霉素是一种目前必须通过注射给药的抗菌肽。
口服给药是最常见且更具成本效益的治疗方式。但许多大分子蛋白质药物无法通过消化道内的粘液屏障,因此包括胰岛素在内的许多药物必须通过其他方式给药。为了克服这些障碍,研究人员希望创造一种保护性胶囊,它有一种可穿过粘液的机制,就像隧道掘进机钻入土壤和岩石一样。
这种新的名为“RoboCap”的胶囊大约相当于维生素的大小,一端在容器中装载有效药物,表面涂有明胶,可调节其在特定pH值下溶解。当涂层溶解时,pH值的变化会触发RoboCap胶囊内部的一个微型马达开始旋转,有助于胶囊进入粘液并将其移位。胶囊上还覆盖着小螺柱,可以像牙刷一样刷掉粘液。旋转运动还有助于侵蚀掉携带药物的隔室,药物随之逐渐释放到消化道。
研究人员表示,RoboCap的作用是暂时消除最初的粘液屏障,然后通过更大限度地在局部分散药物来增强吸收。
在动物试验中,研究人员使用这种胶囊来传递胰岛素或万古霉素,实验显示,其可输送的药物比没有“钻道”机制的类似胶囊多20—40倍。一旦药物从胶囊中释放出来,胶囊本身就会自行通过消化道,且通过后没有发现消化道发炎或 *** 的迹象。
本研究中使用的胶囊是在小肠中释放有效载荷,但它也可通过改变明胶涂层溶解的pH值来靶向胃或结肠。未来其还可用于输送局部药物,通过更大限度地提高药物在局部组织中的浓度来帮助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等炎症。
编辑:张琦琪
审核:岳靓
消化系统常用药物有哪些?经常可以看到患者到医院就医,不知道该看哪一个科室,要到挂号室咨询。现代医学分科越来越细,比如有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内分泌系统、风湿免疫疾病等。患者到了医院会感觉一头雾水,该挂哪一个科室呢?这个问题,其实很重要,首诊看哪个科室,有的时候会决定患者的就医诊断治疗的走向。
比如就有很多患者问,我明明是拉肚子,消化不错啊,为什么要让我挂消化系统专家的号呢?其实消化系统的器官,您知道有哪些吗?哪些器官生病了,属于消化系统疾病呢?这里我们简单的复习一下。消化系统是人体含有器官最多的一个系统,比如从口腔到 *** 的消化管道,食管、贲门、胃、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回盲部、结肠、直肠等,还有消化腺体,比如肝脏、胆囊、胰腺、脾脏,还有腹腔等。这些器官患病了,就是消化系统疾病。看病就应该挂消化系统医学专家的号。当然,还有很多疾病也可以先以消化系统症状来就诊。不过您来看了消化系统,医生会综合判断,给出鉴别诊断的。
消化系统疾病常有的症状包括吞咽疼痛、吞咽不畅、反酸、烧心、腹胀、口气重、口干、腹痛、腹泻、背痛等,这些症状到底是什么疾病引起的呢?需要逐渐的检查排查。
有很多人,出现了上述症状,会自己给自己当医生,在药店买点药,消除症状就算好了。或者到医院直接要求医生给予开药治疗,拒绝检查。
可是,你知道吗?是药三分毒。如果用药不当,不但不利于疾病的好转,反而会导致药源性疾病或医源性疾病的发生,让病情变得更加扑朔迷离,贻误诊治,影响健康。现在的医疗条件这么好,医学技术也日新月异的进步,许多疾病还是可以基本明确诊断的。出现症状,到医院看看医生,再治疗比较妥当。
话题说得远了,言归正传,今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消化系统疾病常用的药物有哪些?
消化系统常见病的用药
?
消化系统疾病常见的有慢性胃炎、胃食管反流病、消化性溃疡、消化不良、腹泻、便秘、食欲不振、胆囊炎、胆石症、病毒性肝炎、药物性肝炎、肝硬化、胰腺炎等。
消化系统疾病药物在临床治疗学上非常重要。随着医学的进步,药物也层出不穷,琳琅满目。
临床上用药主要包括病因治疗用药和对症治疗用药。
一、消化性溃疡用药?
(一)药物分类?
1、抑制胃酸分泌药物,主要有抗酸药和抑酸药。
抗酸药主要是碱性物质,能够中和胃酸,可以减弱或消除胃酸对溃疡面的 *** 和腐蚀作用。如胃舒平等。
抑酸药包括主要包括strong受体拮抗剂和质子泵抑制剂。前者包括甲氰咪胍、雷尼替丁、法莫替丁等;后者主要有耐信、奥美拉唑、雷贝拉唑、泮托拉唑、兰索拉唑等。?
2、胃黏膜保护剂。粘膜保护剂一般除了中和胃酸以外,可以在胃黏膜表面形成一层保护层,避免胃酸对胃黏膜的侵蚀,如氢氧化铝凝胶、三硅酸镁、麦滋林、胶体果胶铋等;?
3、抗生素,杀灭幽门螺旋杆菌。如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甲硝唑、左氧氟沙星、呋喃唑酮、克拉霉素胶囊等;?
4、中药和其他药物,如香砂养胃丸、三九胃泰、胃苏颗粒、胃复春、摩罗丹等。
?(二)?用药原则?
1、抑酸药和胃黏膜保护剂联合应用可缩短溃疡愈合时间;?
2、如果检测到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则要积极根除幽门螺杆菌感染治疗,促进溃疡愈合。?
二、?肝脏疾病用药
?(一)?药物分类?
药物治疗一方面着眼于保护和滋养肝细胞,以求恢复肝细胞的活力和功能,另一方面希望减少结缔组织的增生,防止肝硬化的发生。大多数药物仅具有辅助治疗作用。
按其药理作用分类为:
?1、抗肝炎病毒药,主要抑制肝炎病毒的复制。如拉米夫定、恩替卡韦、阿德福韦酯等;?
2、保肝药,抗肝细胞坏死药、促进肝细胞修复药、免疫调节剂、解毒和保护肝脏药。如肝泰乐、易善复、肌苷片等;?
3、抗肝昏 *** ,主要纠正肝脏对因氨转化环节发生障碍而导致的血氨过多,减轻肝昏迷等脑病症状。如谷氨酸、精氨酸、支链氨基酸等。?
(二)用药原则?
1、?用药个体化原则??一般的急性肝病,给予对症治疗,进行积极的支持疗法。只要争取时间,促进病变消退和肝细胞再生,并注意休息、补充营养,大多能自愈。对于大多数慢性肝病,其病变过程一般不易消退或逆转,治疗上应尽可能减少已有的病变,阻止病变继续进行,保护肝脏功能。
严格控制药物滥用,禁酒、戒烟,预防感染。?
肝病患者常伴有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可以通过饮食疗法来纠正,一般不需要药物治疗。对于有严重营养不良、维生素缺乏、进食量甚少或长期静脉内补液患者,应注意补充维生素如:维生素B、C、E等、矿物质和微量元素如铁、锌、钙等。?
2、保护肝脏的储备功能???
尽可能地保护病变肝脏的剩余储备功能。
一方面用保肝药物,促进肝细胞的再生,或改善肝内微循环,减少纤维化;另一方面要避免加重肝脏,防止肝脏进一步损害。
严重肝病患者,往往由于一些诱因而导致肝功能不全,如上消化道出血、呼吸道、肠道、腹腔感染及应用利尿剂过多导致水和电解质平衡紊乱、氮质血症、高蛋白饮食等,应及时发现和治疗。?
3、?防止药物性肝损伤。肝脏是解毒器官,很多药物要由肝脏代谢和解毒,防止滥用药物增加肝脏负担,损伤肝细胞,造成药物性肝炎。因此要尽量少用药或谨慎用药。
4、?中成药??????
国内已上市的治疗肝病的中成药达数百种之多,主要功效为清脏腑热,疏肝解郁等,可适当选用疗效比较好的品种。
三、利胆药?
利胆药通过收缩胆囊、松弛奥狄氏括约肌而促进胆汁分泌和排出,同时具有机械地冲洗胆管,有助于排出胆管内的泥沙样结石和术后少量的残留结石。间接作用则是改善肝功能,促进胆汁中固体成分的分泌。按照作用方式利胆药可分类如下:?
1、促胆汁分泌药:有牛磺酸、猪胆汁、牛胆汁、去氢胆酸、熊去氧胆酸、鹅去氧胆酸、利胆素等;?
2、促胆汁排空药:如 *** 镁等。?
四、胃动力药
?(一)药物分类???恶心和呕吐是胃运动及排空紊乱的特征。胃肠道疾病、内耳眩晕症、晕动症、妊娠反应、放射线治疗、外科手术及某些药物均可引起恶心、呕吐。止吐药是一类能通过不同环节抑制反应的药物。按作用机制可分为如下几类:?
1、?抗胆碱能药?常用于防治晕动症呕吐,如丁溴东莨菪碱等;?
2、?抗组胺药??也常用于防治晕动症呕吐,如.苯海拉明、茶苯海明、异丙嗪等;?
3、?抗多巴胺药??用于除晕动症以外的各种呕吐,如氯丙嗪;?
4、?5—羟色胺受体拮抗剂???用于化疗和放疗引起的恶心、呕吐,如昂丹司琼、格拉司琼等;?
5、?胃动力药??如甲氧氯普胺、多潘立酮、莫沙必利、伊托必利等;?6、?中成药及其他????如藿香、低芬尼多、V6等。?
(二)应用原则???首先明确引起呕吐的原因,尽可能去除病因或针对病因治疗,纠正可能存在的的代谢、水和电解质紊乱。止吐药的使用应权衡利弊与不良反应。妊娠呕吐不宜用止吐药,可采取改变食谱、静脉补液和用维生素B6等措施,必要时可酌量给予抗组织胺药。晕动症、抗癌放疗和化疗引起的呕吐,以预防性用药效果较好。?
五、?泻药?
(一)?药物分类??泻药是一类能促进排便反射或使排便顺利的药物,按其作用机制可分为以下几类:?
1、容积性泻药???不易被肠壁吸收而又易溶于水的盐类,口服后在肠内形成高渗盐溶液,使肠腔水分增加,容积加大, *** 肠黏膜引起肠管蠕动增强而排便。常用药物如 *** 镁等。?
2、 *** 性泻药??这种类型的药物可以 *** 肠壁,使肠蠕动加强而促进排便。常用药物有酚酞、番茄叶、大黄等;?
3、?润滑性泻药???能润滑肠壁、软化大便,使粪便易于排出。常用药物有甘油、液体石蜡、开塞露等;?
4、?膨胀性泻药???具有强吸水性,在肠内吸水膨胀形成胶体,使大肠内容物变软、水分增多、体积增大, *** 肠壁,反射性地增加肠蠕动而促进排便。常用药物有羧甲基纤维、琼脂等。?
(二)应用原则???
由于便秘形成的原因很多,应着重病因消除,尽量少用或不用泻药。缓泻药应用的目的在于消除不适症状,使患者排便舒畅,粪便成形,次数正常,易于排出。针对便秘,要根据具体情况来选择用药,不能一概而论。如果是慢性便秘,不宜长期大量使用 *** 性泻药,因为药物可损伤肠壁神经丛细胞,造成进一步便秘,形成恶性循环,使得便秘治疗更加困难。增加食物中纤维的数量和依从正常的排便冲动,可缓解单纯性便秘。?
缓泻药还适用于减轻痔疮、肛裂或肛周脓肿患者的排便疼痛;解除妊娠期或产褥期便秘;可减少 *** 直肠狭窄疾病的患者过度用力和腹腔内压力;为手术、放射治疗、直肠、或结肠镜检查做操作前准备;有时也为了加快各种寄生虫在驱虫药治疗后的排出以及加速毒物排出,如 *** 镁导泻。
一般来说,儿童不宜经常应用缓泻药,否则可造成缓泻药依赖性便秘。如果缓泻药被不当使用,尤其是过度使用,排便更加困难。
?六、?用于消化系统肿瘤的化疗药物?
(一)?药物分类??根据对肿瘤细胞增殖周期的作用,化疗药物分为以下两类:?
1、?细胞周期非特异性药物:直接作用于DNA的药物,如抗代谢药5-氟尿嘧啶(5-Fu)、抗肿瘤抗生素丝裂霉素、多柔比星及金属药顺铂、奥沙利铂等对增殖周期中各期的细胞均有杀灭作用。
?2、?细胞周期特异性药物:只对增殖周期中某一期的细胞有杀灭作用,如抗代谢药吉西他滨主要作用于S期,植物药紫杉醇、多西紫杉醇等主要作用于M期。?
(二)用药原则???早期胃癌、肠癌根治术后一般不需要抗肿瘤药物治疗,但对于分化程度较低、有家族史或其他癌性指标超出正常范围,以及早期手术预后不佳的消化系统肿瘤(如肝癌、胰腺癌)等患者,术后必须进行化疗。化疗一般采用联合用药,不能耐受者才可采用单药治疗。对于中、晚期可手术患者,可采用术前、术后抗肿瘤药物治疗。对于手术预后差,且化疗疗效不佳的消化系统肿瘤如胰腺癌,可采取术中、术后放疗并佐以化疗。??
上面仅仅是简单地介绍了消化系统疾病的用药类型及原则,不同的疾病,不同的病期,会选择不同的用药。用药的疗程剂型种类等,需要专科医生指导用药,否则可能会导致不良的后果。
中国首个双靶双适应症联合治疗黑色素瘤药物纳入国家医保目录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张华
12月28日,2020国家医保药品目录发布,将于明年3月1日起正式实施。本次调整,共对162种药品进行了谈判,119种谈判成功,其中包括96个独家药品,谈判成功率高达73.46%,谈判成功的药品均价降幅过半。
图/视觉中国(图文无关)
记者从诺华肿瘤(中国)获悉,甲磺酸达拉非尼胶囊联合曲美替尼片双靶组合产品通过国家医保谈判,正式纳入2020年国家医保目录。
据了解,甲磺酸达拉非尼胶囊联合曲美替尼片的双药物组合纳入医保的适应症共有两个:一个为治疗BRAF V600突变阳性的不可切除或转移性黑色素瘤;一个为BRAF V600突变阳性的III期黑色素瘤患者完全切除后的辅助治疗,分别于2019年12月和2020年3月在中国获批。
该双药物组合不仅是中国首个双靶药物双适应症纳入国家医保的产品,其辅助治疗适应症的成功纳入,也成为黑色素瘤辅助治疗领域首个进入医保的靶向产品,为黑色素瘤的精准治疗和辅助治疗带来创新、可及的解决方案,让更多患者获益。
据悉,该联合疗法目前已在美国、欧盟、瑞士、加拿大和日本等多个国家和地区批准上市。
黑色素瘤是一类起源于黑色素细胞的高度恶性肿瘤,可发生于皮肤、肢端、黏膜、眼葡萄膜、软脑膜等不同部位或组织,中国患者好发于肢端和黏膜,与国外皮肤型相比,治疗难度更大。中国黑色素瘤发病率约在1/10万,每年新发患者数约为2万人。数据显示,近年来黑色素瘤的发病率在逐年增加,年增长率为3%-5%。
近年来,黑色素瘤的治疗手段逐渐丰富,和十年前相比,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17年以前,患者只能采用手术、化疗、干扰素等方案,对于晚期及转移性的患者治疗效果有限。而目前,黑色素瘤已经拥有单靶治疗、双靶治疗、免疫治疗等多种治疗手段。我国有25%左右的黑色素瘤患者是由于BRAF V600基因突变导致,对于这部分患者来说,精准的靶向治疗带来了更多的治疗选择与希望。
对有BRAF基因突变的患者来说,使用一种靶向药的有效率能到50%,而双靶联合有效率将近70%。从生存期来看,过去患者生存期不到一年,现在仅双靶治疗的患者活过5年的超过1/3。
此外,随着国内黑色素瘤相关的创新药品获批加快,医保支付方式改革,使得药物的可及性和可负担性大大提高。本轮医保将双靶治疗药物纳入,无疑给具有BRAF突变的患者和家庭带来更多的生存希望。让创新药物能够用得上、用得起,也能够极大地改善国内黑色素瘤的治疗现状。
随着甲磺酸达拉非尼胶囊联合曲美替尼片通过本轮的国家医保谈判顺利进入,以及治疗肺癌、血液病、罕见病等领域的创新药物续约2020年医保,诺华肿瘤在中国已上市的13个产品已全部进入了国家医保目录。
紧急采购!无锡又一批药品 *** !近期,市民对抗新冠药物需求大量增加,为满足市民的用药需求,我市多方筹措资源增加药品供应。
19日下午
新一批紧急采购抗疫用药 ***
在现场看到,工作人员正在将这批从泰州运回来的药品卸车入库。这也是无锡相关部门根据市委市 *** 的统一部署,继昨天组织药企从泰州提药之后,又一批从兄弟城市调配运回无锡的药物。
扬子江药业集团江苏陵通无锡地区相关负责人介绍,接到无锡方面的调货需求后,企业之一时间组织力量加班加点进行生产,在产量十分紧张的情况下之一时间给无锡调配了蓝芩口服液21.6万支、苏黄止咳胶囊6000盒、氯雷他定片1万盒、黄芪精口服液1600盒,其中蓝芩口服液、苏黄止咳胶囊、氯雷他定片都是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冠病毒感染者居家治疗常用药参考表》以及江苏省药学会关于新冠病毒患者居家治疗常用药建议行列之中的药品。
上药控股江苏股份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这一批新的抗疫用药在经过入库分拣查验后,将以最快速度分发到全市各连锁药房,预计今天市民就可以进行购买。
接下来,我市将加大组织协调力度,积极加强与省内外合作药企的联系,调动各环节资源来满足无锡市民的用药需求。
提醒广大市民
按需购药,无需囤药
以免造成资源浪费
附:《新冠病毒感染者用药目录(之一版)》
(来源:无锡发布 编辑:依依)
小胶囊大学问,胶囊吃下去一般多久可以融化,你知道吗?小胶囊大学问?我们都知道,胶囊是药物剂型的一种,应用十分广泛。比如阿莫西林胶囊、清开灵软胶囊等。其实,胶囊是药物的载体,胶囊主要分硬胶囊、软胶囊(胶丸),有些特殊药物为了达到定时定位释放的效果而使用特殊材料做成缓释胶囊、控释胶囊和肠溶胶囊。这里说一句题外话:胶囊不可以随意掰开吃,尤其是缓控释胶囊、肠溶胶囊。
1、硬胶囊
硬胶囊也就是我们平时常说的胶囊。目前,硬胶囊主要有明胶胶囊和植物胶囊两种,顾名思义,明胶胶囊的主材质是明胶,植物胶囊的主材质为植物纤维素或水溶性多糖。根据药典要求硬胶囊应该在30分钟内崩解,完全破碎;
2、软胶囊
软胶囊的主要材质也是明胶,内容物一般为液态或半固态。药典要求软胶囊应在60分钟内崩解;特别是一些油状药物特别适合做成软胶囊,我们最常见的维生素E胶丸;
3、肠溶胶囊
肠溶胶囊要求在胃内不得崩解,在进入肠道后1小时内崩解,让药物在小肠内被吸收;也就是说,只在肠道环境里崩解。例如:阿司匹林肠溶胶囊就是为了减轻阿司匹林对胃(酸性环境)的 *** 而定位到肠道(碱性环境)吸收,在到达肠道之前需要保持完整;
4、缓控释胶囊
缓释胶囊要求用药后在一段时间内持续释放药物 ,以达到长效作用;控释胶囊要求药物在预定的时间内以预定的速率释放,使血内药物有效浓度维持稳定;一般半衰期短的药物常做成该类剂型;这种胶囊需要按药物设计时间逐渐释放药物或定时释放药物,所以胶囊需要在一定时间内保持一定的形态,根据不同的药物需求时间不等。例如:有的药物体内血药浓度过高会有毒性反应,所以做成控释制剂,使药物浓度维持在一定水平,即达到药效又降低毒性。这也是缓控释胶囊说明书【注意事项】中注明不可掰开,整粒吞服的原因,失去胶囊壳的作用药物会突然释放或释放部位发生改变,不仅达不到药效,甚至会带来风险!
所以,胶囊吃下去多久会溶解要看胶囊的制剂种类,不可一概而论。
最后,出于职业习惯,我还想多叨叨几句。
那就是:对于胶囊制剂,在没有医生特别嘱咐的情况下,千万不要盲目地把胶囊壳扔掉直接吃药粉,那样很可能影响药物疗效,严重的还可能危害身体健康。另外,一般情况下,在服用胶囊剂的时候千万不要干吞,干吞很可能会使得胶囊粘在食管上,造成药物性食管炎。正确服用胶囊的 *** 是:取一杯100-200毫升左右、温度适中的水,患者采取站姿或挺胸坐姿,先喝一口水,润润喉咙和食管,然后把胶囊含入口中,再喝一口水,将胶囊与水一同咽下,不要过度低头或抬头,接着将剩余的水喝完,确保将胶囊冲进胃内。
您记住了吗?
科技日报北京9月28日电 (实习记者张佳欣)在发表于最近的《科学机器人》杂志的一项最新研究中,美国布列根和妇女医院和麻省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药物胶囊,有朝一日或能取代注射给药的方式。该胶囊的“机器人帽”到达小肠时,会旋转并穿过粘液屏障,使胶囊携带的药物能够进入肠道内的细胞。
研究人员表示,通过置换粘液,可以更大限度地提高药物在局部区域的分散度,并增强小分子和大分子的吸收。他们证明,可以使用这种 *** 来传递胰岛素和万古霉素,万古霉素是一种目前必须通过注射给药的抗菌肽。
口服给药是最常见且更具成本效益的治疗方式。但许多大分子蛋白质药物无法通过消化道内的粘液屏障,因此包括胰岛素在内的许多药物必须通过其他方式给药。为了克服这些障碍,研究人员希望创造一种保护性胶囊,它有一种可穿过粘液的机制,就像隧道掘进机钻入土壤和岩石一样。
这种新的名为“RoboCap”的胶囊大约相当于维生素的大小,一端在容器中装载有效药物,表面涂有明胶,可调节其在特定pH值下溶解。当涂层溶解时,pH值的变化会触发RoboCap胶囊内部的一个微型马达开始旋转,有助于胶囊进入粘液并将其移位。胶囊上还覆盖着小螺柱,可以像牙刷一样刷掉粘液。旋转运动还有助于侵蚀掉携带药物的隔室,药物随之逐渐释放到消化道。
研究人员表示,RoboCap的作用是暂时消除最初的粘液屏障,然后通过更大限度地在局部分散药物来增强吸收。
在动物试验中,研究人员使用这种胶囊来传递胰岛素或万古霉素,实验显示,其可输送的药物比没有“钻道”机制的类似胶囊多20—40倍。一旦药物从胶囊中释放出来,胶囊本身就会自行通过消化道,且通过后没有发现消化道发炎或 *** 的迹象。
本研究中使用的胶囊是在小肠中释放有效载荷,但它也可通过改变明胶涂层溶解的pH值来靶向胃或结肠。未来其还可用于输送局部药物,通过更大限度地提高药物在局部组织中的浓度来帮助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等炎症。
来源: 科技日报
胶囊能不能掰开吃?胶囊都需要吃下去吗?且听药师为您解惑一位老人患有阿尔兹海默症(老年痴呆症),并且还患有带状疱疹以及神经痛到抽搐,前段时间,家人购买了普瑞巴林胶囊、塞来昔布胶囊和盐酸度洛西汀肠溶胶囊等药品,药物都是胶囊剂,由于老人年纪比较大,吞咽胶囊比较困难,家人便将普瑞巴林胶囊拆开并且拌到粥里给老人服用,第二天早上再次这样服用药物后,老人家睡着了怎么叫也叫不醒,整整昏睡了三天。有时候,为了方便下咽,我们会将胶囊掰开服用药物。药师提醒大家,有些胶囊药必须“囫囵吞下”,强行拆服,严重时可导致胃出血,甚至威胁生命。
药物为哪样要制成胶囊
最早的普通胶囊,就是把药粉装起来,起个容器的作用。因为有些药很苦,还有些药味道很难闻,直接吃很难受,所以就装在胶囊里吃,屏蔽药物本身不良的气味、口感,这就是最早使用胶囊的目的。
后来,普通胶囊发展成各种各样的高科技胶囊,有缓释胶囊、肠溶胶囊、缓释肠溶胶囊等,把片剂的缓释、肠溶等各种功能运用到胶囊里面。
尽管普通胶囊与高科技胶囊的技术代差实在太大,但是都还在使用。
我们有时候分不清这些胶囊到底是最普通的一代胶囊,还是高科技胶囊。
如果是普通的胶囊,拆开来吃问题不大;但如果把具有缓释、肠溶等作用的高科技胶囊拆开来吃,问题可就大了。本来是一天时间释放的药量,在30分钟到一两个小时就全部释放出来,这就很危险了。
另外,还有一种软胶囊,外表亮亮的,有一层明胶包着,里面一般是油溶性的液体药物,这种胶囊就很少有缓释作用,主要是包裹不良气味。
这些胶囊不能掰开吃
缓释胶囊
普通药物之所以做成缓释胶囊,是要让药物的作用通过胶囊来缓释,把一天的药量做在一颗胶囊里。
打开胶囊吃,缓释作用就消失了,相当于一次把一天的药量全部吃掉,而且是快速吸收,从而导致药物过量,严重危害人体健康。
前面说的那位老人,吃的胶囊药物具有很强的镇静作用,打开来吃,镇静过度引起催眠,催眠过度就会嗜睡,再过度就会昏迷,甚至彻底醒不过来。还好,这次只是导致老人家嗜睡。
现在,有一种比较先进的缓释胶囊,比如布洛芬缓释胶囊(芬必得)、新康泰克胶囊等,它们的壳没有作用,就是一个普通壳。但是,里面的微粒有速释、缓释作用,按比例混起来,装在普通胶囊壳里,方便分量、装量,也方便服用。这种胶囊药如果压片,就把颗粒破坏了,起不到缓释的作用。所以,这种胶囊只是打开来吃,不要把小丸碾碎,仍然有缓释的作用,但如果把小丸碾碎,就没有缓释作用了。
肠溶胶囊
还有一些胶囊,本身就是要在肠道的碱性环境下才能溶解。目前,国内的大部肠溶胶囊都是这种胶囊,如果把壳剥掉,就相当于把它的肠溶作用彻底破坏了。
最典型的是红霉素肠溶胶囊,就是靠这个叫肠溶胶囊壳,不让药物在胃里就开始溶解、吸收,而是让药物到了肠道才开始溶解、吸收,从而减少对胃的 *** ,减轻对上消化道的副作用。
这些胶囊不能吃下去
大家的传统观念里,都认为胶囊是吃的。但是,药师提醒大家,还有一些胶囊是外用胶囊,使用时要特别小心,千万别把它吃下去。
治疗哮喘的噻托溴铵粉吸入剂(思力华),药物是装在胶囊壳里的,使用时要将胶囊取出,放到吸入装置中进行吸入治疗。有的患者不知道,直接把胶囊放进嘴里吃了,结果哮喘没控制往,口干、排尿困难、心动过速等副作用反而出来了。
治疗女性 *** 炎的 *** 用乳杆菌活菌胶囊(定君生),也有病人不知道,当普通的药物吃掉了。
利福平滴眼液,里面配有一颗药(有的是药片,有的是药丸),使用时把药完全溶解在缓冲液里再滴眼睛,这样才能发挥作用。结果有的患者把药给吃了,用没有药效的缓冲液滴眼睛。
所以,吃药前,一定看清楚药片说明书,这种药是怎么使用。
这样服用胶囊好下咽
药师提醒大家,服用药物之前应先喝水,湿滑整个消化道后再服药。
胶囊与片剂的服用姿势是不一样的, 很多人吃胶囊是像吃片剂那样,将药片放入口中,喝水后抬头猛地咽下去,结果胶囊粘在了咽喉里,尤其是一次要服用多颗胶囊时,喝多次水都下不去。
其实,这种抬头咽胶囊的姿势不对,服用胶囊时要一定要低头咽,站着、坐着、半躺着都没关系,将胶囊放入口中喝水后只要做低头下咽这个动作,喝一次水胶囊就能顺利咽下。
另外,药师还提醒大家,大部分药是用温水送服,但也有少部分药更好用冷水送服,比如头孢、青霉素等抗菌药物,在热水中稳定性差,更好还是用冷开水送服。还有的药物需要用沸水,如沙棘干乳剂,需要在沸水中才能充分乳化,放温后服用,若用温水则药物会形成胶团,不能乳化,从而影响药效。
药师再次提醒大家,服药前一定要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复杂难懂的药品说明书读不懂怎么办?看病找医生,吃药问药师!
2012 年,媒体报道部分明胶厂商用皮革下脚料制造药用胶囊,整个社会个片哗然。“ 毒胶囊”事件发生后,很多患者自作主张,把正在服用的胶囊里的药倒出来服用,以为这样就安全了。其实,药物并不是吃进胃里就皆大欢喜了,要知道有些胶囊可以拆服,有些则不可以。胶囊剂是指将药物填装于空心硬质胶囊中或密封于弹性软质胶囊中而制成的固体制剂,分为硬胶囊剂、软胶囊剂(胶丸)、肠溶胶囊剂和速释、缓释与控释胶囊剂,口服给药。
为什么要把药物制成胶囊剂呢?一是可以掩盖药物的不良嗅味、提高药物的稳定性;二是起效快;三是使液体药物固体剂型化;四是延缓药物的释放和实现定位释药。那么,胶囊内的药物可以倒出来服用吗?这需要根据药性与患者的病情来判断。
不建议拆服的胶囊肠溶胶囊一般需整颗吞服,是不建议拆开服用的。一些药物在碱性环境中吸收更好,拆服后胃的酸性环境会破坏药物,降低药效,如奥美拉唑肠溶胶囊。对食管和胃有 *** 性的药物制成肠溶胶囊,在酸性环境中不崩解,到达肠道后才崩解释放药物,也是为了起到保护作用,减少副作用的发生,如红霉素肠溶胶囊、标准桃金娘油肠溶胶囊等。
气味特别大的药物制成的胶囊,不建议拆开服用,这个是考虑到患者用药的顺应性。
普通硬胶囊虽然在胃中崩解,但是可以防止药品对食管产生 *** ,比如盐酸米诺环素胶囊对食管黏膜 *** 很大,还可引起食道溃疡,不宜拆开服用,服后需多饮水。
对于婴幼儿而言,用药依从性差,所以在使用过程中,常将药物研粉溶入糖水或将药粉吸附于奶嘴上使药物与奶水一起服下;也有将药物研碎后用水或裹在易消化的食物中服用的。但肠溶片、缓释片、控释片除外。如多酶片研碎后吃会失去外层的淀粉酶保护,导致内层的胰酶残留于幼儿口腔引发口腔溃疡。婴幼儿由于吞咽功能差,应在医师指导下用药,或使用液体剂型、 *** 栓剂等非口服剂型。
可拆服的胶囊普通胶囊,起分剂量及便于服用作用的,一般可以拆服,如诺氟沙星胶囊、头孢氨苄胶囊、云南白药胶囊等。其中,胃出血时,云南白药胶囊拆开,药粉溶于水中服用,可有效止血。
缓释胶囊剂,其作用是缓慢释放药物,延长药效。这种可拆开,但胶囊里的药丸或药粉不可咬碎,只可吞服,否则依旧达不到缓释的效果。如氨溴索缓释胶囊、维拉帕米缓释胶囊等。
软胶囊中是液态的药物,可起到固化剂型和保护食道的作用。对于一些 *** 性不大的药物,病人吞咽功能较弱,是可以咬破服用的,如维生素E 软胶囊等。
最后需要大家注意的是,胶囊壳是药品与人体的一道屏障,既保护了人体不受到药物的 *** ,也保护了药物不被提前破坏,在没有必要的情况下,还是不要破坏这道屏障。儿童或老人无法吞咽时,可咨询医师换其他剂型,如滴剂、口服液、栓剂、贴剂等达到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