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值税转型时间(营改增开始时间)-百科-

增值税转型时间(营改增开始时间)

牵着乌龟去散步 百科 12 0

其实增值税转型时间的问题并不复杂,但是又很多的朋友都不太了解营改增开始时间,因此呢,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增值税转型时间的一些知识,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问题的分析吧!

本文目录

  1. 营改增什么时候开始实施的啊
  2. 在全国所有地区、所有行业全面实施增值税转型改革。
  3. 为什么十六届三中全会 增值税由生产型转为消费型
  4. 增值税转型是什么意思转型前后有什么区别
  5. 什么是增值税转型
  6. 所有行业推行增值税转型改革从哪一年开始

一、营改增什么时候开始实施的啊

1、2016年5月1日起,我国全面实施营改增试点,试点范围扩大到建筑业、房地产业、金融业、生活服务业,并将所有企业新增不动产所含增值税纳入抵扣范围,确保所有行业税负只减不增。这意味着,我国税制改革迈出关键一步,国家治理的基础将打得更牢、夯得更实。

2、简单地说,增值税与营业税的更大区别,就是增值税可以抵扣,营业税不能抵扣。全面推开营改增试点,不仅实现了增值税对货物和服务的全覆盖,还首次将所有企业新增不动产所含增值税纳入抵扣范围,基本上完成了从生产型增值税向消费型增值税的转变。

3、不管是动产还是不动产,不管是原材料还是半成品,都可以作为进项税抵扣,这对于降低企业税负,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4、营改增之前,我国主要是对货物征收增值税,对劳务征收营业税。与之相对应的,是制造业实行增值税,服务业实行营业税。这样带来一个很大的问题,即增值税的链条是“断开”的。

5、比如,制造业的企业购买服务,服务业的企业购买货物,税是无法抵扣的,服务业的企业之间的经济活动,也是不能抵税的,造成对服务业重复征税。

6、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5月1日起营改增试点全面推开税制改革迈关键一步

二、在全国所有地区、所有行业全面实施增值税转型改革。

三、生产型增值税向消费型增值税转化的可能性和必要性

1.规范化税收制度的基本建立,为我国增值税转型创建了良好的税收环境。

我国实行增值税是从1984年第二步利改税时开始的,当时我国的整个税收制度还处于计划经济体制之下,根本谈不上市场经济,因而增值税也不是国际上盛行的真正意义上的增值税,它还带有浓厚的计划经济的烙印,是具中国特色的“表面化”的增值税。1987年财政部发布了《关于完善增值税征税办法的若干规定》,逐步完善了增值税的计税 *** 。1993年党的十四大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我国的税收制度进行了重大的改革,发布了《增值税暂行条例》、《增值税实施细则》和《增值税专用发票使用规定》,建立起了新的规范化的以增值税为主体的流转税制格局。它完全突破了计划经济体制下统收统支的分配格局,基本上是按照国际惯例建立起来的规范化的增值税,其普遍征收、中性、简化的原则和征税地点、征税范围的扩展、扩大以及税率的合理设置,都为今后我国的增值税逐步向国际先进水平靠拢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特别是为适应加入 WTO后我国增值税税制与WTO成员国税则协调一致创造了良好的、规范化的税制环境。

2、财政状况的好转为增值税转型提供了可能。

1994年税制改革后,我国的财政状况逐年好转。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由1995年的10.07%上升至1999年的14.0%;税收收入占财政收入的比重,也由1984年实行增值税以来的57.72%上升至1995年新税制改革的96.72%,并一直保持在90%以上。尤其是2001年我国的税收收入已达到15172亿元,首次突破l万亿大关,比2000年增长19.8%,增收2511亿元。众所周知,2003年是不平静的一年,虽然遭受了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的影响,但我国财政收入情况良好。据国家财政部统计,2003年1至5月份,全国财政已实现收入9039.98亿元,完成预算的44.1%,比去年同期增加1978.66亿元,增长28%.同时,我国的财政支出情况和预算执行情况总体上比较正常。这表明新税制改革以夹,我国的财政状柳相对稳定,这为增值税转型提供了可能。

3、现代化征管手段的普遍运用为增值税转型提供了有利条件。

随着现代化建设的高速发展,对税收征管水平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计算机的普及应用、“金税工程”和税收征管信息系统的逐步实施都为增值税转型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增值税转型时间(营改增开始时间)-第1张图片-

4、加入WTO后,我国生产型增值税已不能适应世界经济发展的需要,改革和完善增值税制度势在必行。

尽管1994年新税制改革在制度上建立了比较规范的流转税制度,但是,其中采用的生产型增值税也只是适应了我国当时的经济形势和财政状况。目前看来这一类型已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尤其不能适应WTO有关规则的需要。主要表现在:之一,征税范围偏窄。国际上规范化的增值税范围为:所有货物销售、生产性加工、进口、修理装配、交通运输业、邮电通信业、建筑安装业、劳务服务业等。而我国增值税的范围是,除农业生产环节和不动产外,对所有销售货物或进口货物以及加工修理装配劳务征收增值税。这导致了增值税销售货物与营业税应税劳务抵扣链条的中断,削弱了增值税的环环相扣的制约作用,不利于公平竞争。第二,税率设计偏高。目前国际上征收增值税的国家的税率大体在8%-20%之间,而我国生产型增值税税率为17%,如果换算为消费型增值税税率应在23%,说明我国税率仍然偏高,而且税率也不统一。第三,税款抵扣不彻底,造成重复征税,增大了出口产品成本,削弱了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限制了对外贸易企业的发展,减少了国家财政收入。由此可见,实现增值税转型任务十分重大,特别是在我国经济结构战略调整时期,更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这个转变过程将是长期和艰巨的。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实行“消费型”增值税,不仅能够促进国家对外贸易的发展,还能够提高全社会投资的积极性,扩大就业机会。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对我国增值税转型的规定,虽然会使国家财政收入有所减少,但它对企业利润的间接影响是值得肯定的。据权威专家预测,增值税转型可能会使国家财政收入每年减少300至600亿元。但是,从长远看转型能使企业利润增加,企业所得税会随之增长,转型的长期利益将是巨大的,转型对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作用也将是十分巨大的。

三、为什么十六届三中全会 增值税由生产型转为消费型

1、十六届三中全会只是作为增值税转型改革的决定和大概的时间表,实际全面实行消费型增值税是2009年1月1日。具体时间情况如下:

2、2003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适时实施增值税转型改革,国家“十一五规划”也明确提出,2006年到2010年期间,将“在全国范围内实现增值税由生产型转为消费型”。2004年,我国率先在东北三省的装备制造业、石油化工业等八大行业进行增值税转型试点;2007年7月1日起又将试点范围扩大到中部六省26个老工业基地;2008年7月1日,试点范围进一步扩大到内蒙古自治区东部五个盟市和四川汶川地震受灾严重地区;2009年1月1日起,在我国所有地区、所有行业推行增值税转型改革,由生产型增值税转为国际上通用的消费型增值税。

3、至于说为什么,大致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分析:

4、增值税转型作为一项给企业减负的改革,有利于鼓励企业设备更新和技术升级,推动企业成为市场长期投资主体。消费型增值税对经济的积极影响 1) *** 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促进经济增长 2)降低税负,推动国有大中型企业改革3)缓解物价不断下降的局面4)实现出口彻底退税,增强国际竞争力5)解决重复征税问题6)实现内外资企业的公平原则总之,消费型增值税是我国增值税类型选择的最终目标,基于我国目前基本国情及消费型增值税对经济的负面影响,要积极稳妥地加以实施。

四、增值税转型是什么意思转型前后有什么区别

所谓的增值税转型,是指增值税税制的改变,即由原来的“生产型”转换为“消费型”。

目前,我国除东北、中部、蒙东、汶川地震地区以外,增值税税制为“生产型”,即,不允许扣除外购固定资产所含的已征增值税,税基相当于国民生产总值,税基更大,但重复征税也最严重。

比如,某企业销售货物117万元,当期购入原材料58.50万元,购入设备46.80万元。

销项税额= 117/(1+ 17%)* 17%= 17万元

进项税额= 58.50/(1+ 17%)* 17%= 8.50万元

应交增值税= 17- 8.50= 8.50万元

税负率= 8.50/(117- 17)= 8.50%

增值税转型是什么意思?转型前后有什么区别?转型后的增值税类型又是什么?

转型后,增值税税制类型将采用“消费型”,即,允许一次性扣除外购固定资产所含的增值税,税基相当于最终消费,税基最小,但消除重复征税也最彻底。

仍以上例为例,在“消费型”增值税税制下:

销项税额= 117/(1+ 17%)* 17%= 17万元,与“生产型”一致

进项税额= 58.50/(1+ 17%)* 17%+ 46.80/(1+ 17%)* 17%= 15.30万元,较“生产型”多抵扣进项税额6.80万元(15.30- 8.50)

应交增值税= 17- 15.30= 1.70万元,较“生产型”少交增值税6.80万元(8.50- 1.70)

税负率= 1.70/(117- 17)= 1.70%,较“生产型”下降6.80%(8.50%- 1.70%)

五、什么是增值税转型

1、增值税转型,指的就是将生产型增值税转为消费型增值税,允许纳税人在计算缴纳增值税时扣除外购固定资产所含进项税金。在生产型增值税模式下,纳税人外购固定资产所含进项税金不能直接抵扣,只能计入固定资产价值,通过逐年计提折旧的方式在缴纳企业所得税时扣除,纳税人的增值税税负较高。

2、增值税是以商品生产流通各环节或提供劳务的增值额为计税依据而征收的一个税种。从理论上分析,增值额是指一定时期内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新创造的价值额,从税收征管实际看,增值额是指商品或劳务的销售额扣除法定外购项目金额之后的余额。以扣除项目中对外购固定资产的处理方式为标准,增值税可分为生产型增值税、收入型增值税和消费型增值税。

3、生产型增值税是指在计算增值税时,不允许将外购固定资产的价款从商品和劳务的销售额中抵扣,由于作为增值税课税对象的增值额相当于国民生产总值,因此将这种类型的增值税称作生产型增值税。我国一直实行的是生产型增值税。

4、消费型增值税是指允许纳税人在计算增值税额时,从商品和劳务销售额中扣除当期购进的固定资产总额。也就是说,纳税人的资本投入不算入产品增加值。这样,从全社会的角度来看,增值税相当于只对消费品征税,其税基总值与全部消费品总值一致,故称消费型增值税。

5、有专家测算,税率为17%的生产型增值税,相当于税率为23%的消费型增值税。消费型增值税允许纳税人在计算缴纳增值税时扣除外购固定资产所含进项税金,减轻了企业的增值税税负,有利于鼓励企业扩大投资,更新生产设备。

六、所有行业推行增值税转型改革从哪一年开始

1、法律分析: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自2009年1月1日起,在全国所有地区、所有行业推行增值税转型改革。改革的主要内容是:允许企业抵扣新购入设备所含的增值税,同时,取消进口设备免征增值税和外商投资企业采购国产设备增值税退税政策,将小规模纳税人的增值税征收率统一调低至3%,将矿产品增值税税率恢复到17%。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二十二条增值税专用发票由国务院税务主管部门指定的企业印制;其他发票,按照国务院税务主管部门的规定,分别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指定企业印制。未经前款规定的税务机关指定,不得印制发票。

好了,文章到此结束,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标签: 时间 增值税 转型 开始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