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关于同安封肉的来历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不过没关系,因为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同安封肉的典故的知识点,相信应该可以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和问题,如果碰巧可以解决您的问题,还望关注下本站哦,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
一、同安封肉的典故
1、“同安封肉”是用一大块三五斤重的猪腿肉掺和着海蛎干、香菇、莲子、虾米等佐料,泼上酱油,再用纱巾包裹,加盖入笼焖烧,上桌才掀盖,所以叫做“封肉”。
2、“同安封肉”有一段有趣的典故:明正德年间,同安理学名宦林希元(公元1482———1567,字懋贞,号次崖,官至广东提学佥事。)获得进士前,在同安南门外岳口村当私塾先生。平时喜好品尝“同安封肉”,又因家徒四壁,只得削木头(鸡腿状)浸酱油来解解馋。明正德十二年(1517年),林希元考中进士,衣锦还乡。乡绅们赶紧置办丰盛的宴席,为他接风洗尘。席间,林希元对满桌的海参鱼翅,山珍海味,只是浅尝即止,又似乎欲言又止。乡绅们见状,以为招待有什么不周之处,都惴惴不安,赶忙夹鱼叉肉又敬酒。这时,林希元却突然发问:“怎么没有‘封肉’这道菜?”乡绅们一时都傻了眼,以为是自己听错了。原来,当时的“封肉”虽然好吃,却显得粗俗,上不得大场面。还好,主人急中生智,说:“如今‘封肉’已成为家乡名菜,在最后一道出,是压桌菜。”一面急急吩咐人火速准备。
3、从此,同安封肉从普通的民间菜肴走上了喜庆婚宴。
二、同安封肉做法
1、同安封肉,是厦门的一道名菜,也是那种在宴席上经常出现的一道菜,非常有传统的味道。接下来就介绍一下封肉的具体做法吧!
2、首先我们来挑选五花肉,要那种一层一层的不是特别肥的那种才好哦,而且是要那种一整块,更好是一个正方形的,因为如果太肥了吃起来也会很腻的。然后我们就来把五花肉的表面的毛清除干净,然后把五花肉翻过来,就是带皮的另一面用刀划一个井字状,那么我们需要划多深呢,大概就是划到五花肉的一半的这种深度就可以啦,不能把肉切断哦。这样可以让肉块熟得更加快一些,也能更加入味一点,然后我们再把葱姜洗干净,葱切成一小段一小段的,姜呢我们就来切成厚片,然后我们就把肉块放到热水锅里面焯一下水,把肉块里的血水还有脏东西都焯出来,然后我们就把肉块捞出来放到盆里。
3、接下来我们就准备香菇、虾仁放在清水中泡发,准备栗子去壳,掰成对半,然而我们再把蒜头切成丁,生姜切成一片一片的。接下来我们就可以准备一个热锅,里面放少许油,等油稍微烧开了我们就可以放入两勺白砂糖,等到白砂糖融化然后起泡的时候,我们就把肉块放到锅里,再加入酱油来调色,然后我们再翻动肉块,让它均匀地上色,但是酱油也不能放的太多哦,因为我们之前还入了白砂糖然后就有一种金黄色,这样等到肉的颜色是那种偏红色的就可以啦,然后我们就可以放入我们提前准备好的虾仁、板栗,还有香菇。香菇可以切成一片一片的,翻炒一会儿我们就加入一碗清水,不要加的太少,要不然等会锅里煮干了就不好了,大概能盖煮四分之三的感觉是更好的。
4、等到我们加入的清水收汁,大概只剩了一点点锅底的感觉就可以啦,然后我们就可以看出来啦。这时我们需要准备一个那种平时在家里装汤的那种圆形口的大碗里面,然后我们就把虾仁、板栗、香菇等辅料放到碗底铺开,然后我们再把肉块扣在上面,肉皮对外,瘦肉就朝着下面,然后再淋上刚刚锅里剩下的卤水。但是即使是这样,现在还是不能吃的哦,我们还需要等待漫长的几个小时呢!接下来最后一步就是上锅蒸啦!我们把保鲜膜盖上碗口,用牙签戳几个洞用来透气,然后就可以放到蒸笼里蒸啦,大概三个小时就可以了,我们也是可以放到高压锅或者压力锅里面蒸的呢,那样的话就比较省时了,蒸上一个小时左右就可以,但是小编觉得,还是放到蒸笼里面慢慢蒸比较好哦,慢慢的蒸的话会更加地入味的。
5、等出笼了我们还是不可以直接吃的哦,我们需要再准备一个差不多一样大的碗,要比上锅蒸的那个碗更加大一点就好啦,我们就反扣到空碗里,不需要立马掀开,就把我们之前的那个碗放做盖子扣在另一个碗里就可以啦,然后我们上桌吃的时候,再把盖子掀开,一阵阵热气扑面而来,伴随着肉的香味,顿时就引起了食欲哦!
6、但是以上的做法只是一种比较家常的做法哦,正宗的同安封肉并不是这种做法,会有一点稍微的不同。正宗的 *** ,我们首先是需要准备一块比较大的纱布啦。在肉块放到放了白砂糖的油锅里捞出来以后,就放到铺好的纱布上,当然啦,肉块也还是需要切成十字形或者井字形的。然后我们把已经提前泡过的板栗、香菇、虾仁炒香,然后塞到 *** 里面,然后就可以把纱布打结了包紧。然后我们就把肉包放到高压锅中,之前的油锅不需要洗,剩下的油中再加入一些辅料,老抽、八角、香叶、桂皮这些材料,再加入两碗水,倒入半盒麦芽糖,加少许的味精,还有一些自己爱吃的酱,搅拌均匀,然后倒入高压锅中,放入的水需要多一点哦,漫过肉块更好,那样等会就不需要再加水,也不至于把锅烧干。
7、然后我们大火烧开后转成文火焖上一个半小时,小编要提醒一下大家,如果用高压锅就是一个半小时左右,如果没有高压锅,是用普通的锅锅着罐子、蒸笼之类的工具蒸的,那么我们就需要蒸上三个小时左右才是可以的哦。最后我们再加入少许的盐来调味,注意我们不需要放太多哦,因为之前我们放入的一些辅料也是有一些咸味的。然后我们就可以捞出来啦。最后装盘的做法也就跟上面介绍的一样,把碗封好,等到上桌吃的时候再去掀开,香味扑面而来。而且我们是用纱布包裹着的,板栗、虾仁、香菇的香味全部都渗透到了肉里面,所以也得到了封肉的名字。
8、俗话说得好,慢工出细活,经过这么多道复杂的工序,这样肉的味道会更加的浓郁,特别香浓,而且在高温的蒸煮下,变得特别软烂,用筷子插就能 *** 去啦,用筷子就能够夹开了。色泽鲜亮而且香味扑鼻,十分美味。肉香、油香充斥在空气中, *** 着味蕾,而且吃完肉之后或许会有点油腻,碗底的虾仁、香菇、板栗就可以夹着吃上一些,缓解了油腻的感觉,多了一些独特的香味,配着汤汁,可以多吃一碗饭哦
三、三年级家乡的传统习俗厦门同安封肉作文
1、我的家乡有一些习俗,无论是谁也无法改变。
2、在我的家乡,有这么一个规定,在过年的时候,无论是谁,都必须要赶回去跟家人团圆,吃“团圆饭”。
3、在过年的时候,一家人围在一张桌子上说说笑笑,那是一幅多么幸福的画卷。在平时,因为各自工作和学习的繁忙,大家很难聚合在一起。作为小孩,总对每年这种团聚的日子充满了期盼。
4、在吃“团圆饭”的时候,我们一家人都要互相碰杯,可是我们这些小孩子不会喝酒,这可怎么办呢?哈哈,大家一定听说过“以茶代酒”这句话吧,我们小朋友就会用饮料或是茶来代替酒来互相碰杯。大家相互间的碰杯,代表着对过去一年的总结;代表着彼此间新年的期待与祝福;代表着家庭的和谐与美满。大家围在一起谈谈自己今年在日常生活、工作、学习等方面的计划,将它们与自己的亲人进行分享,并相互鼓励和支持。
5、“团圆饭”代表着人们生活的团团圆圆,日子的美美满满,祖国大家庭的和和美美!
6、我的家乡是地处晋北的大同市,这里的人爱吃糕是尽人皆知的。
7、做糕的实材是黄米面,也就是黍子去皮后称为黄米,再磨成面就是黄米面。黄米面和水按比例搓在糕样,上笼蒸熟,再用手蘸水和成块。这就是所说的素糕。把糕压成片再包糖或豆馅后用胡麻油炸,就是俗称“油糕”。此时“油糕”品质金黄色,味道最香,食时外脆里嫩,香甜可口。北部地区的油糕,旧时大多为逢年过节或待客食品。到现在,糕成为人们一日三餐的必需主食。特别是过生日吃糕寓意步步高和高寿;乔迁新居吃糕寓意高朋满座;高考前吃糕寓意高榜题名。总之,大喜的日子必定有糕。
8、吃糕就是我家乡的习俗,你家乡的习俗是什么?也来说说吧。
9、说起咱家乡的习俗,那可是三天三夜也说不完。就拿春节来说吧!
10、春节,就是每年的之一天,家乡人叫大年初一。大年初一这天有“开门爆竹”一说。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之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噼里啪啦的爆竹声除旧迎新。放爆竹可以创造出喜庆热闹的气氛,是节日的一种娱乐活动,可以让人们感觉到欢愉和吉利。
11、春节还有一个习俗,就是吃饺子。为驱邪恶、求吉利,饺子要煮得多,必须有余,饭后锅内要放上馒头,意在年年有余。一旦煮烂饺子,不可说“破了”,要改说“挣(赚)了”。就餐时,除每人一碗外,还要多盛一到二碗,意在希望人丁兴旺。吃饺子充满了节日的欢乐气氛。春节的饺子里多包有钱、枣、栗子等。吃到红枣,意味着新一年能起早干活,勤劳致富;吃到栗子,意味着新的一年能出大力,流大汗;吃到花生米,就能长命百岁;吃到钱,就能发财。不管谁吃到其中的哪一种,大家都衷心地祝贺。如果小孩吃到了钱,家长更是十分高兴,认为孩子有出息,除了鼓励以外,还要赏钱,以示祝贺。
12、春节还有拜年的习俗,大家互相拜年,旧时拜年要磕头,现在一般只是问好。晚辈向长辈拜年时,长辈要给压岁钱。还有用手机发短信拜年、打 *** 拜年。美好祝福:吉祥、平安、发财、健康之类的让人们开心的话……
13、我觉得家乡的这些习俗蕴含了一个千古不变的含义:希望辛苦了一年的人们能开心的好好休息几天,调整好心情,再准备开始下一年的奋斗。人们都希望过上幸福、平安的好生活!
四、同安封肉的两种传说:王审知封王与请神出巡的习俗
1、同安封肉的来历,流传着两个有趣的说法。
2、相传五代后梁开平四年,王审知被封为“闽王”,同安的官员为庆祝这一盛事,创制了一道菜品。这道菜将猪肉切成方形大块,配以香菇、虾米和板栗等佐料,用黄巾(黄栀子叶浸煮而成)包裹,形似大印,象征着王权的封赐,因此得名“封肉”。这道菜如今已成为了厦门乃至闽南地区的传统美食,在喜事和新房落成时必不可少。
3、很久以前,同安有个习俗,每逢佛祖出巡,家家户户煮咸稀饭,希望能得到神的保佑。有个贫穷的村民,变卖家当只换来一块方形三层肉。他将肉整块上色,与粥一起烹煮,肉的油光和粥的香气吸引了众人。他的成功激发了大家的创新,各家开始尝试不同的做法,最终发现用纱布包裹焖炖的方肉更受欢迎,被称作“封肉”。因“方”与“封”在闽南语中发音相同,封肉的名字便流传下来。
4、无论是源于王权的象征,还是民间智慧的结晶,同安封肉都承载着深厚的文化意义,成为了人们思乡情感的纽带和家乡美食的象征。
5、闽南同安区“封肉”。是将整块的肉装盆,加盖入笼蒸熟之,上桌才掀盖,所以叫作“封肉”。在当地颇有名气,每当人们办喜事或建新房,举办筵席,都忘不了“封肉”。侨胞回乡探亲时,也一定要吃这道家乡风味菜。据说,正宗同安封肉非常嫩,将筷子插在封肉上,筷子在倒下的过程中就可以把封肉切开。当地有“海西美景看厦门,同安封肉数银祥”之说,所以,外地游客如果想吃到正宗的同安封肉,就要尝尝银祥的。
五、同安封肉的介绍
同安封肉是厦门同安传统的汉族名菜,属于闽菜系。此菜将整块的肉装盆,加盖入笼蒸熟之,上桌才掀盖,所以叫作“封肉”。在当地颇有名气,每当人们办喜事或建新房,举办筵席,都忘不了“封肉”,并且有把“封肉”安排在筵席的中间段的习惯,如果你在筵席上吃到“封肉”,那就说明筵席已经过半了。侨胞回乡探亲时,也一定要吃这道家乡风味菜。据说,正宗同安封肉非常嫩,将筷子插在封肉上,筷子在倒下的过程中就可以把封肉切开。
关于本次同安封肉的来历和同安封肉的典故的问题分享到这里就结束了,如果解决了您的问题,我们非常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