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时间是几进制,以及时间进制对应的知识点,文章可能有点长,但是希望大家可以阅读完,增长自己的知识,最重要的是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可以解决了您的问题,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
一、时间是六十进制吗
1、是的,时、分、秒换算规则为60进制,相邻两个单位进率60。
2、1小时=60分钟=3600秒,也可以表述为1hour(h)=60minute(min)=3600second(s)。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一般以小时为单位作为时间的度量。例如一天当中的某个时刻,如早上9点就是一天中的第9个小时。
3、时分秒单位换算
4、3时=180分,3分=180秒
5、4时=240分,4分=240秒
6、5时=300分,5分=300秒
7、6时=360分,6分=360秒
8、7时=420分,7分=420秒
9、8时=480分,8分=480秒
10、9时=540分,9分=540秒
11、我们现在计数都采用十进制,而时间却是采用六十进制。1小时等于60分钟,1分钟等于60秒钟,钟表的表面一周有12个大刻度,60个小刻度。
12、古代文明的发祥地苏美尔(现在的伊拉克)是一个土地肥沃、人民安居乐业的地方。在那里定居的民族大大地促进了古代文明的发展。其中多种进位制(计数 *** )的发明创造就是其成果之一。
13、当时使用十进制和六十进制的民族占大部分。十进制就是我们现在普遍使用的“逢十进一”的运算规则,六十进制则是“逢六十进一”。
二、大多数的进制是十进制或者是百进制,为何时间却是60进制
大多数的进制是十进制或者百进制,为何时间却是60进制?
人类最早掌握的进制 *** 是十进制,也是最广泛使用的 *** 。长度、重量等都是采用整十、整百进制。那么为什么时间的进制采用的不是十进制、百进制而是采用60进制呢?对于这个问题呢,有以下几种观点。
1、观点一;按天干、地支60甲子来划分的结果
有人认为时间的60进制是按照易经里面天干、地支的60甲子关系划分的。这种60进制是我国历史的时候根据“易经”进行演化换算的一种方式,也叫“干支纪年法”,所谓“干支纪年法”就是10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和12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相结合的方式;甲子、乙丑、丁卯······总共60种不同的干支。古人很多东西都是用这种运算方式的,但究其根源还是源于易经,易经本身就包含古人的运算方式,所以这种观点也不是完全没有道理的。
至少在公元前3000年,苏美尔人首先采用了60进制。古巴比伦人将60进制发扬广大。直到现在时间、角度、经纬度等仍然采用60进制法。
因为运用时间的原因,将时、分、秒按照60进制来计算,这其实与古巴比伦人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最早的文字记载显示巴比伦人使用的是以60为基的六十进制数学体系。使用六十进制,巴比伦人把75表示成“1,15”,这和我们把75分钟写成1小时15分钟是一样的。
古巴比伦人认为每天太阳都会走路,也就是度,再加上他们把六等分圆周相结合在一起,从而的出60进制的计算方式。
3、观点三;圆周规定为360度的结果
来自尼西亚(今土耳其)的数学家喜帕恰斯是当时伟大的天文学家。他创立了基于希腊几何学原理的天文学。他把圆分成360度,每一度分成60份,以此作为三角学的基础。后来为了方便时间也采用60进制划分。
三、时间为什么要用60进制,而不是百进制
1、很多人认为,之所以要采用60进制来记录时间,主要还是因为古罗马人,在古罗马的时期,当时的国王和人民都认为6和0是非常吉利的一个数字,因此他们就决定用60进制来记录时间,后来古罗马人将他们的这种记录时间的方式传到了中国,但是这种观点并没有太多的说服力。
2、还有就是据一些历史记载,在古巴比龙的时候,当时的数学家发明了60进制的这种数学模式,后来他们就用这种60精致的方式来记录时间,虽然这个有历史记载,但是也并不能完全证明我们现在所用的60进制来记录时间是当时所用的。
3、也有一些人认为我们现在记录时间所用的60进制是根据圆周率的圆为360度来计算的,然后又把每一度分为60分,而这恰好与60进制刚好相似,所以又有一些人认为时间用60进制是根据这种理论推断过来的。
4、在我国的一些古书当中,也有对这个时间的记录的方式,有一个明确的规定,在易经当中,所说的纪年法其实就是用的60进制这种方式,因此有人认为时间用60进制,其实就是按照易经里面的纪年法来使用的。
5、其实对于以上的这几种 *** 来源都是比较合理的,可能在当时不同国家都发明了对于时间的记录方式,然后到最后统一都回归到60进制这种方式上来。但是如果用百进制的话,在计算时间的时候,就会出现很多小数,这样就很难计算时间,而且很容易出错,而且百进制相对于60进制稍微差一些,所以最终用60进制来记录时间是最恰当的方式,记录起来也简便,没有太多的难度,而且也不会出现很多小数。
四、你知道时间,为啥是12进制
在我们生活中的很多领域当中,我们在计数方式上都是使用10进制,简单的说就是满十进一,满二十进二,之后的都由此类推……但是我们在计算时间的时候却不是这样,我们对于时间用的是12进制,这又是为什么呢?
其实关于时间不仅仅是我们每天分为早晚12个小时,一年也是12个月,就连分秒也是60,是12的5倍,时间的计算单位与12这个数字有如此密切的联系,原因是什么下面给大家细细道来。
其实关于时间的12进制是和古代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在古时候不论是哪一种文明计时都没有现在这么精准,因此他们那个时候最小的时间单位并不是秒而是天,大家用最常见的日出日落天亮天黑,这些自然现象来进入时间的变化。
那么古人经过长时间的观察,总结出29.53天的月相和365.2422天的回归年,因此总结出大概30天是一个月,而12个月就差不多是一年。一年的天数繁多,很难记清,不过一年12个月倒是深深的记在了人们的心中。
有了这样的长足进步之后,人们就开始研究如何记录每一天的不同时刻。一开始人们是依靠太阳的影子,投在一个圆盘上,然后由圆盘中心的针的影子变化来计算时间,这也就是我们小时候在课本上看到过的日晷。
按照一开始的计数习惯,应该是十等分这个圆盘,但是大家经过长时间的观察之后,发现十等分一个圆盘的操作难度相对比较大,很难记清时间。因此古人开始慢慢的试探最合适的等分 *** ,终于他们发现12等分圆盘是最简单易行的 *** ,从此时间就变成了12进制。
五、时间的进制怎么计算
日按24进制计算,小时、分、秒按60进制计算。
时跟时相加减,分跟分相加减,满60分进1时,不够时1小时作60分.
如一辆车从早上9时35分出发,一直开到目的地时是21时10分,问它开了多少时间?
算经过时间就用减法做,10分-35分不够减,就是1小借来21时10分=20时70分;
70-35=35分,时减时,20-9=11时,所以车开了是11时35分,
再如:一辆车从早上9时35分出发,一直开,开了2小时45分到达目的地,到目的地是几时?
分加分,35+45=80分,时加时,9+2=11时,所以是11时80分,但满60分就进1时,所以是12时20分.
Excel怎么使用text函数计算两个日期相差的时间
1、先新建一个空白表格,重命名“计算两个日期的时间长”;
2、打开表格输入相应的类别标题,如“姓名、出差时间、返回时间、出差时长”;
3、在“姓名、出差时间、返回时间”类别里填入相应的内容;
4、在"D3“单元格输入公式”=TEXT(C3-B3,"[h]:mm:ss")",就会显示相差的时间了;
5、选中“D3”单元格,当光标变成“十”字状,向下拖拽复制;
6、函数说明:用返回时间减去出差时间,得出两个不同时间的时间长,用TEXT函数设置出时间的显示格式;其中h表示小时、m表示分钟、s表示秒;
关于时间是几进制的内容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