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子成活时间(排卵可以存活多长时间)

牵着乌龟去散步 学知识 11 0

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卵子成活时间这个问题,排卵可以存活多长时间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1. 卵泡排出后能成活多久
  2. 卵泡20天才发育成熟
  3. 人体胚胎发育时间是什么

一、卵泡排出后能成活多久

卵泡是正常女性,卵巢皮质类由一个卵母细胞和其周围许多小型卵泡细胞所组成,是孕育宝宝的重要细胞。那么卵泡排出后存活多久呢?通常来说,成熟卵子自卵巢排出后能存活1~2日,而受精能力最强的时间是排卵后24小时内。研究发现:成熟卵子自卵巢排出后能存活1~2日,而受精能力最强的时间是排卵后24小时内。因此,排卵后4~5日内为易怀孕期,其余时间不易受孕,被视为安全期。

二、卵泡20天才发育成熟

卵泡有多重要就不用说了,它是直接和生育挂钩的,所以女性朋友们平时一定要注意卵泡的生长和护理,多吃一些有益的食物,例如水果、谷物等,如果有备孕计划的话更要做好卵泡监测,那么卵泡20天才发育成熟正常吗?

正常的成熟卵泡的大小是18-25mm,低于或大于此标准,那都无法正常的排卵,正常的情况下卵泡每天是以0.2CM的生长速度生长,所以卵泡20天成熟是正常的。女性更好是通过彩超来明确卵泡的生长和发育情况,根据检测结果来指导同房提高受孕几率。

女性从出生开始卵巢上就储存有大量的原始卵泡,只有等到卵巢内分泌功能成熟以后,在下丘脑垂体的调节下,才会出现卵泡的长大成熟排出,才会间接引起女性规律的月经来潮。从女性的月经期开始,卵巢上的卵泡就逐渐生长发育,到排卵期的时候就有1-2个优势卵泡,可以从卵巢上排出,其时间都需要14-16天左右。卵子排出后,不是直接从宫腔排到 *** ,而是会排入腹腔,被输卵管伞端捡拾到输卵管内,等待与 *** 结合形成受精卵,如果没有与 *** 结合,会流入宫腔并从 *** 排出。卵子排出后24小时内受孕能力更佳,如果卵子排出已经超过72小时,基本没有受孕能力。

卵泡出现时间:每个月经周期开始有多个卵泡同是发育但一般仅1个或2个卵泡发育至成熟,称主卵泡(上风卵泡),其余卵泡相继闭锁。据报道,90%以上的周期只有一个卵泡迅速生长至成熟,5%-11%有2个主卵泡发育。卵泡超声显像最早时间可在月经周期第5-7天,显示的最小直径为4-5mm。

卵泡的生长规律,月经周期的5到10天,卵巢内可见一个或者多个无回声区发育的卵泡,直径仅为5到10毫米,生长比较缓慢。十天后,进入快速增长期,其中一个卵泡迅速增大,每天增长2到3毫米,排卵前卵泡值可达到20毫米,所以卵泡监测到13毫米时,可能需要3到4天的时间就能达到20毫米。当监测到卵泡明显缩小,或者完全消失时,表明排卵已结束。

根据卵泡发育过程的形态和功能变化,可分为原始卵泡、生长卵泡和成熟卵泡三个阶段。女性的原始卵泡是与生俱来的,新生儿两侧卵巢就有70万~200万个原始卵泡,到青春期约有4万个原始卵泡。成熟的卵泡是在18 X20毫米左右的。那么,13乘以11的卵泡需要大概三天左右成熟。成熟卵泡呈圆形或椭圆形,20%成熟卵泡在排卵前一天,可见卵丘图像,可做B超监测。 *** 在体内的成活时间是在72小时左右,卵子排出后是可以在体内存活48小时左右,可合理的安排同房时间。

三、人体胚胎发育时间是什么

1、人体胚胎学总论或称人体早期发生,是指从受精至第八周末的发育时期,即胚前期和胚期。此时期的胚胎发育变化甚大,并易受内、外环境因素的影响。人体胚胎学总论的内容包括:生殖细胞和受精,卵裂和胚泡形成,植入和胚层形成,胚体形成和胚层分化,胎膜和胎盘。本章还简述各期胚胎的外形特征和胚胎龄的推算、多胎和联胎,以及胚胎发育的某些机理。 [编辑本段]生殖细胞和受精(一)生殖细胞

2、生殖细胞(germ cell)又称起配子(gamete),包括 *** 和卵子,均为单倍体细胞,即仅有23条染色钵,其中一条是性染色体。

3、1. *** 的获能 *** 中的半数含Y染色体(23,Y),半数含X染色体(23,X)。射出的 *** 虽有运动能力,却无穿过卵子周围放射冠和透明带的能力。这是由于 *** 头的外表有一层能阻止顶体酶释放的糖蛋白。 *** 在子宫和输卵管中运行过程中,该糖蛋白被女性生殖管道分泌物中的酶降解,从而获得受精能力,此现象称获能(capacitation)。 *** 在女性生殖管道内的受精能力一般可维持1天。

4、2.卵子的成熟从卵巢排出的卵子处于第二次成熟分裂的中期,并随输卵管伞的液流进入输卵管,在受精时才完成第二次成熟分裂。若未受精,于排卵后12~24小时退化。

卵子成活时间(排卵可以存活多长时间)-第1张图片-

5、受精(fertilization)是 *** 穿入卵子形成受精卵的过程,它始于 *** 细胞膜与卵子细胞膜的接触,终于两者细胞核的融合。受精一般发生在输卵管壶腹部。应用避孕套、输卵管粘堵或输精管结扎等措施,可以阻止 *** 与卵子相遇,从而阻止受精。

6、当获能的 *** 与卵子相遇时,它首先与卵子周围的放射冠接触。这时 *** 顶体的前膜即与表面的细胞膜融合,继而破裂形成许多小孔,顶体内含的酶(酸性水解酶)逐渐释放出来。 *** 顶体的这种变化为顶体反应(acrosome reaction)。释放的顶体酶先解离放射冠的卵泡细胞,继而分解透明带,形成一个 *** 穿过的通道, *** 则与卵子直接接触,是受精的开始。

7、受精开始时, *** 头侧面的细胞膜与卵细胞膜融合,随即 *** 的细胞核和细胞质进入卵内。 *** 进入卵子后,卵子浅层细胞质内的皮质颗粒立即释放溶酶体酶样物质,使透明带结构发生变化,称为透明带反应,从而阻止其它 *** 穿越透明带。在极少的情况下,两个 *** 同时进入卵子形成三倍体细胞的胚胎,此种胚胎均流产或出生后很快死亡。 *** 入卵后,卵子迅速完成第二次成熟分裂。此时 *** 和卵子的细胞核分别称为雄原核(male pronucleus)和雌原核(female pronucleus)。两个原核逐渐在细胞中部靠拢,核膜随即消失,染色体混合,形成二倍体的受精卵(fertilized ovum),又称合子(zygote)。

8、受精的意义在于:①受精使卵子的缓慢代射转入代谢旺盛,从而启动细胞不断地分裂;② *** 与卵子的结合,恢复了二倍体,维持物种的稳定性;③受精决定性别,带有Y染色体的 *** 与卵子结合发育为男性,带有X染色体的 *** 与卵子结合则发育为女性;④受精卵的染色体来自父母双方,加之生殖细胞在成熟分裂时曾发生染色体联合和片断交换,使遗传物质重新组合,使新个体具有与亲代不完全相同的性状。

9、受精后,母体血浆内很快出现一种免疫抑制物,称早期妊娠因子(early pregnancy factor),它是目前检查早期妊娠的一种指征。 [编辑本段]卵裂和胚泡形成受精卵由输卵管向子宫运行中,不断进行细胞分裂,此过程称卵裂(cleavage)。卵裂产生的细胞称卵裂球(blastomere)。随着卵裂球数目的增加,细胞逐渐变小,到第3天时形成一个12~16个卵裂球组成的实心胚,称桑椹胚(morula)。

10、桑椹胚的细胞继续分裂,细胞间逐渐出现小的腔隙,它们最后汇合成一个大腔,桑椹胚转变为中空的胚泡。胚泡(blastocyst,又称囊胚)于受精的第4天形成并进入子宫腔。胚泡外表为一层扁平细胞。称滋养层(trophoblast),中心的腔称胚泡腔(blastocoele),腔内一侧的一群细胞,称内细胞群(inner cell mass)。胚泡逐渐长大,透明带变薄而消失,胚泡得以与子宫内膜接触,植入开始。 [编辑本段]植入和胚层形成此阶段的主要变化是:胚泡植入子宫内膜,获得进一步发育的适宜环境和充足的营养供应;内细胞群分化为由内、中、外三个胚层构成的胚盘,它是人体各器官和组织的原基;胎膜与胎盘也渐形成和发育。

11、胚泡逐渐埋入子宫内膜的过程称植入(implantation),又称着床(imbed)。植入约于受精后第5~6天起始,第11~12天完成。植入时,内细胞群侧的滋养层先与子宫内膜接触,并分泌蛋白酶消化与其接触的内膜组织,胚泡则沿着被消化组织的缺口逐渐埋入内膜功能层。在植入过程中,与内膜接触的滋养层细胞迅速增殖,滋养层增厚,并分化为内、外两层。外层细胞间的细胞界线消失,称合体滋养层(syncytiotrophoblast);内层由单层立方细胞组成,称细胞滋养层(cytotrophoblast)。后者的细胞通过细胞分裂使细胞数目不断增多,并补充合体滋养层。胚泡全部植入子宫内膜后,缺口修复,植入完成。这时整个滋养层均分化为两层,合体滋养层内出现腔隙,期内含有母体血液。

12、植入时的子宫内膜处于分泌期,植入后血液供应更丰富,腺体分泌更旺盛,基质细胞变肥大,富含糖原和脂滴,内膜进一步增厚。子宫内膜的这些变化称蜕膜反应,此时的子宫内膜称蜕膜(decidua)。根据蜕膜与胚的位置关系,将其分为三部分:①基蜕膜(decidua basalis),是位居胚深部的蜕膜;②包蜕膜(decidua capsularis),是覆盖在胚宫腔侧的蜕膜;③壁蜕膜(decidua parietalis),是子宫其余部份的蜕膜。

13、胚泡的植入部位通常在子宫体和底部,最多见于后壁。若植入位于近子宫颈处,在此形成胎盘,称前置胎盘(placenta previa),分娩时胎盘可堵塞产道,导致胎儿娩出困难。若植入在子宫以外部位,称宫外孕(ectopic pregnancy),常发生在输卵管,偶见于子宫濶韧带、肠系膜,甚至卵巢表面等处。宫外孕胚胎多早期死亡。

14、胚泡的植入是以母体性激素的正常分泌使子宫内膜保持在分泌期为基础的,透明带消失和胚泡适时进入宫腔是植入的条件。若母体内分泌紊乱或内分泌受药物干扰,子宫内膜周期性变化则与胚泡的发育不同步,子宫内膜有炎症或有避孕环等导物,均可阻碍胚泡的植入。

15、人卵体外受精(fertilization in vitro,VIF)技术建立于1969年。用IVF技术获得的受精卵在体外发育到桑椹胚或早期胚泡,再移植到子宫内的技术称胚胎移植(embryo transfer,ET)。应用IVF和ET技术于1978年诞生了之一例“试管婴儿”(test tube baby),我国大陆于1988年春天诞生了首例“试管婴儿”。IVF和ET技术的开展,可以解决因输卵管堵塞而不能怀孕妇女的生育问题。目前,体外受精获得的早期人胚,经冷冻保存后再移植入子宫的胚胎也获得成活。

16、在第二周胚泡植入时,内细胞群的细胞也增殖分化,逐渐形成一个圆盘状的胚盘(embryonic disc),此时的胚盘由内、外两个胚层。外胚层(ectoderm)为邻近滋养层的一层柱状细胞,内胚层(endoderm)是位居胚泡腔侧的一层立方细胞,两层紧贴在一起。继之,在外胚层的近滋养层侧出现一个腔,为羊膜腔,腔壁为羊膜。羊膜与外胚层的周缘续连,故外胚层构成羊膜腔的底。内胚层的周缘向下延伸形成另一个囊,即卵黄囊,故内胚层构成卵黄囊的顶。羊膜腔的底(外胚层)和卵黄囊的顶(内胚层)紧相贴连构成的胚盘是人体的原基。滋养层、羊膜腔和卵黄囊则是提供营养和起保护作用的附属结构。此时期的胚泡腔内出现松散分布的胚外中胚层细胞。它们先充填于整个胚泡腔。继而细胞间出现腔隙,腔隙逐渐汇合增大,在胚外中胚层内形成一个大腔,称胚外体腔。胚外中胚层则分别附着于滋养层内面及卵黄囊和羊膜的外面,羊膜腔顶壁尾侧与滋养层之间的胚外中胚层将两者连接起来。称体蒂(body stalk)。

17、至第3周初,胚盘外层细胞增殖,在胚盘外胚层尾侧正中线上形成一条增厚区,称原条。原条(primitive streak)的头端略膨大,为原结(primitive node)。原条的出现,胚盘即可区分出头尾端和左右侧。继而在原条的中线出现浅沟,原结的中心出现浅凹,分别称原沟和原凹。原条深面的细胞则逐渐迁移到内外胚层之间,形成松散的间充质。原条两侧的间充质细胞继续向侧方扩展,形成胚内中胚层(intraembryonic mesoderm),它在胚盘边缘与胚外中胚层续连。从原结向头侧迁移的间充质细胞,形成一条单独的细胞索,称脊索(notochord),它在早期胚胎起一定支架作用。脊索向头端生长,原条则相对缩短,最终消失。若原条细胞残留,在人体骶尾部可分化形成由多种组织构成的畸胎瘤。

卵子成活时间和排卵可以存活多长时间的问题分享结束啦,以上的文章解决了您的问题吗?欢迎您下次再来哦!

标签: 时间 卵子 成活 排卵 存活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