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更具特色江湖菜前三强,重庆更具特色江湖菜前三强

牵着乌龟去散步 问答 15 0
重庆十大名菜 重庆最有名的渝菜代表菜 重庆十大江湖菜

导语

重庆菜即渝菜,作为四大传统菜系之一川菜的分支,重庆地区创造的老川菜和新改良的江湖菜等,自成一体系,又被称为重庆江湖菜,具有麻、辣、酸、香的特点,尤以麻辣为重。重庆十大名菜有哪些?小编收集了重庆十大最经典的名菜,有重庆毛肚火锅、水煮鱼、毛血旺、辣子鸡、酸菜鱼、重庆烤鱼等重庆名菜被评为“中国菜之重庆十大经典名菜”,还有来凤鱼、重庆烧鸡公、尖椒鸡、泉水鸡等重庆经典江湖菜代表菜,一起来看看吧。

1、重庆毛肚火锅 【中国菜之重庆十大经典名菜】

重庆火锅,又称为毛肚火锅或麻辣火锅,是重庆市的地方传统名菜,属于渝菜系,其起源于明末清初的重庆嘉陵江畔,该菜式也是朝天门等码头船工纤夫的粗放餐饮方式。2016年“重庆火锅”当选为“重庆十大文化符号”之首。重庆毛肚火锅更是入选由中国烹饪协会主办的“世界发布‘中国菜’活动暨全国省级地域经典名菜”中重庆榜名单,被评为“中国菜”之重庆十大经典名菜。

2、水煮鱼 【中国菜之重庆十大经典名菜】

水煮鱼俗称水煮鱼片、水煮活鱼,是中国川渝地区的一道特色名菜,系重庆江湖菜的代表,是重庆一道经典名菜。重庆水煮鱼口感滑嫩、油而不腻、香辣麻味。水煮鱼入选由中国烹饪协会主办的“世界发布‘中国菜’活动暨全国省级地域经典名菜”中重庆榜名单,被评为“中国菜”之重庆十大经典名菜。

3、毛血旺 【中国菜之重庆十大经典名菜】

毛血旺是重庆市的一道特色名菜,起源于重庆,流行于重庆和西南地区,这道菜是将毛血旺现烫现吃,且毛肚杂碎为主料,已经列入国家标准委员会《渝菜烹饪标准体系》,也是渝菜江湖菜的鼻祖之一。毛血旺更是被中国烹饪协会评选为“中国菜”之重庆十大经典名菜。

4、辣子鸡 【中国菜之重庆十大经典名菜】

辣子鸡是一道经典的川渝地区的特色传统名肴,更是川菜辣子系列经典代表菜,属于川菜之下河帮菜系,一般以整鸡为主料,加上葱、干辣椒、花椒、盐、胡椒、味精等多种材料精制而成,也是四川、重庆的一道有名的家常川菜。辣子鸡更是被中国烹饪协会评选为“中国菜”之重庆十大经典名菜。

5、酸菜鱼 【中国菜之重庆十大经典名菜】

酸菜鱼也称为酸汤鱼,是一道源自重庆的经典菜品,以其特有的调味和独特的烹调技法而著称,流行于上世纪90年代,是重庆江湖菜的开路先锋之一,属于渝菜。酸菜鱼多以草鱼为主料,配以泡菜等食材煮制而成,口味酸辣。酸菜鱼入选由中国烹饪协会主办的“世界发布‘中国菜’活动暨全国省级地域经典名菜”中重庆榜名单,被评为“中国菜”之重庆十大经典名菜。

6、黔江鸡杂 【中国菜之重庆十大经典名菜】

黔江鸡杂是重庆黔江煨锅系列的代表菜,运用土家烹饪方式,用鸡肠、鸡肝、鸡心等鸡内脏为原料,并把鸡肉切成薄片,辅以土豆块、尖头泡椒、鲜葱等烹制而成,口味麻辣兼备,色鲜味美,醇香可口,成为重庆一道著名的江湖菜。黔江鸡杂更是入选由中国烹饪协会主办的“世界发布‘中国菜’活动暨全国省级地域经典名菜”中重庆榜名单,被评为“中国菜”之重庆十大经典名菜。

7、重庆烤鱼 【中国菜之重庆十大经典名菜】

重庆烤鱼,是一种发源于重庆万州的重庆特色传统名菜,属于渝派川菜系,又叫万州烤鱼,在流传过程中,融合腌、烤、炖三种烹饪工艺技术,充分借鉴传统川菜及川味火锅用料特点,口味奇绝、营养丰富。重庆烤鱼更是被中国烹饪协会评选为“中国菜”之重庆十大经典名菜。

小编推荐重庆上榜的“中国菜之重庆十大经典名菜”还有:粉蒸肉、回锅肉、豆花等。

8、来凤鱼 【重庆“江湖菜”鼻祖】

来凤鱼是重庆的一道特色名菜,属于渝派川菜系,是重庆“江湖菜”之鼻祖,之后才有辣子鸡、芋儿鸡、邮亭鲫鱼、太安鱼等,而后来这些流行的“江湖菜”,在烹制手法上,都没有摆脱“来凤鱼”的影响,堪称重庆江湖菜的代表菜。

9、啤酒鸭

啤酒鸭是重庆一道风味独特的特色佳肴,是下河帮重庆江湖菜干烧系列代表菜,属于渝派川菜系,也是深受广大食客喜爱的菜肴。啤酒鸭,据传起源于清代,是重庆经典传统名菜,其做法有很多种,其主料为鸭子、啤酒,将鸭肉与啤酒一同炖煮成菜,使滋补的鸭肉味道更加浓厚,鸭肉不仅入口鲜香,还带有一股啤酒清香。

10、泡椒牛蛙

泡椒牛蛙是下河帮川菜之重庆江湖菜泡椒系列的代表菜,是一道色香味俱全的川渝地区的名菜,属于渝派川菜系,在川渝一带都相当有名气的菜品,此菜具有麻辣鲜香,肉质嫩滑的特点。泡椒牛蛙也是四川、重庆等地一道经典家常菜,最常见又易烹制,成菜后味咸鲜,肉细嫩,色红亮,泡菜香气浓郁。

11、烧鸡公

重庆烧鸡公是重庆一道经典的特色名菜,是下河帮川菜之重庆江湖菜干烧系列的代表菜,此菜为重庆的一道经典江湖菜,广泛流行于川渝一带,属于渝派川菜系。烧鸡公更先出自于重庆的璧山县,是用公鸡、青椒、芹菜、洋葱等食材 *** 的菜品,口味以麻辣为主。做烧鸡公火锅最重要的就是食材的选择,应当选用散养土公鸡,土公鸡肉质鲜美,营养丰富。

12、尖椒鸡

尖椒鸡是重庆江津代表名菜,是以鸡肉、青椒为主料,以小米椒为调味底料烹饪出来的一道菜品,典型的以尖椒为主的重庆江湖菜。此菜味道鲜美纯正,而且营养丰富,还具有健脾强胃、驱风除湿的功能。

13、泉水鸡

泉水鸡是重庆一道特色地方名菜,是流行于川渝地区的新派菜之一,属于渝派川菜系,其特点是用料独特、麻辣味足、鲜酥爽口。泉水鸡最早来源于重庆的南山,饮食店后院有一口深井,水源自山泉,早期遂取名“泉水食店”,店家用竹竿接了泉水,引到厨房,将仔鸡洗净了,剁成小块,放进瓦罐,掺进泉水,就火上煨着,少不了红辣椒,紫花椒,青皮蒜,黄老姜,再丢一把发好的黑香菇,就做成了泉水鸡。

小编推荐重庆其他经典名菜:太安鱼、北渡鱼、邮亭鲫鱼、酸萝卜老鸭汤等。

重庆十大名菜,是小编主要依据重庆地区特色菜、传统名菜、招牌菜、代表菜、宴席菜等进行选择,涵盖重庆之渝派川菜、重庆江湖菜等代表菜,参考重庆市餐饮与美食行业协会评选的名菜,参考中国烹饪协会主办的“世界发布‘中国菜’活动暨全国省籍地域经典名菜”中之"中国菜"重庆十大经典名菜名单,并参考互联网相关排行榜/榜单,进行综合排行推荐,名单仅供参考,如有疑问,欢迎在末尾评论/批评指正。

欢迎喜欢的朋友转发留言,关注小编哟,每天小编定时更新您喜欢的,谢谢大家!

吃懂了江湖菜,你就读懂了重庆人的美味



有重庆人的地方,?????

就有江湖菜。


如何看一个重庆人拿不拿你当朋友?


很简单,看你到重庆的之一顿,他是带你吃城里的网红火锅,还是开车围着各路山头带你宰鸡宰鱼,到南山脚下吃泉水鸡、歌乐山半山腰吃辣子鸡,璧山壁南河岸吃来凤鱼......


红润诱人的泉水鸡。

图/?叔叔的临时生活安顿处


乍看之下,吃网红火锅,是一个无比妥帖、体面的选择。驱车几十里路去郊外觅食,则显得格外费力不讨好。重庆美食那么多,为什么一定要去那些地方吃饭?是城里菜太贵舍不得,还是好吃的餐厅排队太久?


不,都不是。


真相只有一个:重庆真正好吃的,不在城里,或在山上,或在江边,或在郊外,都在你意想不到的地方。而带你去那里吃他们心尖尖上的美食,则是重庆人最真诚的待客之道。



吃懂了江湖菜,你就读懂了重庆人



这些藏在你意想不到的地方的美味,有一个统一的名称:江湖菜。


如果你爱吃麻辣,那你一定对“江湖菜”这三个字并不陌生,江湖菜是这两年餐饮行业很火的一个词,也是继重庆火锅之后,重庆另一个出圈的美食招牌。


重庆江湖菜到底是什么菜?即便是重庆人,也很难说出它的准确定义,他们会跟你报菜名一样地说,江湖菜是辣子鸡、泉水鸡、花椒鸡,是来凤鱼、水煮鱼、酸菜鱼......但具体是什么,却很难有标准答案。


最近两年尤其火的江湖菜:酸菜鱼。

图/视觉中国


也许江湖菜就像是江湖本身一样,没有明确的边界,只能从一道道活色生香的菜里,总结它的大概轮廓。


“豪爽气派”是江湖菜的初印象。


江湖菜的餐具极为简单,家中随便使用的土碗、平盘、脸盆都可以用来承装食物。且盘子大,一盘菜几乎就可以占据桌子的1/2。菜量也大,不像是米其林餐厅那种艺术留白的摆盘,江湖菜的摆盘讲究“满”,甚至“溢”,一道菜就可以撑起一顿饭。


江湖菜的餐具一直都非常随意豪爽????????????。

图/ ***


最常见的例子就是歌乐山辣子鸡,一般都装在大红色的瓷盆里,瓷盆盆沿较浅,鸡块与鲜红的辣椒、花椒堆在盆里,像是一座正在喷发的火山。


辣子鸡的特点就是辣椒比鸡块多。

图/ ***

但吃起来你就能明显地感受到江湖菜的下一个特点:彪悍狂野。


江湖菜的下料都是“狠起实”(重庆话里就是“狠狠地”的意思)往里放,通常配菜、调味料永远比主菜多,在重麻辣,重鲜烫,重调味的整体风格下,也曾被讽刺为“油大火大海椒多,鸡精味精起砣砣”。有人认为江湖菜一直以“麻辣”为主,会丢失了川菜原本的丰富风味层次感,不利于江湖菜的长远发展,但重庆人并不在乎,菜就要热烈张扬,人生也一样。


金黄耀眼的酸菜鱼。

摄影/视觉中国


如果吃多了,就会发现江湖菜更是粗犷与随意。江湖菜的食材少见贵价的牛羊猪肉,以本地的鸡、鱼、兔为主,甚至许多菜下水才是主角。


比如黔江鸡杂这道菜的诞生,就是因为当时流行吃歌乐山辣子鸡,剩下大量内脏没人吃,于是重庆人就用瓷盆装鸡血、鸡杂、泡菜混炒,成就了这样一道酸辣鲜美的菜肴。


黔江鸡杂,一道以鸡下水为主角的菜。

图/ ***



肉的刀法、大小随意,肉通常都是被大刀剁开的。做法也粗犷,煎炒烹炸爆馏烩焖烧煨炖煮?,各种奇奇怪怪的烹饪手法组合混搭你都能见到,没有章法没有套路,好像是厨师看心情最随手抓食材来做的,却又不经意间做出了传世神菜。


就像潼南的太安鱼,先炸后煨,做出的鱼外糯内嫩,吃完让人忍不住想起《射雕英雄传》里洪七公对黄蓉做的“玉笛谁家听落梅”的评价:每咀嚼一下,便有一次不同滋味,或膏腴嫩滑,或甘脆爽口,诸味纷呈,变幻多端,直如武学高手招式之层出不穷,人所莫测。


太安鱼的做法:先炸后煨。

图/ ***


什么是江湖菜没有标准答案,但是如果你吃到了这样一道菜,让你想起某个认识的放浪形骸、不拘小节的重庆朋友,或者想到师父大火颠勺爆炒倒在不锈钢铁盘盘里的红火,热油泼在辣子上滋啦的喧嚣,铁锅里红汤咕嘟的热闹,那这就是江湖菜。




江湖自有名菜出,

各领 *** 三五年。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而有江湖,就有厮杀,就有一代新人换旧人。重庆的江湖菜也一样。世上皆以为火锅和江湖菜是重庆两个独立的菜别,但其实,重庆火锅也是江湖菜出身。


关于重庆火锅的起源有很多种,接受度最广的便是“重庆码头说”,重庆码头和街边的下力人需要价格低廉、吃着方便且能补充体力的菜,于是麻辣鲜香的“水八块(水牛内脏,即牛下水,包括毛肚、肝腰等)”应运而生,随后这种平民食物又被路过的府巡发现,继而广为流传。


火热的重庆火锅。

图/ ***


但纠结起源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重庆火锅留下了,并且极大程度地影响了后续的重庆江湖菜,给这片江湖定下了“麻辣”的大基调。


比如磁器口的毛血旺,据《重庆江湖菜》记载,最早磁器口的毛血旺和今天的版本差别迥异,虽然都是麻辣风格,但绝对不是迷你版重庆火锅,现在这种毛血旺的风格,多是因为很多川菜馆借用了火锅底料作为毛血旺的调料才出现的。


在重庆,血旺即血豆腐。

图/视觉中国


还有20世纪90年代末火爆川渝两地的江湖菜邮亭鲫鱼,最初本地的吃法不过是或家常红烧,或清汤,后面重庆火锅火了之后,当地有人将重庆火锅调味带回了家乡,开启了邮亭鲫鱼的红火之路。


同样火锅风格的还有芋儿鸡,海椒、花椒爆炒出香,鸡肉芋儿长时间炖煮,芋儿的香甜与鸡肉的鲜香相互渗透,吃起来洋芋糯绵香,鸡肉细嫩滑润。


上 邮亭鲫鱼

下 芋儿鸡

图/百度图片

南山的泉水鸡,泡姜、泡辣椒与土鸡肉同煮,也是一派跟火锅同种风格的热闹景象。


但江湖菜也不只是一派汤汤水水的风格,比如和南山泉水鸡“三鸡鼎立”的歌乐山辣子鸡和江津尖椒鸡,就是走的爆炒风格。


歌乐山辣子鸡,主要用干辣椒、花椒炒仔鸡肉,仔鸡的肉经过爆炒辣酥香,鲜嫩化渣。且一定要辣椒比肉多,在层层叠叠的辣椒里面找鸡肉,才是这道菜更大的乐趣。江津尖椒鸡做法不复杂,上浆腌制过后的鸡肉与尖椒段同炒,香、辣、嫩、酥。


辣子鸡和尖椒鸡。

图/视觉中国


还有在重庆一头一尾的荣昌卤鹅和梁平张鸭子,也是重庆江湖菜里的另一抹风景。


张鸭子以老麻鸭和中药材为原料,先卤后烤,吃起来干瘦鲜香。荣昌卤鹅源于湖广填四川带来的潮汕卤鹅,吃起来调料微辣,五香味浓,粑软适中。


?

切好的荣昌卤鹅。

图/视觉中国


重庆菜是个江湖,这里有师承,也有本地创新,还有外来的帮派,同时江湖豪杰辈出,迭代速度也很快,在鼎盛时期,甚至会有吃不过来追不上潮流的感觉,上周的更爱还是歌乐山的辣子鸡,这周就转头爱上了南山的泉水鸡。


在重庆这个江湖,每天都在上演华山论剑,在这里,永远有更厉害的厨子,更好吃的菜。




为什么江湖菜不在城里?


那我们回到最初的问题,江湖菜为何不在城里?


这就需要看一下重庆作为美食胜地的绝佳地理位置。重庆水系发达,有长江、嘉陵江、乌江、渠江、涪江、龙溪河、小江、大宁河、綦江、酉水等水系构成的“一干二骨七支流”,每条大江大河都有好鱼无数,如青鱼、草鱼、鲢鱼、鳙鱼、鲫鱼、鲶鱼、江团、鲥鱼、黄辣丁、九肚鱼都是鲜美至极。


水煮鱼,名气最响的江湖菜之一。

图/视觉中国


此外,重庆有丘陵有高山,且竹林下高山中家家户户都散养着土鸡,肉质细嫩紧实,且鸡有鸡味。所以在江边、林子里现杀现吃,便是江湖菜好吃的之一诀窍。


但是酒香也怕巷子深,江湖菜之所以能名气如此之大,最主要的是离不开1980年代重庆开始发展建设的道路交通,那是改革开放初期,各种省道、国道的交通要点上的货运车辆及旅客极多,大量来往重庆的人口,吃到了好吃的菜,随着一辆辆车的驶进驶出,各家江湖菜就逐渐开始传播,成为风行一时的流行美食,无数食客闻风而至,一饱口腹。


*** 的烧鸡公,一定要用现杀的公鸡 *** 。

图/图虫·创意


现在出行已经不再核酸检测及健康码,之一批“杨康”的朋友们,重庆的江湖菜在向你招手!


文 | 姜姜

文章首图 | 视觉中国

封图 | 视觉中国


本文系【地道风物】原创内容

未经账号授权,禁止随意转载

重庆最出名的9道经典江湖菜,麻辣鲜香开胃下饭,上桌多吃两碗饭

重庆---著名的“山城”、“火城”,提到重庆菜便会想到“辣”。

但是重庆的辣不像湖南的辣那么深沉,不像云贵川的辣那么椒香酸烈,重庆的辣讲究是一个入口爽滑、再吃鲜辣,复吃停不下

今天我带大家一起了解下,重庆最有名气的9道江湖菜,道道鲜香爽口,下饭神器,高温天气也能让你炫上两碗饭!你吃过几道?

1、辣子鸡

辣子鸡是一道经典的家常菜,虽然是同一道菜,但是各地 *** 也各有特色。

重庆人尚味道,这道辣子鸡就十分的“霸道”。辣子鸡口感酥脆椒麻,肉质外酥里嫩,丰富的干辣椒使辣子鸡的香味提到了极致,鸡肉的嫩香复合辣椒的麻辣属于是“霸中霸”了。

2、邮亭鲫鱼

所谓靠山吃山靠海吃海,嘉陵江经过重庆也给邮亭带来了丰富的鱼类。重庆人喜欢鲜辣,就将鲫鱼与辣椒一起煎煮。鱼肉炖煮十分鲜嫩,加以麻辣调味,再配上时令蔬菜,即满足麻辣又能解辣。它的汤泽红润但不失香滑,既是下饭菜又是一道十分“硬”的菜。

3、香辣蟹

肉蟹在嘉陵江中长大,个个饱满肥壮。重庆人也爱吃一口”鲜香“,香辣蟹将肉蟹爆炒保留了原有的鲜香又添加了麻辣,达到二者合一的状态。香辣蟹色泽红亮,麻辣鲜香,味道浓厚。尝了这道菜后都得直嘬手指头,直呼吃不够!

4、江津酸菜鱼

江津名菜酸菜鱼通过将鲜鱼与酸菜、泡菜一起煮过之后,鱼肉沾上丰富的酸菜味。又因为加入了青花椒、干辣椒等辅料,使鱼肉不仅酸香更具有椒麻风味。

鱼汤炖煮后原先的酸咸味得到一定的淡化,反之增加酸辣之味,十分的开胃可口

酸菜鱼汤泽焦黄,味道酸辣椒麻,多种味道集聚一堂,重庆人直呼“巴适得板”!

5、泉水鸡

重庆被称之为“山城”,泉水出于两山之间,当地人就用泉水来煮鸡形成了特色江湖菜--泉水鸡。泉水鸡经过了炖煮与烧制,麻辣入味同时又有泉水的甘甜味。泉水鸡鸡肉软嫩入味,色泽以棕红色为主,口感香辣,回味无穷,佐菜下酒皆宜。

6、泡椒牛蛙

牛蛙鲜嫩,加以麻辣佐味,就成为了重庆人的口中宝。重庆人爱吃鲜香麻辣,牛蛙嫩滑爽口,老年人也能吃得动!泡椒牛蛙更多是酸辣鲜香,下饭下酒都很巴适!

泡椒牛蛙汤色红亮,看着红油重但是蛙肉鲜嫩不腻,麻辣酸爽,简直不要太好吃啦!

7、来风鱼

重庆最具特色江湖菜前三强,重庆最具特色江湖菜前三强-第1张图片-

来凤鱼主要选用草鱼或者花鲢为主,切段烧制。辅料主要使用大葱、干辣椒、泡椒、辣椒粉等材料。煮好之后再淋上热油爆香即可色香味俱全了。爆香之后的鱼块有着独有的麻辣香味,鱼汤色泽红亮,椒香四溢。鱼块松软,肉质爽滑,麻辣提香,入口鲜香十分下饭。

8、芋儿鸡

芋儿鸡主要是将鸡肉与芋头切成块烹饪而成的,芋头软糯可口,鸡肉滑嫩爽口,是一道“巴适”的地道菜。芋儿鸡由于经过高温的炖煮,形成浓厚的汤汁。芋头包裹浓厚的鸡汁,鸡肉涵盖芋头的软糯,口感爽滑嫩香。

9、万州烤鱼

万州烤鱼得益于重庆万州区,是当地的传统特色菜品。万州烤鱼主要是将鱼剖开洗干净后放在铁夹中再放在碳上烧烤,最后再盛在铁盘中进行再次烹饪。

万州烤鱼因为经过碳烤所以有着碳烤的独特烧烤味,又再次经过铁盘烹饪,两种味道结合起来十分的爽口美味!

以上9道江湖菜是重庆江湖菜中最经典的一部分,道道麻辣鲜香卖相好,是当地人逢年过节必点之菜。许多外地人吃过之后都赞不绝口,你还知道哪些好吃的江湖菜,欢迎评论留言一起讨论。

唯有美食不可辜负,盘点重庆5大特色美食,看着都流口水

重庆市依山傍水,景色秀丽。提到它,大伙或许会想到灯火辉煌的”洪崖洞“,人头攒动的”解放碑“以及轻轨穿楼的”李子坝“。俨然一个充满创意与活力的”网红之城“。

然而早在民国初年,它就以经济文化中心的地位吸引到无数来自天南海北的人们。这些人为重庆带来了不仅仅是制度上的创新,也有来自各地的美食。据调查发现,当时大概就有60%的淮安厨子来此谋生,伴随他们而来的也有被誉为”东南之一佳味“的淮扬菜系。

除了淮扬菜,还有川菜,鲁菜等菜系于此汇聚,再结合上当时重庆人”重辛辣,尚滋味“的饮食特点。从而演绎出了以”麻,辣,鲜,香,甜“著称的重庆菜。到重庆菜馆子里落座,你会发现菜的种类令人目不暇接,菜品更是堪称融众家之所长,应八方之味。

话又说回来:“人间烟火味,最抚凡人心”,大伙在重庆游玩的时候千万不要辜负当地的美食。接下来,笔者就给大家盘点5道经典的重庆美食,看着都直流口水!

重庆万州烤鱼

如果说重庆人敢为人先,善于创新。那么这一特点在万州烤鱼身上展现得淋漓尽致。据说在晚清年间,万州当地有一位老师傅精通烤鱼的技法。按理说这门好手艺理应得到传承,但迫于”传男不传女“的传统观念,让他进退两难。

好在老师傅的女儿天资聪慧,她不仅独自摸索出了烤鱼的技法,还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了创新,一时间声名鹊起。而如今的万州烤鱼更是享誉全国。它也以”焦香酥脆,麻辣鲜香“的特点成为当地人的夜宵首选。

重庆火锅

作为重庆”江湖菜“的当家选手,它不光是重庆最有代表性的美食,也是风靡全国的佳肴。但这道美食的诞生并不是十分光彩。相传上世纪二十年代,重庆朝天门充斥着大量的”挑担工“,因为收入微薄只能去购买一些牛下水食用。在一次偶然中发现,用下水和葱姜辣椒水同煮后别具一般风味。由此便诞生了重庆火锅的雏形。

现代的重庆火锅早已不同昔日,它不仅可供选择的锅底多样,而且还有琳琅满目的涮食,是人们日常中可选择度更高的一种美食。如果生活中emo了,那就去吃顿麻辣过瘾的火锅来慰藉一下自己吧。

重庆辣子鸡

说到辣子鸡,很多人都会认为这不是一道重庆的特色美食。在我国,辣子鸡的种类繁多。有”枣庄辣子鸡“,”云南辣子鸡”,“贵州辣子鸡”等等。但在烹饪技法上,其它地区辣子鸡的做法大多以烧烩居多,口味上也是大同小异。

不过重庆辣子鸡采用将鸡切块,先油炸至金黄,再同干红辣椒,花生米等食材爆炝的技法 *** 而成。由此成菜不光色泽看上去金黄诱人,吃起来也是焦香酥嫩,鲜香过瘾。是一道十足的下酒好菜。

重庆毛血旺

到国内任何一个饭馆里,估计都能看到毛血旺的身影吧。它也是重庆“江湖菜”的开山鼻祖之一,在诺大的美食之林中以其 *** 方便,美味下饭的特点成为当之无愧的“百姓菜”

这道菜的选材比较广泛,但重庆当地的毛血旺大多以鸭血,毛肚等食材 *** 而成。成菜看上去色泽红润诱人,吃起来也是十足的鲜咸适宜。毛血旺不仅味道和口感丰富,它也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尤其是从事体力劳动的人群,每周可以选择吃一次来补补身体。

重庆酸菜鱼

对于喜欢吃酸辣口朋友来说,它似乎是天赐的美食。这道美食奇妙的将发酵食材的鲜美同鱼肉本身的鲜香结合在一起。二者在舌尖中迸发出酸辣,咸鲜的滋味。而且它不光好吃, *** *** 也比较简单快捷。

先将黑鱼切片剔骨,然后同酸菜,高汤以及各种调味料同煮。等到出锅的时候再点缀几颗干红辣椒,淋上充满灵魂的热油即可。试想一下,光是它金灿灿的色泽就足以勾起不少人的食欲吧。在这里,笔者也建议大伙可以用酸菜鱼的汤汁泡饭吃,那滋味岂是一个“鲜”字了得!

以上便是笔者为大伙盘点的5道经典重庆菜,看到这里不知你们的哈喇子是否流了一地。不妨趁现在,赶紧溜到一个饭馆里品尝这些美食吧!

重庆江湖菜俗称“五狠菜”?特殊的烹饪技巧,既是特点也是弱点

重庆有三张美食名片:一曰小面,二曰火锅,三曰江湖菜。

在山城重庆,小面、火锅与江湖菜馆遍地都是,依傍重庆城而走,不出500米就能遇上一家。

小面和火锅是在全国都享有知名度的美食,相较之下,江湖菜可算是默默无闻。有一次在商场里吃饭,刚好听到邻座在谈论晚餐去哪儿吃:

“你想吃重庆的江湖菜吗?”说这话的应该是重庆的本地人。

“什么是江湖菜?”他那位拖着轮箱,操着外地口音的朋友问。

“江湖菜就是……”我听见那位有意办招待的本地人支吾了,“江湖菜啊……江湖菜就是炒菜吧。”他半信半疑地给出答案。

“那江湖菜和炒菜又有什么区别呢?”他的朋友喜欢追根究底。

“我不知道,更好吃吧?”

江湖菜就是比普通炒菜更好吃的菜?当然不是。

许多人应该有所察觉,这个江湖菜多半与范仲淹所写:“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其中的市野江湖有所关联,不过这江湖菜,到底是什么?

江湖菜的历史其实并不长,研究者石自彬指出,20世纪70至80年代,江湖菜这一称呼才开始出现在重庆民间。

江湖菜被认为是由高速公路司机们所吃出来的菜——只因在最初的阶段,江湖菜馆多见于高速公路的两旁,服务对象是兜里有几个钱的长途货运司机。

因为他们有经济能力,所以能在餐馆里点诸如鸡、鱼等等的“硬菜";又因为他们的工作消耗极大,所以他们对菜品要求分量、而不对口味作细致的要求。

在这一消费主张的推动下,江湖菜逐渐发展出了量多实在、油多味大的特点。

当然,除此之外,还有学者给出了理解江湖菜的新脉络:要理解江湖菜,就要从“公馆菜”与“庶民菜”说起,江湖菜是处于这两种概念之间的一种美食。

公馆菜又叫官府菜,顾名思义,是为寓居于公馆官府里的官员与贵族所享用的菜色。公馆菜是私家菜,这也就是说,它远离市场买卖,并不以盈利为目的,厨师做菜,是专为官员富人提供享受。

官府菜重视就餐的规制,要“耳餐目食”,要中正平和;口味比较温和,没有太明显的地域特色。

庶民菜就更好理解了,庶民菜即庶民饱腹所食,在中国进入现代化阶段之前,庶民所食俭省,也就是稀粥配咸菜、大葱配馒头。

江湖菜在“公馆菜”与“庶民菜”之间,它的崛起与工商业城市的崛起是息息相关的,“江湖菜”的出现,是对城市新的消费需求所做出的一种回应。

江湖菜的消费者一是商人阶层,二是庶民阶层(即非农业的人口,现代城市居民),商人不像士绅,对饮食不作“规制”上的要求,他们需要饭食有一种浓郁的口味、一种菜式上丰富的变化。

而庶民阶层(在重庆,大多是在水码头从事重体力劳动的纤夫)则需要在餐饭中补充蛋白质,他们需要摄取富含蛋白质的食材,又要那食材廉价易得、自己能消费得起。

这一说法有所争议,因为它直接将江湖菜的起源拉到了20世纪初,中国出现现代化工商业城市的时代。

许多人认为没有必要将80年代之前的创制归到“江湖菜”的名下,应将其称之为“下河帮菜”。但值得注意的是,江湖菜的“江湖”二字,本来就是指漕运,将江湖菜的源流系于码头商帮的年代,也有其道理。

很多人以为“江湖菜”是指川菜,其实不然。

作为八大菜系之中的一系,川菜更为雅致讲究,也有更深的传统。相较之下,江湖菜带有更多强烈的重庆地方特色,是以味大、油多,重麻重辣为特点的本土原创菜。

在江湖菜这一名词出现的时代(上个世纪80,90年代),口味各异的人口在全国范围内大规模迁徙,全国各地的菜系格局被打破。

江湖菜是在烹饪文化的碰撞中出现的名词,它不强调继承,它诞生在具体的需求当中,有一种“不管黑猫白猫,拿住耗子就是好猫”的气质——说是粗犷马虎也可以,说是不拘小节也可以。

但辣味的确是江湖菜的一个特点。

重庆江湖菜爱用的调味品有如下:江津花椒、朝天椒、薄荷叶、永川豆豉、涪陵榨菜。在它们的帮助下,麻辣、酸辣的味型都成了重庆江湖菜的拿手好戏。

“辣味”是重庆江湖菜的特点,但它也因此受到诟病——味太重,味式太单一。

重庆的江湖菜曾被调侃为“油大火大海椒多,鸡精味精起砣砣”,重庆的厨子用起老油、旺火、辣椒、鸡精与味精这五样烹饪“法宝”时,可是毫不留情,所以重庆的江湖菜又被叫做:“五狠菜”(也有叫“五黑菜”的)。

2017年,《中国烹饪》杂志选出12道江湖菜作为重庆地区的美食代表:

璧山来凤鱼,歌乐山辣子鸡,江津酸菜鱼,含谷芋儿鸡,翠云水煮鱼,烧鸡公,太安鱼,南山泉水鸡,邮亭鲫鱼,綦江北渡鱼,黔江鸡杂,磁器口毛血旺。

12道菜,没有一道不是带着鲜明夸张的辣味。

除了口味上的特点,江湖菜在就餐的环境、用餐的习俗、盛装的餐具上也有自己的特点。简而言之就是不拘一格、豪放粗犷,就餐环境必须得简陋,更好不做任何装饰。

餐盘必须得大,又大又平,形似脸盆者为更佳。

菜量也得大,留白是不存在的,要追求那种垒尖尖摇摇欲坠,装盘子就溢出边沿的扎实感。

不讲究上座下座,餐桌礼仪,食客们围坐一桌,随意自由地享受美食,有人划拳劝酒,有人朗声谈笑,有人以筷子在菜碗里翻来翻去,但大伙都浑不在意——因为只要各人满足了,其他一切都不重要。

在其他地方,市民都以附和阳春白雪为荣;唯有在重庆,市民以能融入下里巴人为傲。对于山城市民来说,无论身份高低,都必须要能融得进本地这活色生香、泥沙俱下的餐饮文化。

因为那吵扰与粗放正是生命力的体现,在不顾体面的大快朵颐当中才体会相忘与江湖的快意。

当然,有“偏袒”江湖菜的人,也有不少曾痛心疾首地批评江湖菜的人。他们认为江湖菜培养了重庆人以“大老粗”的气质为荣的个性。

它既然以粗放的料理方式、无限突破底线的调味法占领了市场,也就必须为真正有内涵的渝菜的没落负起责任。

但市民总是以脚投票。重庆市民对“味美”的究极追求使得他们对江湖菜、老油火锅等美食有一种特殊的挚爱——只要便宜、量大、味道浓郁,就算是损害健康也在所不惜。

也许就是在这种宽容中,江湖菜才放弃了对全新道路的寻找:难道真的不存在一条协调了“美味”与“健康”两大要素的道路吗?

已有年轻的食客表示:自己不太喜欢江湖菜“五狠”的料理法,虽然存在即合理,但任何菜品都必须在发展中去粗存精,假如江湖菜因为懒于创新而固守原味,那迟早是会消失的。

也有朋友无奈地说:“江湖菜的特点就是极端化操作,不极端就没有江湖菜了。”

这些食客虽然也同意“五狠”的粗放料理法是江湖菜的“病”,但又认为江湖菜的特点就是建立在这“病根”之上,要求对江湖菜进行治疗,就是要其灭亡。

但在重庆游品看来,这样的观点实在是太过悲观了,改进的确很不容易,但绝非是一条死路,就算不能根治江湖菜的重口味的毛病,也能将日前在江湖菜料理领域猖獗肆虐的“病毒”的力量略略减弱。

假如重庆人真爱江湖菜,就要习惯对其提出更高的要求,因为江湖菜的可能性,其实还有很多。

名不虚传的重庆江湖菜?九桶江湖

说起江湖菜,起源于路边小店,之一印象就是份量足,味道正,手法粗犷豪爽,受到了很多朋友的喜欢,专门有过来慕名来品尝的。

这家重庆的江湖菜馆,不仅保持了重庆江湖菜的特色,能一饱口福外,还品尝到了一些新的菜品,使人眼前一亮。

装修风格

中国田园式的乡土气息风格,门头非常的大气,挂着一排红色的灯笼,江湖感觉一下就上来了,包房的空间也很大,两张大圆桌子能够容下更多的人同时就餐。



服务

我们一行人到店之后工作人员就马上安排了位置,并且倒上了茶水,细致的给我们推荐了他们家的特色菜品,总体来讲非常的不错

槽子鱼

这道菜品是店内的独创招牌,很长的一个器皿,非常有特色,口味干香脆嫩,爽口不腻,造型整齐美观


果木熏板鸭

说起板鸭,不得不提一下白市驿,在很早以前就是成渝古道上的“四大名驿”之一,古书上有记载,其地方盛产的特色为历代贡品,有着一百多年的白市驿板鸭,通过多种工序,具有腊味、花椒的麻味、果木的熏香味、略带白酒的酒香味、使人印象深刻,好吃的美味,走的时候还多买了一份回去慢慢品尝


蒜蓉烤鲍鱼

食材的选择考究,鲍鱼的个头不小,采用蒜蓉烤制的烹饪工艺,使得每一个鲍鱼都充斥着,浓郁的蒜香味儿,口感q弹,摆盘漂亮


石锅猪手

这道菜的上色非常的好看,满满的胶原蛋白,出锅的那一刻,真的是香味扑鼻,最重要的就是份量足


这次点的糯米排骨,还有小青椒剔骨肉,以及粉丝焗虾,也都非常的美味,表现出了高水准的重庆江湖味道

想要体验重庆江湖菜的朋友,特别推荐这一家,不仅性价比很高,最重要的就是原汁原味,还等什么,赶紧冲

闲话重庆江湖菜:粗糙马虎的料理,怎么就成了山城的美食名片?

重庆有三张美食名片:一曰小面,二曰火锅,三曰江湖菜。

在山城重庆,小面、火锅与江湖菜馆遍地都是,依傍重庆城而走,不出500米就能遇上一家。

小面和火锅是在全国都享有知名度的美食,相较之下,江湖菜可算是默默无闻。有一次在商场里吃饭,刚好听到邻座在谈论晚餐去哪儿吃:

“你想吃重庆的江湖菜吗?”说这话的应该是重庆的本地人。

“什么是江湖菜?”他那位拖着轮箱,操着外地口音的朋友问。

“江湖菜就是……”我听见那位有意办招待的本地人支吾了,“江湖菜啊……江湖菜就是炒菜吧。”他半信半疑地给出答案。

“那江湖菜和炒菜又有什么区别呢?”他的朋友喜欢追根究底。

“我不知道,更好吃吧?”

江湖菜就是比普通炒菜更好吃的菜?当然不是。

许多人应该有所察觉,这个江湖菜多半与范仲淹所写:“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其中的市野江湖有所关联,不过这江湖菜,到底是什么?

江湖菜的历史其实并不长,研究者石自彬指出,20世纪70至80年代,江湖菜这一称呼才开始出现在重庆民间。

江湖菜被认为是由高速公路司机们所吃出来的菜——只因在最初的阶段,江湖菜馆多见于高速公路的两旁,服务对象是兜里有几个钱的长途货运司机。

因为他们有经济能力,所以能在餐馆里点诸如鸡、鱼等等的“硬菜";又因为他们的工作消耗极大,所以他们对菜品要求分量、而不对口味作细致的要求。

在这一消费主张的推动下,江湖菜逐渐发展出了量多实在、油多味大的特点。

当然,除此之外,还有学者给出了理解江湖菜的新脉络:要理解江湖菜,就要从“公馆菜”与“庶民菜”说起,江湖菜是处于这两种概念之间的一种美食。

公馆菜又叫官府菜,顾名思义,是为寓居于公馆官府里的官员与贵族所享用的菜色。公馆菜是私家菜,这也就是说,它远离市场买卖,并不以盈利为目的,厨师做菜,是专为官员富人提供享受。

官府菜重视就餐的规制,要“耳餐目食”,要中正平和;口味比较温和,没有太明显的地域特色。

庶民菜就更好理解了,庶民菜即庶民饱腹所食,在中国进入现代化阶段之前,庶民所食俭省,也就是稀粥配咸菜、大葱配馒头。

江湖菜在“公馆菜”与“庶民菜”之间,它的崛起与工商业城市的崛起是息息相关的,“江湖菜”的出现,是对城市新的消费需求所做出的一种回应。

江湖菜的消费者一是商人阶层,二是庶民阶层(即非农业的人口,现代城市居民),商人不像士绅,对饮食不作“规制”上的要求,他们需要饭食有一种浓郁的口味、一种菜式上丰富的变化。

而庶民阶层(在重庆,大多是在水码头从事重体力劳动的纤夫)则需要在餐饭中补充蛋白质,他们需要摄取富含蛋白质的食材,又要那食材廉价易得、自己能消费得起。

这一说法有所争议,因为它直接将江湖菜的起源拉到了20世纪初,中国出现现代化工商业城市的时代。

许多人认为没有必要将80年代之前的创制归到“江湖菜”的名下,应将其称之为“下河帮菜”。但值得注意的是,江湖菜的“江湖”二字,本来就是指漕运,将江湖菜的源流系于码头商帮的年代,也有其道理。

很多人以为“江湖菜”是指川菜,其实不然。

作为八大菜系之中的一系,川菜更为雅致讲究,也有更深的传统。相较之下,江湖菜带有更多强烈的重庆地方特色,是以味大、油多,重麻重辣为特点的本土原创菜。

在江湖菜这一名词出现的时代(上个世纪80,90年代),口味各异的人口在全国范围内大规模迁徙,全国各地的菜系格局被打破。

江湖菜是在烹饪文化的碰撞中出现的名词,它不强调继承,它诞生在具体的需求当中,有一种“不管黑猫白猫,拿住耗子就是好猫”的气质——说是粗犷马虎也可以,说是不拘小节也可以。

但辣味的确是江湖菜的一个特点。

重庆江湖菜爱用的调味品有如下:江津花椒、朝天椒、薄荷叶、永川豆豉、涪陵榨菜。在它们的帮助下,麻辣、酸辣的味型都成了重庆江湖菜的拿手好戏。

“辣味”是重庆江湖菜的特点,但它也因此受到诟病——味太重,味式太单一。

重庆的江湖菜曾被调侃为“油大火大海椒多,鸡精味精起砣砣”,重庆的厨子用起老油、旺火、辣椒、鸡精与味精这五样烹饪“法宝”时,可是毫不留情,所以重庆的江湖菜又被叫做:“五狠菜”(也有叫“五黑菜”的)。

2017年,《中国烹饪》杂志选出12道江湖菜作为重庆地区的美食代表:

璧山来凤鱼,歌乐山辣子鸡,江津酸菜鱼,含谷芋儿鸡,翠云水煮鱼,烧鸡公,太安鱼,南山泉水鸡,邮亭鲫鱼,綦江北渡鱼,黔江鸡杂,磁器口毛血旺。

12道菜,没有一道不是带着鲜明夸张的辣味。

除了口味上的特点,江湖菜在就餐的环境、用餐的习俗、盛装的餐具上也有自己的特点。简而言之就是不拘一格、豪放粗犷,就餐环境必须得简陋,更好不做任何装饰。

餐盘必须得大,又大又平,形似脸盆者为更佳。

菜量也得大,留白是不存在的,要追求那种垒尖尖摇摇欲坠,装盘子就溢出边沿的扎实感。

不讲究上座下座,餐桌礼仪,食客们围坐一桌,随意自由地享受美食,有人划拳劝酒,有人朗声谈笑,有人以筷子在菜碗里翻来翻去,但大伙都浑不在意——因为只要各人满足了,其他一切都不重要。

在其他地方,市民都以附和阳春白雪为荣;唯有在重庆,市民以能融入下里巴人为傲。对于山城市民来说,无论身份高低,都必须要能融得进本地这活色生香、泥沙俱下的餐饮文化。

因为那吵扰与粗放正是生命力的体现,在不顾体面的大快朵颐当中才体会相忘与江湖的快意。

当然,有“偏袒”江湖菜的人,也有不少曾痛心疾首地批评江湖菜的人。他们认为江湖菜培养了重庆人以“大老粗”的气质为荣的个性。

它既然以粗放的料理方式、无限突破底线的调味法占领了市场,也就必须为真正有内涵的渝菜的没落负起责任。

但市民总是以脚投票。重庆市民对“味美”的究极追求使得他们对江湖菜、老油火锅等美食有一种特殊的挚爱——只要便宜、量大、味道浓郁,就算是损害健康也在所不惜。

也许就是在这种宽容中,江湖菜才放弃了对全新道路的寻找:难道真的不存在一条协调了“美味”与“健康”两大要素的道路吗?

已有年轻的食客表示:自己不太喜欢江湖菜“五狠”的料理法,虽然存在即合理,但任何菜品都必须在发展中去粗存精,假如江湖菜因为懒于创新而固守原味,那迟早是会消失的。

也有朋友无奈地说:“江湖菜的特点就是极端化操作,不极端就没有江湖菜了。”

这些食客虽然也同意“五狠”的粗放料理法是江湖菜的“病”,但又认为江湖菜的特点就是建立在这“病根”之上,要求对江湖菜进行治疗,就是要其灭亡。

但在重庆游品看来,这样的观点实在是太过悲观了,改进的确很不容易,但绝非是一条死路,就算不能根治江湖菜的重口味的毛病,也能将日前在江湖菜料理领域猖獗肆虐的“病毒”的力量略略减弱。

假如重庆人真爱江湖菜,就要习惯对其提出更高的要求,因为江湖菜的可能性,其实还有很多。

重庆,这些隐藏在市井小巷的江湖菜,比麻辣火锅更值得花钱

笑傲江湖中任我行说: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可江湖菜,却只在巴渝大地生了根,发了芽。

江湖菜,就是不那么正式的菜,上不了大雅之堂,本源自市井,烹调上不拘常法,大把撒辣椒,大瓢加花椒,一菜一格就能独闯天下。江湖菜味重 *** ,不墨守成规、极具创新,但总体上以麻、辣、鲜、香为为主,调味宁过勿缺,油重料厚,价格一般都不高,适合百姓消费,很快就风靡巴渝大地。

国庆假期也快到了,去重庆玩的小伙伴,在酣畅淋漓吃重庆火锅过后,记得也要去尝尝这些重庆的江湖菜。

重庆的江湖菜绝不固定于几个菜式,也不是一直会传承下去,从最开始的歌乐山辣子鸡、北渡鱼、泉水鸡、香辣蟹,重庆的厨师们不断地更新新的菜式,突然就会在不知名小巷子里冒出来火遍山城的菜式,哪里有新、奇、怪的安逸饮食,很快就会成为热点,吃烦了,吃腻了,又有更好的江湖菜品推出了,往往那些曾经火爆的菜品很快就会没落,最后消失在市井中无影无踪,如此这般,周而复始。

这就是江湖菜独有的特质,名声在外时,食客们一拥而上,酒肆饭店都悬挂此菜招牌,过了一两年,热度减退,就如同侠客一般功成名就退隐江湖。

所以在重庆,这些隐藏在市井小巷的江湖菜,比火锅更值得品尝,也许你下一次故地重游,那锅让你心心念的“梁山鸡”就不见了踪影。

江湖菜-蛙嫁虾

这次要说的一道“江湖菜”是蛙嫁虾,其实就是“蛙架虾”,两盆扎实的“硬货”让你一次吃过瘾,底下一层是隐藏在喷香红油中的蛙蛙,细嫩爽滑的蛙 *** 罢不能。

上面一层是酥香到让人咋舌的大虾,豪华双层,不管是视觉还是嗅觉,都棒棒哒。

蛙蛙还可以要藤椒口味的,金黄色的汤底看起来没那么辣,可以慢慢品尝美蛙的滋味。

天府可乐,川渝独有的一种可乐,据说历史相当长,曾经碾压可口可乐的存在,不在重庆可真喝不到!

盆里的不够吃的话,还有辣炒的做法,又是一大盘子让人垂涎的美蛙。

还有这种油炸的汤圆,不错的饭后甜点,黏牙解腻,可以吃几个填填肚子。

最后上了一道汤,喝半天也不知道是什么食材,圆圆的叶子吃起来肉肉的,带着一股清香,还是挺好喝的。

在重庆厨师鬼才一般的天赋下,重庆变成了美食者的天堂,各种江湖菜每天换着花样吃,可以一个月不带重样的,来重庆玩的时间短了,还真有些舍不得走。

我是市井觅食记,一个爱吃会吃的80后,与世界交手多年,依然光彩依旧,兴致盎然!喜欢专注吃喝玩乐市井小事,每日更新菜谱和美食趣闻,关注我,和你一起分享这个世界。

“江湖菜”为什么走不出重庆?

在重庆,被当地人津津乐道的除了火锅和小面,还有“江湖菜”。它在重庆店面数众多,遍布大街小巷,分量与火锅不相上下,却鲜少被外地人知道。这是为什么?


◎ 餐饮老板内参 杨守玲

提起重庆美食,普适性最强的大概就是重庆小面和火锅了。在重庆当地,其实还有一个菜系,它的店面数量众多,遍布大街小巷,足以与火锅相媲美。这个菜系叫“重庆菜”,性格豪爽耿直的重庆人,喜欢自居“江湖中人”,更喜欢把它称作“江湖菜”。

从美团点评今年5月的店铺收录数来看,在重庆,火锅店铺数量为17069家,而江湖菜的店铺数量为15553家。

在重庆人的心目中,江湖菜的分量与重庆火锅不相上下。

但是,和上了舌尖,全国知名的重庆火锅不同,江湖菜的认知度却止步于重庆。在外地,鲜有人了解这个菜系。

出了重庆,重庆火锅店的数量几乎是江湖菜的10倍。

有业内人士粗略地做过统计,在外地,可能有70%的消费者都不知道江湖菜这一菜系,甚至连一些美食家也不知道。

从品牌认知度来看,重庆1.5万多家江湖菜馆中,除了李子坝梁山鸡、易老头三样菜、顺水鱼馆、顺风123、九锅一堂等少数全国知名度较高的品牌,外地食客耳熟能详的重庆本土江湖菜品牌其实并不多。

为什么江湖菜在重庆遍地开花,在外地却无人问津,没能像火锅、小面、川菜那样在全国范围大肆收割人气呢?

1

江湖菜的尴尬:有菜品,没菜系

毛血旺、歌乐山辣子鸡、万州烤鱼、邮亭鲫鱼、南山泉水鸡、黔江鸡杂、柴火鸡、酸菜鱼、太安鱼、来风鱼、水煮鱼、顺水鱼、乌江鱼、啤酒鸭、酸萝卜炖鸭、香辣蟹、泡椒牛蛙……

简单列几道江湖菜,你就会发现,就算没听说过江湖菜,也一定吃过。很多菜品其实消费者都非常熟悉,但却鲜有人知道它们其实都是江湖菜,或者直接把它们归类到川菜。

有这样的误解其实不难理解,食评家董克平指出,构成一个菜系的基本要素大致分为3个方面:一是要有全国影响力的经典名菜,二是要有规模成体系的筵席菜式,三是要有丰富的民间小吃和巷闾菜式。

从这三方面考量,除了专走刚猛一路的江湖菜之外,基本上没有离开传统川菜的范围。

有专家甚至直接指出,江湖菜其实属于川菜的一个细支。川菜分为三大派别:上河帮、小河帮、下河帮。上河帮即以川西成都、乐山为中心地区的蓉派川菜,小河帮川菜即以川南自贡为中心的盐帮菜 ,下河帮川菜正是以重庆江湖菜为代表的重庆菜。

因而,许多外地餐饮老板在选择品类时,也会优先考虑做川菜,给餐厅贴上“川菜馆”的标签,因为川菜作为八大菜系之一,在全国的知名度远远高于江湖菜。

但是,蓝狮定位咨询总经理、重庆品类战略研习社发起人严庆安向内参君分析指出,重庆菜虽然属于川菜,但与川菜也存在较大差异。

首先,江湖菜具有分化的历史基础。历史上川菜还分化出八大菜系中的湘菜,而且,还曾出现过江湖菜、滇菜、津菜、西北菜争夺第九大菜系的情况,不过最后都不了了之;

其次,江湖菜还具备分化的区域条件。重庆是两河流域的重要城市,3000万人口,经济发展长期向好。

2

小而散,缺乏全国性标杆品牌

重庆餐饮市场其实从来不缺有潜力的单品,一道菜成就一个店,一个店带火一条街的神话并不少见,但却很少能够走出全国性的大品牌。

在重庆,大部分江湖菜馆仍以单店、街边店的形式存在,整体呈现出小而散的格局。

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李子坝梁山鸡创始人杨艾祥指出,主要因为遇到了以下几个瓶颈:

> 产品的标准化问题无法解决。主要指味道的标准化,像易老头、李子坝梁山鸡、三斤耗儿鱼都是首先解决了底层的料包化问题,继而解决了口味问题,才成功走出去。

> 食材的普世性问题无法解决。过去很多突然火爆的江湖菜都是因为有了独特的食材而火爆,比如做青蛙的,但这些都做不大。

> 老板的思维问题。很多江湖菜馆老板根本没有做强做大的意识。

> 江湖菜发源于重庆,而重庆地处西南地区,缺乏优秀的人才和资本助力。

尽管目前没有权威数据来衡量江湖菜的规模,但许多业内人士依然看好江湖菜的前景。杨艾祥从以下3个方面,预判江湖菜的市场空间:

> 麻辣味型成为全世界流行的味型。年轻人、广东人都喜欢吃麻辣了。另外,麻辣味型对于其他传统味型而言,有碾压性和爱上之后不可逆的特征。

> 地方菜系正在全球风靡。比如云南菜、新疆菜、西北菜。而江湖菜则是代表重庆的地方菜系。

> 江湖菜本身就具有良好的群众基础,是有品类没品牌的菜系。所以,在杨艾祥看来,如果坚持去创造,一定会出品牌。

3

利用爆款单品突围是机会点

目前小而散的江湖菜,想要走出重庆,升级重塑势在必行。

杨艾祥指出,底层逻辑是迎合消费升级的趋势,可以从产品、用户、品牌三个方面进行重塑。

产品要安全、健康,比如采用一次性底料,不重复使用老油,选择可以溯源的更优食材等;有针对性地挖掘用户,寻找可能会喜欢江湖菜产品的用户,寻找年轻用户;同时进行品牌升级,重新定义品牌和用户的关系。

江湖菜应该如何突围全国市场呢?

一家全国江湖菜连锁品牌的负责人告诉内参君,餐厅曾尝试在全国多个城市花较多精力去宣传强调“江湖菜”这一菜系,但市场教育效果并不好,很多消费者仍然难以区分江湖菜和川菜。

该负责人同时也意识到一个关键问题:餐厅其实没必要向顾客过分强调江湖菜这个概念!因为,很多顾客到餐厅消费,除了云南菜、粤菜这样的大菜系,其实不会特别在乎江湖菜到底是什么菜系。

所以他认为,不妨转变思路,先从爆款单品入手,通过几道特色江湖菜打入消费者的心智,再引导大家去认识江湖菜这个菜系,效果可能会更好。

而且这一做法也得到了市场的验证,像大家熟知的太二酸菜鱼、新辣道鱼火锅,无不是江湖菜成功打入消费者心智的代表。

重庆市烹饪协会会长、五斗米集团董事长王顺海也曾公开表示,未来,渝菜品牌要做大全靠单品化。

如何从众多江湖菜菜品中挖掘更具潜力的单品呢?内参君通过采访多位江湖菜经营者,总结出以下几个判断维度:

> 口味要具有代表性。像辣子鸡、毛血旺,麻辣鲜香一定要有味觉的记忆点。

> 市场接受度比较高。更好选择比较经典的菜品,像太二的酸菜鱼,口味上有着高度的普适性。

> 具备持续创新能力。今年重庆一家江湖菜品牌“易老头三样菜”获得上千万融资,投资方告诉内参君,该品牌吸引他们的一个重要原因正是:“30年持续火爆,不断迭代产品,产品和品牌得到了时间和用户的反复验证。”

> 易操作性。 *** 流程一定要易于标准化,太二的酸菜鱼之所以能够迅速扩张,也得益于调料的料包化和易复制性。

重庆特色江湖菜几道 重庆招牌江湖菜的做法介绍


今天为大家带来的特色菜就是重庆的几道招牌菜,在重庆的几个大酒店,这些重庆本土的招牌菜,特色菜,可以说是非常的受欢迎。重庆的招牌菜和特色菜和四川的略有不同。讲究极麻极辣,比四川的一些传统菜肴更是让人受不释嘴。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下这几道重庆江湖菜 特色菜的详细的 *** ***


水煮墨鱼仔

水煮墨鱼仔

原料:墨鱼仔500克,黄芽菜200克,芹菜20克,姜末、蒜末各8克,干辣椒粉15克,葱花10克。调料:精盐4克,味精、生抽各3克,蚝油2克,豆瓣酱、酱油各5克,胡椒粉6克,麻辣油、辣酱各10克,熟猪油、料酒各20克,高汤100克。 *** *** :1.炒锅内下入熟猪油5克,烧热放入黄豆芽和芹菜炒香,出锅放入碗中备用;2.将墨鱼仔洗净,放入沸水中汆水,捞出沥干水分;3、炒锅内下入熟猪油10克烧热,放入辣酱、豆辩酱炒出香味,烹入料酒、高汤烧开、放入墨鱼仔、精盐、味精、蚝油、酱油、生抽、胡椒粉焖五分钟,装入碗中,上面放姜末、干辣椒粉、蒜未、葱花,淋烧上剩余的热猪油以及麻辣油即可。特点:香辣味浓。


红煨野生龟

红煨野生龟

主料:湖南武陵源土乌龟1000克。辅料:蒜子、红尖椒各200克,北豆腐300克,大白菜、千张节各250克,香葱段20克。调料:八角、味精各5克,白蔻、桂皮各2克,郫县豆瓣酱、剁辣椒、辣妹子各20克,李锦记豆瓣酱、皇冠豆瓣王、鸡精各10克,猪大油150克,翅汤800克。 *** *** :1、将乌龟宰杀除去油洗干净,剁成块;2、 炒锅置旺火上,放入猪大油烧热,加入红尖椒煸炒出香味,放入乌龟块爆炒,等龟肉稍变颜色,放入郫县豆瓣酱、剁辣椒、辣妹子、李锦记豆瓣酱、皇冠豆瓣王炒至 上色,放入翅汤、八角、味精、香葱段、鸡精、蒜子、白蔻、桂皮烧开,倒入高压锅内压5分钟即可,上桌时配上千张节、北豆腐、大白菜。特点:香辣、软糯、颜色红亮。技术关键:1、做此菜时不需要加盐,因为各种酱料和翅汤里面都有盐。2、注意炒锅烧开以后要立即倒入高压锅内。3、此菜做好以后,可以放在酒精锅内,一边加热一边食用;也可放入不锈钢盆中,在电磁炉上加热。


秘制鳅鱼

原料:茶树菇100克,鳅鱼450克,红辣椒、大葱各10克。调料:精盐5克,料酒10克,味精2克,鸡精4克,白砂糖3克,胡椒粉5克,茶油20克,高汤100克,花生油150克(约耗60克)。 *** *** :1.将鳅鱼两面各割数刀,加精盐3克、料酒5克腌渍入味;2.将茶树菇洗净,放入沸水中汆水,捞出沥干水分;3.将红辣椒、大葱切成丝备用;4.净锅,放入花生油烧至八成热,放入腌渍的鳅鱼炸至金黄色,捞出沥干油;5.锅内放入茶油,下入茶树菇、白砂糖、胡椒粉、味精、鸡精以及剩余的精盐、料酒,加入高汤煮开入味,将茶树菇装入盘底,上面放上炸好的鳅鱼,撒上大葱丝、红辣椒丝即可。特点:鳅鱼脆嫩,咸鲜味浓。

菜系及功效:川菜 家常菜谱 私家菜口味:麻辣味工艺:煮

沸腾鱼片

主料:草鱼1条(1000克左右)辅料:鸡蛋1个调料:色拉油1000-1500克,汤1250克,精盐5克,味精3克,胡椒面4克,料酒15克,姜片3克,蒜瓣7克,葱节8克,花椒,干辣椒适量。沸腾鱼/沸腾鱼片菜谱图片教您沸腾鱼/沸腾鱼片怎么做,如何做沸腾鱼/沸腾鱼片才好吃 *** 过程1、将草鱼去鳞、鱼鳃、剖腹、去内脏洗净,用刀取下两扇鱼肉,把鱼头、钱骨制成块。2、将鱼肉斜刀片成薄片,加入精盐、料酒、味精、鸡蛋清拌匀,使鱼片均匀地裹上一层蛋浆。3、将炒锅置火上,加高汤、盐烧沸,下鱼头、鱼骨,用大火熬煮。撇去汤面浮沫,滴入料酒去腥。汤盆内放黄豆芽垫底。待鱼骨熟后捞起放入汤盆里。4、把鱼片抖散入锅,待鱼片刚断生时捞起,放在鱼骨上。然后加入姜片、蒜瓣、葱节、胡椒面、味精、花椒、干辣椒等。5、锅洗净,放入色拉油烧至七成热后倒入汤盆里,熬上一两分种即成。


提示:味道的好坏关键取决于麻椒、辣椒原料的好坏以及熬制红油的水平。餐厅一般事先敖有红油,注意掌握油温,高则易冲糊花椒、干辣椒;低则无辣味和香味。鱼须是活鱼,草鱼、黑鱼、胖头、鲤鱼均可。汤内须有味,焯过的鱼片才有味。另外家庭做一次用两三斤似乎显得浪费些,还有麻椒、辣椒可根据自己口味酌情增减


风味鹿筋

风味鹿筋

原料:鹿腩肉、鹿筋各100克。调料:鹿肉卤汤1000克,鹿肉腌制料40克,料酒20克。 *** *** :1、将鹿腩肉和鹿筋洗净,打一字花刀,放入鹿肉腌制料,腌制10分钟左右;2、炒锅置旺火上,加入清水和料酒烧沸,放入腌好的鹿腩肉和鹿筋汆水,捞出沥干水分,放入鹿肉卤汤中,小火卤制60-70分钟至熟烂捞出,将鹿腩肉和鹿筋穿插摆放在白钢方盘内压实,晾凉后放入冰柜保存4小时以上,食用时取出切成片即可。特点:颜色红润,口感很好,营养滋补。相关链接:菜中用到的鹿肉,取自养殖的鹿。鹿肉卤汤的配方:清水2000克,精盐200克,味精150克,鸡汁10克,红曲米2克,八角、香叶各5克,陈皮、丁香各6克,大葱段、生姜片各10克,料酒20克,花雕酒15克。鹿肉腌制料的配方:大葱段、生姜片各10克,料酒5克,花椒8克,散装白酒5克,清水20克,精盐2克。


青红椒炒碎猪手

青红椒炒碎猪手

原料:新鲜猪手450克,青、红椒各20克,生姜、大蒜各5克。调料:熟猪油10克,味精4克,鸡精2克,蚝油1克,胡椒粉、芝麻油、精盐各3克,料酒20克,高汤100克。 *** *** :1.将猪手去骨切成小丁状,青、红椒洗净切成圆圈状,生姜、大葱都切成小丁状;2.锅内下入熟猪油烧热,放入猪手丁炒出香味,烹入料酒、高汤煮开,出锅备用;3、锅留少许底油,下入青、红椒圈与蒜丁、姜丁炒出香味,入猪手丁、精盐、味精、鸡精、蚝油、胡椒粉翻炒均匀,用玉米淀粉勾芡出锅装盘,淋上芝麻油即可。

标签: 三强 重庆 特色 江湖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