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收时间(秋收在什么时候)-百科-

秋收时间(秋收在什么时候)

牵着乌龟去散步 百科 12 0

很多朋友对于秋收时间和秋收在什么时候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编来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1. 秋收一般是几月份
  2. 二十四节气什么时候秋收
  3. 秋收是什么时候秋收时间
  4. 秋收是什么时候
  5. 什么时候秋收 几月份收割农作物

一、秋收一般是几月份

秋收是指秋季收获农作物,秋收时节通常在农历秋分前后,秋分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六个节气,时间通常为每年的公历9月22~24日。

秋收的出处:出自周朝战国末期赵国人荀子的荀子·王制,“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四者不失时。”翻译:春天萌生,夏天滋长,秋天收获,冬天储藏,四季都要把握好时间。

这个要视情况而定吧,毕竟南北方庄稼种植的都不相同,北方秋收时节一般在农历秋分前后。也就是阴历八月十五前后,阳历就是十月份前后。南方秋收一般在十一月中旬左右。秋收是指秋季收获农作物。秋收作物是当年春夏和夏秋播种当年秋季收获的作物,主要是稻谷、玉米、棉花、烟叶、芝麻等。秋收时节一般在农历秋分前后。

水稻属喜温好湿的短日照作物。影响水稻分布和分区的主要生态因子:

1、热量资源一般≥10℃积温2000~4500℃的地方适于种一季稻,4500~7000℃的地方适于种两季稻,5300℃是双季稻的安全界限,7000℃以上的地方可以种三季稻;

2、水分影响水稻布局,体现在“以水定稻”的原则;

3、日照时数影响水稻品种分布和生产能力;

4、海拔高度的变化,通过气温变化影响水稻的分布;

5、良好的水稻土壤应具有较高的保水、保肥能力,又应具有一定的渗透,酸碱度接近中。

立秋:太阳位于黄经135度,8月7-9日交节。降雨、风暴、气温、湿度等趋于下降或减少。

处暑:太阳位于黄经150度,8月22-24交节。指暑气到此为止,雨量逐渐减少。

白露:太阳位于黄经165度,9月7-9日交节。干燥,昼夜温差较大,天气逐渐转凉。

秋分:太阳位于黄经180度,9月22-24日交节。太阳直赤道,南北半球昼夜等长,昼夜温差逐渐加大,气温逐日下降。

寒露:太阳位于黄经195度,10月8-9日交节。气温下降,少雨干燥,晨露更凉。

霜降:太阳位于黄经210度,10月23-24日交节。早晚天气较冷、中午则较热,秋燥明显,深秋景象明显,冷空气南下越加频繁。

二、二十四节气什么时候秋收

1、秋收一般在秋分节气,秋收时节通常在农历秋分前后,秋分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六个节气,基本解释为秋季收获农作物。也指秋天所收获的农作物。秋分节气是最可以代表丰收的,秋分时风和日丽,丹桂飘香,蟹肥菊黄的秋分时节,正是一派瓜果飘香谷满仓的丰收景象,也是另一大节日--中国农民丰收节的的时间。对于有着数千年农业文明的古老中国而言,这个节日的设立极具一种仪式感:春种秋收,春华秋实,一年的辛勤耕耘,金秋时节硕果累累,最能体现出丰收的喜悦。同时将每年的农历秋分设立为“中国农民丰收节”,节气时令“摇身一变”,成了具有鲜活现代感的重要节日,这从某种程度上,恰是传统文化有机融入现代生活的一种契机与自然而然的感觉油然而生。

2、在金秋分到来的时候太阳在这一天到达黄经180度,直射地球赤道,因此这一天24小时昼夜均分,各12小时,全球无极昼极夜现象。秋分之后,太阳直射点继续南移,故秋分也称降分。此后,昼夜温差逐渐加大,幅度将高于10℃以上。对于同一个节气,每年都要比前一年滞后6小时或5小时,遇到闰年则要在此基础上提前24小时。这样,在日期上的反映是,同一个节气在平年与前一年保持不变或滞后1天;在闰年与前一年保持不变或提前1天。这样一来,同一个节气的起始点就有3个不同的公历日期。以“秋分”为例,就有9月22日、9月23日和9月24日这三种情况,所以二十四节气的时间并不是固定的。

3、秋分,为二十四节气中最重要的“四时八节”之一。这一刻,昼夜等长,在尧典上称为“宵中”,与节气春分的“日中”一样。在农业史上,秋分是农作物收获的标志性节气,所谓三秋大忙季节,即是秋分时“秋收、秋耕、秋种”的总称。自秋分起,日渐缩短,夜渐增长,气温也将渐凉起来。

4、秋分初候“雷始收声”。以雷声这一自然现象来描述阴阳二气的消长变化。古人认为,雷是因为阳气盛而发声,秋分后阴气盛而抑阳,所以不再打雷了。现在,秋冬打雷似很常见,但这即使常见,也属反常,说明我们对自然的破坏影响已经非常大了,对应到农耕与人事上,往往会呈现灾害、灾变等现象。

5、秋分二候“蛰虫坯户”。蛰虫为冬眠的草虫类,坯户是指用细土为泥筑造的房子,是指冬眠的小虫开始挖造过冬的巢穴。此象为深挖洞,广积粮,未雨绸缪之意。

6、秋分三候“水始涸”。此象中所指的水,不仅仅是在地成形的水流,也包括空气中的水湿之气,是与整个廿四节气中水气变化相关联的。从立春初候东风解冻之水,到大暑三候大雨行时之水,以至于今水始涸,阴阳二气消长对自然能量的作用,通过水气变化直观的呈现出来,人们就可以观相而应变,借势而发展。

7、在与节气相关的成语当中,有两个成语很有意思,一个是“平分春色”,一个是“平分秋色”,你知道二者差别在哪里吗?“平分春色”表达的是生机,用来形容年轻人或者与生长、生发、生机、魅力等有关的事物比较合适。而“平分秋色”则是形容收获上的分享,这两个成语在日用时,可不要用错了地方。

三、秋收是什么时候秋收时间

1、秋收是每年的公历9月22-24日。

2、秋收是指秋季收获农作物,秋收时节通常在农历秋分前后,秋分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六个节气,基本解释为秋季收获农作物。也指秋天所收获的农作物。

3、例如:赵树理《实干家潘永福》:“1960年秋收时节,各个水利基建工地要把劳力压缩一部分回农村去收秋。”秋收的出处:出自周朝战国末期赵国人荀子的《荀子·王制》,“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四者不失时。”翻译:春天萌生,夏天滋长,秋天收获,冬天储藏,四季都要把握好时间。

四、秋收是什么时候

1、秋收通常发生在每年的秋季,具体时间因地区和农作物种类而异。

2、在中国,秋收季节一般从每年的9月开始,持续到11月左右。这是一个重要的农业收获季节,标志着一年辛勤劳动的成果。在秋收期间,农民们会收获各种农作物,如水稻、玉米、大豆、棉花等。这些农作物的收获时间因品种和当地气候条件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例如,水稻的收获时间通常在9月下旬到10月上旬,而玉米的收获时间则可能稍晚一些,大约在10月中旬到11月初。

3、秋收季节的到来对农民来说具有重要意义。它标志着一年中最繁忙的季节的开始,也是他们获得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在秋收期间,农民们需要精心组织收获工作,确保农作物能够及时、安全地收获并储存起来。同时,他们还需要关注天气变化,以避免因自然灾害等原因导致农作物受损。

4、除了对农民来说具有重要意义外,秋收季节也对整个社会产生着影响。随着农作物的丰收,市场上的农产品供应会增加,价格也会相应下降。这对于消费者来说是一个好消息,他们可以以更低的价格购买到新鲜的农产品。同时,秋收季节也为相关产业带来了商机和发展机遇,如农产品加工、运输、销售等。

5、总之,秋收是每年秋季的一个重要季节,标志着农作物丰收的到来。它不仅对农民来说具有重要意义,也对整个社会产生着积极的影响。我们应该珍惜这个季节带来的丰收和喜悦,同时也要关注农业发展和农民的福祉。

五、什么时候秋收 几月份收割农作物

1、秋收指的是秋季收获农作物的时间,秋收的时节多是在农历秋分前后,具体内容如下:

2、秋收的时间通常是在农历秋分前后,秋分在二十四节气中为第十六个节气时间,通常是在公历的9月22~24日左右。

3、但是这个时间并不是固定的,要知道我国幅员辽阔,不同的地区,受温度和气候的影响,农作物的成熟程度也都不同,所以有些地区的秋收时间在9月份,而有些地区的秋收时间在10月份或者11月份,这应该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来进行判断。

4、以水稻为例,由南到北呈先后顺序,不同地域的秋收时间就不同,南方的收割时间较早,8月末就会进入秋收时间,为半个月左右,但北方秋收的时间多会在10月份左右。

5、秋收的基本解释就是秋季收获农作物,这个词最早出现在《荀子·王制》中,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四者不失时,意思就是春天萌生,夏天滋长,秋天收获,冬天储藏,四季都要把握好时间。秋收的时间多是在秋分前后,但不同地区的温度环境不同,所以时间会适当的延迟或是提前。

6、我们通过以上关于什么时候秋收几月份收割农作物内容介绍后,相信大家会对什么时候秋收几月份收割农作物有一定的了解,更希望可以对你有所帮助。

好了,文章到此结束,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秋收时间(秋收在什么时候)-第1张图片-

标签: 秋收 时候 时间 什么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