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有轨电车历史?民国时期上海电车

牵着乌龟去散步 广角镜 45 0

各位老铁们好,相信很多人对上海有轨电车历史都不是特别的了解,因此呢,今天就来为大家分享下关于上海有轨电车历史以及民国时期上海电车的问题知识,还望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1. 上海有轨电车是什么时候开始有的
  2. 上海的之一代有轨电车是哪年拆除的
  3. 有轨电车的历史
  4. 1918年上海最早的有轨电车出现了

一、上海有轨电车是什么时候开始有的

1、上海市首条现代化有轨电车线路--张江有轨电车一期工程在2009年五六月份建成通车。一期线路全长约10公里,起点与地铁2号线张江高科站"零换乘",线路位于张江功能区的核心区域--高科技园区范围内,总投资6亿元,张江有轨电车沿线覆盖了张江工业园区内主要产业基地、科研院所、医院和生活区域。

2、在地铁2号线张江高科站站外的商业广场之间已经留出大片空地作为将来的车站。从张江高科地铁站出站到未来的有轨电车车站,仅需一分钟。线路一期配有9辆车,试运营期间先投入4-5辆车。全线共设15个站点,平均站距600米左右。

3、有轨电车项目一期工程于2007年12月底正式开工,一期工程将在2009年3月底前完成轨道、触网的铺设,已于2010年1月1日投入运营,由上海浦东现代有轨交通有限公司管理。

4、根据计划,电车将采用计程票价制,车票主要采用单程票和储值票两种,其中储值票采用上海公交一卡通,乘客可刷卡,也可以自动投币,票价2元,享受换乘优惠。

5、一期工程建成后,还将建设连通唐镇和合庆镇的二期、三期工程,届时有轨电车全线总长将达30多公里。由于张江地区本身已有一些公交线路运营,再加上该线具有"潮夕"的特点,主要是以早晚上下班客流为主,而生活客流较少,张江地区将制订一个总体方案,使普通公交与有轨电车有机地结合,既要增加有轨电车的客流,同时不能增加乘客的出行负担,届时将专门成立一家有轨电车公司负责运营管理。

二、上海的之一代有轨电车是哪年拆除的

民国4年(1915年),上海有近20家自行车商店。之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邮电事业发展,自行车成为邮差的交通工具,自行车需求激增,市区又新开一批自行车商店,形成了以老闸区(今黄浦区)为中心的自行车销售 *** 。

由于产业特性和劳动力成本因素,近15年来全球自行车制造产业向以中国为主的有工业制造优势的国家和地区转移。目前,中国已成为世界更大的自行车生产基地,整车生产厂、零配件生产厂分别达到500多家、700多家,世界前五大厂商主要基地均在中国。

1951年8月,中国正式开始自行试制、生产摩托车,由当时的中国人民 *** 北京汽车制配六厂完成了5辆重型军用摩托车的试制任务,并由中央军委命名为井冈山牌。该车车速更高可达每小时110公里。到1953年,井冈山牌两轮摩托车年产量突破1000辆。井冈山牌摩托车的问世,标志着中国摩托车工业开辟了新纪元。

近10年来,中国摩托车工业发展速度更快。从产品产量上看,年产从1980年的4.9万辆发展到1990年的97万辆,直至今天的一千多万辆,中国一跃成为了世界摩托车生产量更大的国家,摩托车已成为中国国民经济支柱产业——汽车工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大秦铁路建于1985—1997年,是中国唯一一条煤炭运输专线铁路,也是中国之一条重载单元铁路。铁路自山西省大同市至河北省秦皇岛市,纵贯山西、河北、北京、天津,全长653千米,平均不到15分钟,就有一列运煤列车呼啸而过,将上万吨煤炭运至数百公里之外的秦皇岛港装船南运。

京九铁路,又称京九线,是一条从北京通往广东深圳的铁路,起于北京西站,至深圳站,再经香港境内的东铁线,终至九龙(红磡)站。1994年京九铁路各段开始动工,1996年9月1日京九铁路提前实现全线开通。

轮船一般有狭义和广义两种用法,轮船推进方式的发展经历了两种方式,一种是原始的以人力踩踏木轮推进,一种是现代的以机械化螺旋浆推进。现代轮船指用机械发动机推动的船只,多用钢铁制造。原始的轮船是以人力踩踏木轮推进,近代轮船是以蒸汽推动外部明轮轮桨的蒸汽船,现代轮船多用涡轮发动机。

1975年12月01日,上海最后一条有轨电车线3路(虹口公园-五角场)拆除,改行93路汽车。1990年04月30日,国内之一条隧道无轨电车线路隧道五线(淡水路-梅园新村)通车。全市无轨电车线路达到22条。1993年年初,双层公共汽车投入运行。淮海路运行双层1路(老西门-虹桥路),共和新路运行双层2路(上海站-彭浦新村)。1993年,地铁1号线部分路段试运行,拉开了上海轨道交通高速建设发展的帷幕。

三、有轨电车的历史

1、1879年,德国工程师维尔纳·冯·西门子在柏林的博览会上首先尝试使用电力带动轨道车辆。此后俄国的圣彼得堡、加拿大的多伦多都进行过开通有轨电车的商业尝试。匈牙利的布达佩斯在1887年创立了首个电动电车系统,1888年美国弗吉尼亚州的里士满也开通了有轨电车。

2、路面电车在20世纪初的欧洲、美洲、大洋洲和亚洲的一些城市风行一时。随着私家汽车、公共汽车及其他路面交通在1950年代起的普及,不少路面电车系统于20世纪中叶陆续拆卸。路面电车 *** 在北美、法国、英国、西班牙等地几乎完全消失。但在瑞士、德国、波兰、奥地利、意大利、比利时、荷兰、日本及东欧等国,路面电车 *** 仍然保养良好,或者被继续现代化。

3、1970年代末起,部分没有路面电车的地方 *** 在研究后,开始建造新的路面电车线。很多仍有路面电车的城市亦增加线路,或把原有系统现代化。

4、20世纪70年代以来,以汽车为主导的交通模式所带来的问题日显严重,能源危机、环境污染、土地紧缺、交通拥堵等问题,迫使欧洲发达国家重新将大容量的轨道交通作为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的重点。由于中小城市无法负担地铁的巨额投资,于是现代有轨电车在欧洲中小城市应运而生。现代有轨电车应用以来,以其便捷性、舒适性及美观性受到市民和 *** 的肯定。在1978—2005年间,欧洲有数十座城市发展了现代有轨电车。

5、现代有轨电车运行可靠、舒适、节能、环保等特点,且其技术特性已与轻轨基本无异,如今多地方也开始在城市中改建或新增现代有轨电车线路,如法国斯特拉斯堡、瑞士日内瓦、西班牙巴塞罗那以及我国的大连、天津、上海等城市。现代有轨电车作为城市新兴的一种先进的公交方式,已完成了从传统到现代化的转变,在世界范围被普遍推广也充满了光明的前景。

6、2012年至2020年,我国现代有轨电车规划已超过2500公里,工程总投资预计达3000亿元,车辆市场规模达600亿元,年均需求75亿元。

7、现代有轨电车其形式的多样化,例如Metrotram(专用路权的有轨电车)、Tramtrain(与铁路共享路权的有轨电车)、Cargot ram(货运有轨电车)等运营理念的实现;第三轨供电的实践;单轨导向橡胶轮胎走行的导轨电车的诞生;低地板车辆生产技术、信号与控制技术的进步,等等。现代有轨电车往往成为城市的骨干交通模式,线路几乎全部穿过市中心。如哥德堡(Gothenburg)的有轨电车线网为明显的放射型,线路从市中心向郊区辐射。

8、现代有轨电车已成为中小城市公交的骨干模式。欧洲的城市根据自己不同的经济实力以及有轨电车的发展历史,采取了不同方式来更新、建设有轨电车线路。其主要方式有以下几种:

9、(1)改造原有有轨电车线或废弃铁路。

10、(3)有轨电车与干线铁路共享轨道。

11、纵观欧洲的现代有轨电车系统,多数城市采用了旧线改造与新建线路相结合的方式。这种方式一方面可充分利用现有资源,降低建设成本;另一方面又可按需供给,在适当的地区布设新线,提高线路或整个 *** 的服务水平。同时,在规划线路时就考虑到现代有轨电车与其他轨道交通(包括干线铁路与城市地铁)的兼容,为今后的灵活运营打下基础。现代有轨电车与旧式有轨电车的一个重要区别就是大量采用独立路权。

12、一般新建线路的独立路权区段占50%以上,从而保证了现代有轨电车的旅行速度在一个较高的水平。独立路权的形式又有很多种:

13、(1)原有市郊铁路或工业铁路改造的线路,保留有碴轨道,因此线路与其他交通方式完全隔离。

14、(2)采用草坪绿化带作为隔离物的专用路权。

15、(3)轨道两侧铺设路缘石,高度适宜,平时起到提供独立路权的作用;当发生机动车严重堵塞或其他意外事故时,机动车又能够驶过路缘石,运行在有轨电车的线路上。现代有轨电车的另一个特点是对行人非常“友好”。

16、现代有轨电车与其它机动车相比,有固定的轨道,对于行人更加安全;且尾气排放少,噪声低,行人的步行环境更佳。因此商业街区常采用机动车禁行,而只允许“行人+有轨电车”的模式。此外,还有一些城市(如阿姆斯特丹)将有轨电车与公交车的路权共享。这种方式是一种新的尝试。尽管其维护费用比单纯运行有轨电车时高,但较好地保障了同一通道上公交车的优先权,使得原本是有轨电车专用的道路空间利用率大大提高。

17、德国工程师维尔纳·冯·西门子1881年在柏林近郊铺设的之一条电车轨道,靠一条铁轨通电,另一条铁轨作回路。但这种线路对街上的交通太危险了,西门子于是采用将输电线路架高的方式解决了供电和安全问题。

18、1884年,美国人C·J·范德波尔在多伦多农业展览会上试用电车运载乘客。他试用的电车用一根带触轮的集电杆和一条架空触线输电并以钢轨为另一回路的供电 *** 。1888年美国人斯波拉格在里士满用上述 *** 在几条马拉轨道车路线上改用电力牵引车行驶,并对车辆的集电装置,控制系统、电动机的悬挂 *** 及驱动方式作了改进,于是出现了现代有轨电车。

上海有轨电车历史?民国时期上海电车-第1张图片-

19、1890~1920年是有轨电车在世界范围大发展的时期,在之一次世界大战之前,世界上几乎每一个大城市都有有轨电车。虽然这种电车的路轨是固定的,不能让路,在交通拥挤的街上造成诸多不便,巴黎、伦敦和纽约很快废弃了这样的电车,但是,还有许多欧洲大陆上的城市保留了这种有轨式电车。

20、墨尔本拥有全球更大的有轨电车 *** 。

21、有轨电车曾是很多城市交通工具,上世纪60-70年代,很多城市都摒弃了它,现在,全球数十个城市又开始扩建和新建有轨电车。墨尔本不仅保留了它还加以利用。殖民地电车餐厅(The Colonial Tramcar Restaurant)始于1983年,是全球之一家,也是唯一开设在有轨电车上的高级餐厅。

22、墨尔本的电车餐厅之所以被称为浪漫的旅游节目,那是因为整个过程是动态的,这在行进中的有轨电车上享用美食而完成的浏览街景的游玩项目。这要归功于墨尔本市完整的,现代化的,有轨电车交通体系,难能可贵。公共交通优先,在墨尔本的交通体系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和淋漓精致的发挥。马路中间来回双向的两道有轨电车道路是有轨电车的专用通道,任何时候都有优先权,汽车只能在道路旁单道行驶。这个电车餐厅的旅游项目是在正常电车体系中运行的,上车地点是平时有轨电车的上下客站点,不少有轨电车站点上都有车辆欲达可视屏幕,运行操作井然有序。电车餐厅行进的路线并非一成不变,而是根据墨尔本当时的交通状况随时做些调整。所以,每辆有轨电车除了有专职司机之外,还有一名扳道岔的工人随车而行,有轨电车上还和调度中心保持联系,随机处置突发状况。沿途风光,秀色可餐。

四、1918年上海最早的有轨电车出现了

1918年上海最早的有轨电车出现了。

上海有轨电车的发展始于1918年,这一年的出现标志着上海从那时起就拥有了公共交通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轨电车的引入为上海的交通运输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极大地方便了居民的出行。

上海最早的有轨电车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外国的引进。当时,上海租界因其开放性和国际性而成为有轨电车引入的热门地区之一。这些有轨电车主要是来自欧美国家,通过技术引进和合作,才使得上海有轨电车系统得以建立。

上海最早的有轨电车建设需经历了一系列的规划和建设过程。在选择路线方面,主要考虑的是连接人口密集地区和商业中心的需求。据历史记载,最早的有轨电车线路是从上海南京路开始,穿过市区的繁华街道,最终到达杨浦区。随着时间的推移,新的线路不断增加,将上海的各个角落都纳入了有轨电车的服务范围。

上海最早的有轨电车在技术和装备方面也经历了许多改进和更新。起初,电车的牵引力是由马匹提供的,但随着技术的发展,逐渐转向了电动牵引。电车线路铺设时,使用了传统的铁轨和集电系统,以确保电车正常运行和供电。

上海最早的有轨电车的出现对这座城市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首先,有轨电车提供了一种便捷、安全、环保的交通方式,极大地改善了上海居民的出行条件。

其次,有轨电车的运营带动了城市的经济发展,促进了商业和社会的繁荣。而且,有轨电车作为城市的标志 *** 通工具,也成为了上海城市景观的一部分,与其它建筑和街道相互衬托,形成了独特的城市风貌。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城市的不断发展,上海的有轨电车系统也经历了许多变迁。随着汽车等交通工具的普及和城市交通需求的变化,有轨电车逐渐减少并被地铁等现代化的交通方式所取代。然而,上海最早的有轨电车仍然占据着重要的历史地位,它见证了上海城市发展的一部分,并为后来的公共交通系统奠定了基础。

上海最早的有轨电车的出现标志着这座城市交通运输的新时代的开启。它不仅为居民的出行提供了便利,也对城市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尽管有轨电车已经逐渐退出历史舞台,但其作为上海城市记忆的一部分将永远被人们所铭记。

好了,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

标签: 电车 上海 有轨 民国 时期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