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铁们,大家好,相信还有很多朋友对于土司遗址和昭觉科且土司衙门遗址位置在哪里的相关问题不太懂,没关系,今天就由我来为大家分享分享土司遗址以及昭觉科且土司衙门遗址位置在哪里的问题,文章篇幅可能偏长,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一、土司遗址在哪个省
1、土司遗址分布于南方多民族聚居的湘鄂黔三省交界的武陵山区,现存的主要遗址类型包括土司城遗址、土司军事城址、土司官寨、土司衙署建筑群、土司庄园、土司家族墓葬群等。13世纪至20世纪初,中国元、明、清朝中央政权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推行“土司制度”。
2、中央委任当地首领担任“土司”,世袭统治当地人民,留存至今的土司城寨及官署建筑遗存曾是“土司”的行政和生活中心。2015年7月4日消息,在德国波恩召开的第三十九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中国申报的“中国土司遗产”成功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3、中国土司遗产包括湖南永顺土司城遗址、贵州播州海龙屯遗址、湖北唐崖土司城遗址。这次申报的三处遗址为中国规模较大、格局完整、遗存丰富且更具价值特征代表性的土司城遗址。至今,这些遗产所在地的居民仍传承着各自典型的民族习俗与文化传统。
4、土司遗址不仅给人们带来艺术美感,也让人们更加了解当时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的生活状况,生产力水平和管理体系,从而了解中国国家和民族的历史发展脉络。此外,土司遗址也是中国文化多样性的体现,入选世界遗产能够让世界更加了解多彩的中华民族文化。
5、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湖南省
二、省溪司土司衙门遗址基本简介
1、省溪司土司衙门遗址,位于贵州省江口县双江镇镇江村省溪村民组,距离县城约5公里。这座有着悠久历史的遗址,可以追溯到宋孝宗淳熙八年(1181年),当时由杨再思八世孙杨再西与其子政强共同开发。在元十九年(1282年),正式建立起了省溪军民蛮夷长官司,至今已有700多年的历史。
2、到了明朝末期,省溪司土司衙门已经发展成为一个规模可观的行政中心。据《铜仁府志》记载,衙门所在地南临宽阔的长江,北与梵净山相连,东边是小江(桃映河),西界提溪。周围的地形山峦叠嶂,翠竹虬松点缀,五脑之仙峰上的芙蓉花盛开,交通水道四通八达,舟楫往来频繁。这段记载生动描绘了当时衙门区域的壮观景色,可见其昔日的繁荣景象。
三、唐崖土司城的土司城遗址联合申遗
1、咸丰县全面启动唐崖土司城“申遗”工作
2、3月14日,咸丰县人民 *** 县长戴清堂主持召开了有发改、财政、文体、民宗、住建、国土、广电、旅游以及尖山乡、朝阳寺镇、唐崖寺村民代表等相关人员会议,专题研究部署唐崖土司遗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申报工作,认真筹备2014年6月接受国际专家的现场考察,2015年接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评审验收。
3、据了解,国家文物局今年2月中旬通过现场考察,认为唐崖土司遗址历史悠久、保存良好,具有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具有很高的人文和经济价值。今年3月初,国家文物局对去年11月公布的《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进行更新,确认湖北咸丰唐崖土司遗址、湖南永顺老司城遗址、贵州遵义海龙屯土司遗址正式联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今年3月9日,湖北、湖南、贵州三省文物局、遗址所有地党、政领导齐聚长沙召开了“土司遗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之一次联席会议”,专门就联合申遗工作进行了研究部署,建立了联合申遗工作机制,确定了主要职责、议事规则等重要内容。
4、目前,咸丰县已将“申遗”工作作为“提升‘武陵山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知名度和影响力,打造‘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新的旅游目的地和文化产业核心,为湖北建设文化强省提供有力支撑”的战略目标纳入全县工作重心,制定了《唐崖土司城遗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方案》,划分了五个关键节点,建立了七个工作小组,明确了九项目标任务,落实了多项政策措施。以确保“申遗”筹备顺利推进,确保“申遗”圆满成功。
四、湖南永顺土司城遗址的建筑遗址
清代雍正初年,“改土归流”的政策一出,全国2000多个土司政权末日来临。永顺土司王成为流官,繁华的老司城也渐渐废弃。历经200年沧桑之后的老司城,如今已成为永顺县麻岔乡的一个小村,村中尚有几十户人家居住,城内的宫殿木楼、城墙和祠庙等建筑虽然萧条,但仍能让人感受到古城昔日的雄浑气势。
老司城遗址核心区域约30平方公里,地上地下文物遍布。土司内宫、寝宫、乐宫、地宫、御街和城墙、城门、烽火台、摆手堂、演兵场、土王祠、祖师殿等,建筑格局完整。祖师殿、摆手堂等至今仍然是土家族的纪念碑性建筑,与老司城一起构筑了土家族群的集体记忆。
祖师殿位于老司城太平南麓,始建于后晋天福二年(公元937年),重建于明代。正殿柱大数围,上架木枋处无斧凿痕迹,堪称奇迹。此殿占地580多平方米正殿面阔五间,进深四间重檐歇山顶,长17.5米,宽13米,高20米,全木材结构,永34根大柱支撑屋顶。柱础用双曡圆鼓式,殿脊殿檐是图案精致的陶砖陶瓦。殿中金柱前,砌有神龛一座,上供祖师神象。殿宇斗拱雄伟古朴,梁架结构颇为特殊,为湖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老司城依山傍水,后有四面山脊为屏障,前有灵溪河为湟濠。城内沿河而下分布着宫殿区、衙署区、居民区、教育区、墓葬区和宗教祭祀区,这些区域既相对独立,又通过街巷、道路和河流彼此串联、随形就势,构成了布局合理、功能完善、景色宜人的山地城市。城址中的彭氏宗祠、玉皇阁、文昌阁、子孙永享牌坊等古建筑保存完好,古城墙、古街道、排水沟渠、土司墓葬群等仍然可见,是中国西南山水城市的优秀范例。
老司城围遗址共23处,主要有休闲遗址、军事遗址、宗教建筑和宗教遗址,以及连接着些遗址的古道路。休闲遗址有碧花山庄、钓鱼石台、石刻题记等;军事遗址有钦监湾遗址、查老院遗址、谢圃公署等;宗教建筑有祖师殿和玉皇阁,宗教遗址有观音阁和八大神庙等。这些外围遗址连同山水环境,烘托着中心城址,体现了政治与军事、人文与自然的统一与和谐。
五、昭觉科且土司衙门遗址位置在哪里
昭觉科且土司衙门遗址为文化旅游景点。
昭觉科且土司衙门遗址位于昭觉县城西南部的大坝乡科且村,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距昭觉县城24千米,昭(觉)布(拖)公路从此址通过。
昭觉科且土司为利利土司,衙门建于明朝末年清朝初期,至今尚保存有平均高1.52米,厚0.4米的4根石柱,呈"::"形栽立于农田之中。每根石柱中部有2个长方形石孔,顶端雕刻石狮。据传,其用途有2种,即捆绑奴隶或挂旗。按当地彝族群众流传的一则故事推测,前者可信。故事是这样的:早年有姓八且的阿依冲平和阿斯木呷夫妇喂养的绵羊接二连三被利利土司家杀食。愤怒的阿依冲平上门索赔不成反而被土司捆绑在石柱上严刑拷打。妻子阿斯木呷英勇果断地率巴且家兵解救丈夫,最后将土司追逼在山上悬树自尽而被世人称颂。
科且土司衙门遗址石柱,对于研究古代彝族社会形态具有一定的科考价值。
大坝乡:昭觉县辖乡。1960年析好谷乡置大坝大队,1962年建大坝乡,1972年改公社,1984年复置乡。位于县境西南部,距县城25公里。面积_35.2_平方公里,人口0.5万。普(格)三(湾河)公路纵贯乡境。辖柯且、洛五、瓦补谷立、特洛、拖堵5个村委会。农业主产水稻、玉米、马铃薯。特产苹果、核桃、花椒。.
六、中国土司遗址列入世界遗产的意义
1、在德国波恩4日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三十九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中国土司遗址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对于中国土司遗址意义,世界遗产委员会认为是“反映了13至20世纪初期古代中国在西南群山密布的多民族聚居地区推行管理少数民族地区的政治制度”。我认为仅仅这样看待中国土司遗址申遗的意义是不准确的,也是不全面的。应该说,中国土司遗址申遗的意义决不仅在于“土司”政治制度本身,更重要的是反映了中国这一地区少数民族的历史变迁及其普遍价值。
2、不错,“土司制度”是古代中央 *** 针对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政策,形成于宋代,繁荣于明代,崩溃于清代,有着1000多年的历史。“土司制度”在客观上确实是维系我国多民族统一国家的重要制度之一。但是我们必须承认的历史事实是,历代封建王朝并不是把“土司制度”作为一种民族政策来实施的,而是为了将中央 *** 很难派官吏直接统治的地区纳入到统治范围,不得不利用当地统治者对该地区的世袭统治的制度。土司制度既有其作为历史存在的合理性,也有着严重的政治弊端以及同历史发展不合拍的落后性。如果将土司遗址仅仅作为这种政治制度本身来评价它的历史遗产价值,那是有很大的局限性的。
3、事实上,这些留存至今的土司城寨及官署建筑遗存,不仅是古代 *** 委任、世袭管理当地族群的首领“土司”的行政和生活中心,同时也是一方少数民族的社会生活和文化风俗的历史遗存,它是一个民族的繁衍生息历史变迁的见证。而且我认为从这个角度来看待和评价这些土司遗址,反倒更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
4、这是因为,在中国历史上,这些“土司”所代表的少数民族,并不是一开始就被当做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个民族来看待的。历史上,封建王朝把西南少数民族先民都称为“蛮”或“夷”。比如这次申遗的湖南永顺老司城遗址、湖北恩施唐崖土司城址,宋代以前,对这些居住在武陵地区的土家族与其他少数民族一起,都被称为“武陵蛮”或“五溪蛮”。宋代以后,土家族才单独被称为“土丁”、“土人”、“土民”或“土蛮”等。满清雍正年间普遍推行改土归流后,随着汉族移民的增加,也只是作为“土”、“客”进行区分。直到民国 *** ,也只是把少数民族看作所谓“国族”的大小宗支,许多少数民族因此不被承认。
5、作为土司遗址所反映的土家族,是中国历史悠久的一个民族,世居湘、鄂、渝、黔毗连的武陵山区。土家族作为一个民族共同体虽然早已形成,但作为一个单一民族正式被确认却是新中国成立以后的事。随着党的民族政策落实,一些过去不被承认或被迫隐瞒了民族成分的少数民族群众,这时纷纷要求中央 *** 承认他们的民族身份。因此,中央人民 *** 决定对中国境内的各个民族共同体进行科学识别,准确地界定汉族和少数民族,以便实行民族区域自治。1956年10月,国家民委通过民族识别,确定土家族为单一民族。并且在1957年成立了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1983年又成立了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其后还成立了酉阳、秀山、石柱、长阳、五峰、印江、沿河等民族自治县。只有在这样的民族政策之下,这些少数民族的历史传统才得以恢复和应有的肯定,土司遗址也只有作为其民族历史的一个侧面,才具有世界遗产继承的更大价值。(参考资料:新浪微博)
七、湖南永顺土司城遗址的权威评价
北京故宫博物院原院长、中国考古理事会理事长张忠培说:“老司城是西南少数民族地区保存最为完整的军事性城堡,是中国南方少数民族地区更具典型性的古文化遗存。老司城遗址及溪州铜柱,是研究土家族历史文化、中国土司制度及区域民族自治制度的珍贵实物资料……从综合的角度来看,我们世界文化遗产还没有这种类型的,这是中国一个很有特色的类型。”
文章到此结束,如果本次分享的土司遗址和昭觉科且土司衙门遗址位置在哪里的问题解决了您的问题,那么我们由衷的感到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