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给大家聊聊关于佛陀入灭时间,以及佛陀菩萨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哦。
本文目录
一、佛陀出生在哪一年,佛陀涅盘在哪一年呢,
1、世界佛教友谊会于公元一九五零年,在锡兰科伦坡举行之一次会议,讨论关于佛陀降生、成道,涅槃年代,及出家、成道、涅槃年岁史实。因为南传与北传佛教所记载的,各有差异,故作共同规定如下:
2、一、佛陀降生于公元前六二三年的五月月圆日;
3、二、佛陀出家时是二十九岁,成道时是三十五岁;即公元前五八八年,五月月圆日夜睹明星悟道。
4、三、佛陀说法四十五年,八十岁涅槃,即公元前五四三年,五月月圆日夜半入灭。
5、四、佛历是由佛陀涅槃时计算起。
6、即:佛陀诞生于西元前623年,成道于西元前588年,去世于西元元前543年。
二、有谁知道释迦牟尼佛是什么时间成道的
阴历十二月初八(12月20日)是释迦牟尼佛成道日。释迦牟尼佛是梵语Sakyamuni的音译。佛教创始人。释迦是部落的名称,意思是“能”;“牟尼”可译作“文”,是一种尊称,含有“仁,儒,寂默,忍”等义,意译也可合成“能仁”,“能忍”,“能儒”,“能寂”等,意为释迦族的圣人。俗名悉达多,生于公元前五六六年,原是释迦国的太子,二十九岁出家修道,从当时着名的沙门阿罗逻迦罗摩和乌陀迦罗摩子修习禅定。不久就达到他们所教导的一切,但这并不能满足他的希求,经过六年的苦修,在一次夜晚的修禅中,他顺次经历禅那的四种境界,然后继续集中精神,做更大的努力,就在那晚证悟了生命的真相,成就正觉。从此以后,他被称为佛陀。并到处说法,组织僧团,直至公元前四八六年圆寂。他创建的佛教,和基督教, *** 教一道成为世界的三大宗教之一。相传佛陀入灭后,弟子们焚化佛祖遗体,于灰烬中得4颗牙齿以及指骨、头盖骨、毛发等物。弟子们将佛祖真身舍利起塔供养,顶礼膜拜。后来,阿育王取出全部舍利,分成八万四千份,分别盛入宝函,在世界各地建塔供养,其中有许多传入中国。 1987年法门寺地宫发掘即出土了佛教世界千百年来梦寐以求的佛祖释迦牟尼真身舍利,系佛祖的一节中指骨。又:在密宗里称毗卢遮那是释迦牟尼佛的法身,是表示绝对真理的佛身。“毗卢遮那”,梵文 Mahavairocana。音译;摩诃毗卢遮那,“摩诃”义曰:“大”,“毗卢遮那”义曰:“日”。故译:大日。毗卢遮那者光明遍照之义。是释迦牟尼佛的三身之一。佛陀有三种佛身,分别是:毗卢遮那佛,卢舍那佛和释迦牟尼佛。卢舍那是报身佛,义曰:光明遍照,又作“净满”。报身佛是表示证得了绝对真理获得佛果而显示了佛的智慧的佛身。释迦牟尼佛是应身佛,是表示随缘教化,度脱世间众生而现的佛身,特指释迦牟尼的生身。
三、佛教距今多少年
1、在中国佛教中,历来的祖师大德就说,佛教到现在应该是有三千多年的历史了。
2、只是外国人说佛教只有二千五百多年,但是中国以前的祖师大德都是说的是三千多年。
3、两汉时佛教由印度,随丝绸之路传入我国。中国之一座寺院是白马寺。相传当时的皇帝梦到白马驮经而至,遂建寺纪念。
4、近2600年了。根据算法的不同,依中国古代旧制,还有一种说法是3000年。
5、这个日期是准确的。二千五百多年了。
6、佛教,道教,基督教的起源时间排序,都距今有多少年了
7、道教方面有四个起源定点说法。一是从元始天尊开始有道教,那就无始无终了。二是中国道教起源于黄帝,而道历(华胥历)也以此为开始,距今四七一十二年。道教也多用此。三是以老子为开始,距今3315年。唐朝曾尊老子为道教教祖,曾以老子降生年(西元前一三00年)为道历之开始。但宋以后,仍以黄帝纪元为用。四是以祖天师张道陵立教那年(东汉汉桓帝永寿元年)开始,距今1860年。佛教起源于公元前6-5世纪,其创始人为悉达多.乔达摩。基督教产生于地中海沿岸的巴勒斯坦,135年从犹太教中分裂出来成为独立的宗教。现在的公元纪年就是基督教计算距今耶稣降生后的多少年。
8、佛:觉悟,自觉(追求自我完善)、觉他(使众生觉悟),觉行圆满,成就无上正等正觉之大圣者。凡夫智慧--罗汉智慧--菩萨智慧--佛智慧
9、佛不是特指某个人,佛,觉也!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但固执痴迷,妄想执著(贪,嗔,痴)故不能证得。释迦牟尼佛是贤劫第四尊佛,释迦牟尼佛诞生于三千年前的古印度,佛陀降生前为一生补处菩萨,住兜率天内院,以因缘成熟,而降生于迦毗罗卫国,以国王净饭王为父。王后摩诃摩耶为母,经典记载佛陀化乘六牙白象,象口含白色莲花,从摩耶夫人的左肋入胎,住胎十月,根据当时的风俗,摩耶夫人回娘家分娩,途经兰毗尼园,于无忧树下诞下太子悉达多。据记载太子自摩耶夫人右肋而出,下地能走,周行7步,步步生莲,乃遍观四方,一手指天,一手指地曰:“天上地下,唯我独尊。”这时有二条龙,一吐温水,一吐凉水,给他洗浴。此日即为浴佛日。佛的法运是12000年,佛灭度后之一个一千年称为正法,第二个一千年称为像法,以后一万年称为末法,无论是国内或国外的说法,我们现在都是处于末法时期。
10、释迦牟尼佛(公元前565年~公元前486年)大约与我国孔子同时代。他是古印度北部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的王子,属刹帝利种姓。据佛经记载,释迦牟尼在19岁时,有感于人世生、老、病、死等诸多苦恼,舍弃王族生活,出家修行。35岁时,他在菩提树下大彻大悟,遂开启佛教,随即在印度北部,中部恒河流域一带传教。创立佛教后四处说法。一生讲经300余会,说法49年,于80岁在拘尸那迦城示现涅磐。
11、佛教发源于距今天三千多年古印度的迦毗罗卫国,有太子名悉达多。悉达多太子见众生轮回生老病死,生起大悲心,19岁时舍弃王位,出家修行,为了寻求解脱众生生老病死烦恼的办法,苦行六年,而后圆满究竟觉悟人生真谛宇宙真相,是名为佛陀,意为觉者。后来佛陀应周围的弟子、国王、大臣、人民百姓的请问,而为阐明人生真谛宇宙真相,为说解脱生老病死苦烦的办法,后来被其弟子记录下来,是为经典。
12、佛陀于世间说法四十九年,说大乘佛法经典约三千部,小乘经典约二千部。佛陀于八十岁时,度缘已尽,即入涅盘。如来佛,即是释迦牟尼佛。
13、佛教产生于公元前6~5世纪的古印度。创始人名悉达多·乔达摩。20岁时离家成道,此后被尊称“佛陀”,意为觉悟者,简称“佛”,所传宗教被称为“佛教”。
14、佛陀去世后的数百年间,佛教传遍印度次大陆。原始佛教内部由于对教义的理解不同,发生分裂,进入部派佛教时期,主要分为上座部和大众部,南传佛教主要是上座部诸派,盛行于斯里兰卡,并传遍东南亚地区,后传入中国云南。
15、佛教传入中国的确切年代尚无定论,异说颇多,大体在公元前后两汉之际。主要有汉传、藏传和南传佛教三大派别。
16、从南北朝开始中国佛教进入兴盛发展阶段。南北朝时佛教已遍布全国,出家、在家佛教徒数量增加很快,如北方的长安僧尼过万,南方的建业(今南京)有佛寺数百座。
17、在佛教中,佛历是由佛陀涅槃时计算,佛陀说法四十五年,八十岁涅槃,即公元前543年,五月月圆日夜半入灭。佛历计算的 *** :将佛陀涅槃年数543年加上今的年数(例:543年+2017年+1年=2561年),新年过后增加一年计算,如此类推。佛历计算的,就是公元2017年佛历是2561年。
18、佛教在中国有多少年了/佛教在中国有多少年了
19、据记载,早在先秦时期就有印度使徒前来交流,很难说那时佛教学说有没有进来,
20、汉代有官方记载的佛学传教,但是其哲学思想在当时并没有什么市场,一直到南北朝后期,经过大乱的民众,接受了融合了本土思想的佛教学说。
21、根据不完整记载,2000多年是有的。
四、佛陀涅槃后盛法多少年
1、关于正法、像法的时限,诸经论有四说,即(1)正法五百年,像法一千年;(2)正法一千年,像法五百年;(3)正法、像法皆五百年;(4)正法、像法皆一千年。但对末法的年限为一万年此点则无异议。又,一般多采正法五百年,像法一千年,末法一万年之说。
2、佛陀说法四十五年,八十岁涅槃,即公元前543年,五月月圆日夜半入灭。
3、正法时期:公元前543年---公元前43年。
4、像法时期:公元前43年---公元957年。
5、末法时期:公元957年---公元10957年。
6、法灭尽:公元10957年----弥勒佛出世。五十六亿七千万年出世。
五、佛教经典共分几次结集的,具体的时间是佛灭度后的多少年
1、之一次结集:于佛陀入灭后九十天,在阿阇世王之保护下,五百阿罗汉会聚于摩揭陀国王舍城郊外之七叶窟中,以摩诃迦叶为上首,举行之一次结集,故称为五百结集、五百集法、五百出。此次结集,据五分律卷三十、摩诃僧只律卷三十二等载,系由阿难诵经(修多罗或法藏)、优婆离诵律(毗尼藏),再由诸长老将所诵出之经、律检讨修订,编辑而成。此一说法,为史学界所普遍认为较可信者。另有还有诸种说法,如:据大智度论卷一○○、金刚仙论卷一等载,迦叶于耆阇崛山结集小乘三藏之同时,文殊、弥勒等于铁围山,与阿难共同结集大乘经典,此称铁围山大乘结集。然此说疑系大乘佛教兴起后之传说。(因此一般汉传大乘佛教也很少使用此种说法,一般皆采用七叶窟结集为之一次)
2、第二次结集:于佛陀入灭后一百年左右,印度东部跋耆族比丘对戒律发生异议,提出十条戒律新主张。为此,七百比丘会于毗舍离城,以耶舍为上首,举行第二次结集,称为七百结集、七百集法、第二集法藏、第二集。此次结集以律藏为主,订定跋耆族比丘所行之十事为非法。
3、第三次结集:于佛陀入灭后二百三十六年,在阿育王之护持下,一千比丘会于摩揭陀国华氏城,以目犍连子帝须为上首,举行第三次结集。此次结集以经、律、论三藏为主。目犍连子帝须并自撰‘论事’,对当时外道之各种异议邪说加以批驳;结集后,选派一批比丘至恒河流域以外之地区,及印度境外弘布佛教。之一、二次结集之说,北方与南方佛教皆有流传,第三次结集之说则只流传于南方。
4、基本到此为大小乘所共认的比较大的三次结集,后来佛教传播各地,各国、各地也都进行过结集
5、第四次结集:有北传、南傅二说。(一)北传佛教有二种记载:
6、(1)据婆薮盘豆法师传载,佛陀入灭后五百年,说一切有部僧迦旃延子往印度西北之罽宾国,召集五百阿罗汉及五百菩萨进行结集,马鸣菩萨笔之为文,撰成说一切有部阿毗达磨毗婆沙(即大毗婆沙论)百万颂。(2)依大唐西域记卷三所载,佛陀入灭后四百年,于迦腻色迦王(梵Kaniska)护持之下,以胁尊者、世友为上首,聚集迦湿弥罗国(即罽宾)之比丘五百人造论解释三藏,先作邬波第铄论十万颂,解释素呾缆(经)藏;次造毗奈耶毗婆沙论十万颂,解释毗奈耶(律)藏;后作阿毗达磨毗婆沙论十万颂,解释阿毗达磨(论)藏;凡三十万颂、九百六十万言,迦腻色迦王以赤铜为鍱,镂写论文,石函缄封,建塔藏于其中。此二说以后者较为可信。
7、。(二)南传上座部佛教据‘大史’等之记载,谓第四次结集系于锡兰国王婆他伽马尼统治期间,于马特列村之阿卢迦洞(阿卢寺)举行,罗希多大上座主持,五百比丘参加。会中诵上座部佛教三藏,修订三藏注释,重新安排经典次序,写成之一部巴利文三藏及僧伽罗文注释。第五次结集:据巴利‘教史’第六章、缅甸史等之记载,西元一八七一年,缅甸国王敏东(Mindon, 1853~1878在位)召集二四○○位高僧,于首都曼德勒举行第五次三藏结集,国王为护法人。此次结集以律藏为中心,考订校对圣典原文之同异,共同合诵,经过五个月完成。更将结集三藏文字,分别镌刻于七二九块方形大理石上,竖立于曼德勒山麓拘他陀塔寺(Kuthodaw)中,外有四十五座佛塔围绕,今尚存于曼德勒古都。第六次结集:西元一九五四年五月十七日‘卫塞节’(Visakha Day,世界佛陀日),缅甸佛教于国家赞助下,举行第六次结集。此次结集之意义,在于团结佛教徒,增进上座部佛教之隆盛,提高缅甸独立国之地位。结集地点位于仰光北郊艺固山岗上,建筑仿效印度之一次结集时之七叶窟。此次结集以第五次结集所镌刻之七二九块大理石刻文为依据,并广采锡兰、泰国、高棉、伦敦巴利圣典协会,以及缅甸各种巴利文版本,作详细考订。结集完成,印刷流通。此次结集并邀请南传各国比丘参加,北传国家比丘亦受邀观礼,费时二年多,至一九五六年(佛历二五○○年)之卫塞节完成。
关于佛陀入灭时间的内容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