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以下的问题,关于塘角鱼和鲶鱼的区别,塘角鱼跟鲶鱼有什么区别吗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 塘角鱼跟鲶鱼有什么区别吗
- 塘角鱼和鲶鱼的区别是什么
- 塘鲺和鲶鱼的区别,塘鲺是鲶鱼的一种,一般指胡子鲶科鱼类!
- 鲶鱼和瓦子鱼有什么区别
- 鲶鱼和塘角鱼有什么区别我总分不清。
- 鲶鱼和塘角鱼的区别
- 塘角鱼和鲶鱼的区别有那些
一、塘角鱼跟鲶鱼有什么区别吗
1、胡须数量:塘角鱼有八根胡须,而鲶鱼只有四根。
2、背鳍不同:塘角鱼的背鳍比较明显,而鲶鱼的背鳍比较少。
3、嘴巴不同:塘角鱼的嘴巴比较小,而鲶鱼的嘴巴比较大。
4、颜色不同:塘角鱼的身体颜色为黑色,而鲶鱼的身体颜色为黄色。
5、生存环境不同:塘角鱼通常在混浊的水域中生活,而鲶鱼则喜欢在清澈且流动的水域中栖息。塘角鱼一般是指胡子鲶,别称塘鲺、胡子鱼、须子鲶等,在生物学分类上属于动物界、脊索动物门。鲶鱼是鲶形目、鲶科下的动物统称,又名胡子鱼,塘鲺,它的显著特征是周身无鳞。
二、塘角鱼和鲶鱼的区别是什么
(1)塘鲺:属于胡子鲶科胡子鲶属。
(1)塘鲺:成年塘鲺一般有8根胡须。
(2)鲶鱼:成年鲶鱼一般只有4根胡须。
(1)塘鲺:塘鲺通常都会在混浊的水域里栖息,而且食性广泛。
(2)鲶鱼:鲶鱼却偏好栖息于清澈且流动的水域,鲶鱼通常都在夜间捕食,冬季会躲藏于水底的洞穴里栖息。
三、塘鲺和鲶鱼的区别,塘鲺是鲶鱼的一种,一般指胡子鲶科鱼类!
塘鲺是胡子鲶科鱼类的统称,学名胡子鲶,别称胡子鱼、鲶拐鱼、塘角鱼等,常见的有本地塘鲺和埃及塘鲺两种,其中本地塘鲺原产于中国,埃及塘鲺则是1981年从埃及引进的,下面小编就科普一下塘鲺和鲶鱼的区别吧!
塘鲺是鲶鱼的一种,学名胡子鲶,别称胡子鱼、鲶拐鱼、塘角鱼等,在生物分类学上属于动物界、脊索动物门、硬骨鱼纲、鲶形目、胡子鲶科鱼类的统称,常见的有本地塘鲺(本地胡子鲶)和埃及塘鲺(革胡子鲶、埃及胡子鲶)两种,其中本地塘鲺原产于中国,埃及塘鲺则是1981年从埃及引进的。
注:鲶鱼是鲇形目鱼类的统称,全世界共34科310属约2316种,我国有13科32属约132种,代表品种有土鲶、大口鲶、胡子鲶(塘鲺)等。
塘鲺是热带及亚热带淡水鱼类,常见的有本地塘鲺和埃及塘鲺两种;本地塘鲺原产于中国,广泛分布于长江以南各地,尤以广东、广西、台湾、福建、云南、贵州等地最常见;埃及塘鲺原产于非洲尼罗河流域,我国1981年从埃及引进,华南、华中等地均有养殖,尤以广东、广西等地最普遍。
1、本地塘鲺:本地塘鲺是常见的一种塘鲺,别称胡子鲶、胡子鱼、塘角鱼等,原产于中国华南地区,我国长江及以南各地均有分布,常见个体1~2斤,更大个体可达2千克以上。
2、埃及塘鲺:埃及塘鲺是常见的一种塘鲺,别称革胡子鲶、埃及胡子鲶等,原产于非洲尼罗河流域,我国1981年从埃及引进,现在南方地区均有养殖,更大个体可达10千克以上。
1、底栖性:塘鲺是底栖性鱼类,喜栖息在近岸的石缝、深坑、树根底部的土洞或石洞及流速缓慢的水域中,在水库、池塘、湖泊等静水中多伏于阴暗的底层或成片的水生植物下面。
2、肉食性:塘鲺是肉食性鱼类,性凶猛,主要以小鱼、虾类、水生昆虫等为食,也捕食青蛙和在水草上栖落的蜻蜓、蚂蚱、蝴蝶等昆虫,甚至会捕食去水边喝水的野鼠等小型兽类。
3、夜行性:塘鲺是夜行性鱼类,怕光喜暗,昼伏夜出,视觉功能退化,眼球很小,白天藏匿在河底的草丛、石块下、树根下或深水底,夜晚觅食活动极频繁,全凭嗅觉和触须猎食。
四、鲶鱼和瓦子鱼有什么区别
瓦子鱼与鲶鱼的区别是:瓦子鱼4根须,其他鲶鱼8根胡须。
瓦子鱼(如图),学名大口鲶。外貌与鲶鱼相似,4根须,但口奇大,体长形,头部平扁,尾部侧扁。中医认为,大口鲶味甘性温,有补中益阳,利小便,疗水肿等功效。大口鲶营养丰富,每100克鱼肉中含水分64.1克、蛋白质14.4克,并含有多种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特有强身健体之功效。
鲶鱼,一般分为鲶鱼(土鲶、大口鲶鱼)、胡子鲶(塘鲺)、革胡子鲶(埃及胡子鲶)三种。胡子鲶(如图),本地胡子鲶,又名塘鲺、塘角鱼。动物界-脊索动物门-脊索动物亚门-辐鳍鱼纲-鲶形-胡子鲶科-胡子鲶属-胡子鲶种。8根胡须,上下各4根。体色黄色,野生鱼生长缓慢,一般重量不超过1市斤,营养价值高,口感好。可人工养殖,市场潜力大。革胡子鲶,又名埃及胡子鲶、埃及塘鲺,由埃及引进。8根胡须,通体发黑,个体巨大。多为人工养殖,生长速度很快,饲养一年可重达2公斤,更大个体达10公斤以上。对生存水质要求很低,耐低氧。肉质不太好,市场价格便宜。但其易养殖,生长速度快,也有不少人养殖。
五、鲶鱼和塘角鱼有什么区别我总分不清。
鲶鱼有粘液和无鳞。背鳍很小,没有坚硬的刺,有4到6个鳍。没有肥鳍。臀鳍很长,尾鳍与尾鳍相连。鲶鱼的体色通常是黑褐色或灰黑色,有点暗的多云斑点。
塘角鱼别称塘鲺,头平而硬,枕骨宽,身体延长。前半部为圆柱形,后半部为扁平状,头部宽扁,体表光滑无鳞,口稍低,上、下颌、犁齿密具长柔毛,形成齿带。
有4对发育良好的触须,有明显的侧线,相对直,但眼睛小。背鳍很长,约占体长的2/3左右,臀部鳍也很长,没有硬刺,与尾鳍不相连。
鲶鱼主要生活在河流、湖泊、水库、池塘的中下层,大多生活在沿海地带,白天隐藏在草地、岩石或深水中,夜间觅食较多。
塘角鱼性喜成群,贪食,主要吃动物性食物,如昆虫、小鱼、虾、贝类等,也喜欢吃血(如猪血,屠宰猪血进入池塘,池塘很大),粪便、肉,吃这些生长迅速。
六、鲶鱼和塘角鱼的区别
根据查询百度百科得知,鲶鱼也称鲇,分布于亚洲东部中国黑龙江到珠江水系,俄罗斯、日本及朝鲜半岛亦有分布。肉食性,以小个体的底栖鱼类为食,也以近岸生活的小型鱼类为食。而塘角鱼也称塘鲺,广布于中国南方各地,主要分布于长江和长江以南各水体,栖息于河川下游、田野、坑塘、沟渠等处。塘鲺主要摄食动物性饵料,如昆虫、小杂鱼、虾、贝类等,在人工饲养下,也可摄食植物性饲料。由此可知,两者的区别是分布区域和食物不同。
七、塘角鱼和鲶鱼的区别有那些
塘角鱼和鲶鱼的区别主要表现在胡须、背鳍、嘴巴、颜色和生存环境等方面。塘鲺的个头一般都比较大,而且肉质鲜美,要比鲶鱼的食用价值高出很多,经济价值上也是优选塘鲺,它不仅长得快而且繁殖能力特别的强。鲶鱼的话通常是当做小杂鱼来处理的,口味上也还可以,但不好之处就是肉不多,食用价值不是很高。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