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司各特路?司各特路

牵着乌龟去散步 生活 20 0

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以下的问题,关于上海司各特路,司各特路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1. 上海有哪些外国历史建筑像武康大楼这样的
  2. 上海圣三一堂 上海圣三一堂是什么建筑风格

一、上海有哪些外国历史建筑像武康大楼这样的

1、建筑地址建成年代设计者风格备注

2、董家渡圣方济各沙勿略堂董家渡路185号 1853年范廷佐

3、洋泾浜圣若瑟堂四川南路36号 1861年罗礼思哥特式

上海司各特路?司各特路-第1张图片-

4、圣三一堂江西中路 1869年司各特、凯德纳哥特式

5、英国驻上海总领事馆(外滩)外滩33号 1873年外廊式

6、杨树浦水厂杨树浦路 1883年英国城堡式

7、新天安堂南苏州路107号 1886年道达尔哥特复兴式

8、圣约翰大学怀施堂万航渡路号 1894年通和洋行中西合璧华东政法大学

9、耶稣会徐家汇藏书楼漕溪北路80号 1897年上海图书馆分部

10、礼和洋行大楼江西中路51号 1898年鲤鱼门饭店

11、盛宣怀住宅淮海中路1517号 1900年日本驻上海总领事馆

12、轮船招商局外滩9号 1901年通和洋行罗曼复兴建筑;维多利亚哥特式

13、德国邮局福州路70号 1903年倍高洋行上海金属总公司

14、提篮桥监狱长阳路147号 1903年5月18日提篮桥监狱

15、上海华俄道胜银行大楼外滩15号 1904年倍高洋行古典法国建筑中国外汇交易中心

16、法租界公董局董事住宅汾阳路79号 1905年古典法国建筑工艺美术研究所

17、汇中饭店外滩19号 1906年 Scott文艺复兴和平饭店南楼

18、惠罗公司南京东路四川中路东北角 1906年 Scott

19、上海德律风公司江西中路汉口路 1908年新瑞和洋行上海市内 *** 局

20、大清银行汉口路50号 1908年通和洋行残疾人福利基金会

21、法租界公董局淮海中路375号 1909年

22、永年人寿保险公司广东路93号 1910年通和洋行中国民生银行

23、天主教徐家汇圣依纳爵主教座堂蒲西路158号 1910年 William Doyle新哥特复兴

24、礼查饭店黄浦路17号 1910年新瑞和洋行新古典巴洛克浦江饭店

25、大北电报公司外滩7号 1907年通和洋行晚期法国文艺复兴盘谷银行、泰国领事馆

26、中国通商银行大楼(外滩)外滩6号 1906年玛礼逊洋行罗曼复兴、古典主义

27、上海总会大楼外滩3号 1910年 Tarrant英国文艺复兴

28、上海东方汇理银行大楼外滩29号 1911年通和洋行法国巴洛克光大银行

29、日本驻上海总领事馆黄浦路106号 1911年商业置地公司

30、虹口救火会吴淞路560号、哈尔滨路2号 1915年虹口消防中队

31、上海亚细亚大楼/麦边大楼外滩1号 1916年马海洋行巴洛克、古典太平洋保险公司

32、有利大楼外滩4号 1916年公和洋行文艺复兴

33、俄国领事馆黄浦路20号 1916年 Lieb

34、先施公司南京东路690号 1917年德和洋行巴洛克时装公司

35、永安公司南京东路635号 1918年公和洋行

36、申报馆汉口路309号 1918年古典主义装饰解放日报社

37、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大厦汉口路193号 1919年 Turner新古典主义

二、上海圣三一堂 上海圣三一堂是什么建筑风格

今天小编辑给各位分享上海圣三一堂的知识,其中也会对上海圣三一堂是什么建筑风格分析解答,如果能解决你想了解的问题,关注本站哦。

位于上海市中心黄浦区九江路219号的上海圣三一座堂,是中国上海市现存最早的基督教英国圣公会主教座堂,也是闻名远东的基督大教堂。

九江路219号沿街是教会书店,还是在营业的。教堂始建于清道光27年,同治5年拆去老堂,新堂奠基,同治八年竣工,新堂因以红砖为墙,俗称红礼拜堂。

上海圣三一堂(Holy Trinity Church, Shanghai)位于上海市黄浦区,原上海公共租界的中心区。教堂东临江西路,北临九江路,南隔汉口路即为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大厦。因其红色外观,教堂俗称“红礼拜堂”。圣三一堂是一座专门为英国侨民中的圣公会教徒服务的教堂。1847年先建造了一座小型教堂。在原教堂失修后,座堂于1866年至1869年参考参考建筑师乔治·吉尔伯特·司各特(George Gilbert Scott 1811-1878)的设计重新建造,外观为新哥特式,亦是上海早期最为庞大华丽的基督教堂。1875年教堂升格为圣公会北华教区主教座堂,1893年在教堂左侧增建高耸的钟楼。文化大革命期间,教堂遭到严重的破坏。圣三一堂曾为英国国教会(Anglican, The Church of England)远东上海地区英语圣公会主教座堂、普世圣公宗前中华圣公会教省主教院辖下国际性主教座堂。自2006年开始,圣三一堂成为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和中国基督教协会的总部附属教堂。历经修葺后的圣三一堂目前仅在礼拜日对教徒开放。

上海外滩的江面、长堤、绿化带及美轮美奂的建筑群所构成的街景,是更具有特色的上海景观。而外滩的夜景更是不用说了,闻名全国。东临黄浦江,西面为哥特式、罗马式、巴洛克式、中西合璧式等52幢风格各异的大楼,被称为万国建筑博览群。

地址:上海市中心黄浦区黄浦江畔

交通:地铁2号线、地铁10号线在南京东路站下车步行即可

闻名中外的外白渡桥,又称外婆桥,是旧上海的标志性建筑之一,还记得当时的《情深深雨蒙蒙》火遍了大江南北,就是缘于此。

交通:317路、61路、19路、100路吴淞路天潼路下车步行可至

古猗园的规模为上海五大古典园林之首。内有逸野堂、戏鹅池、松鹤园、青清园、鸳鸯湖、南翔壁6个景区,是上海最古老的园林之一,同时也可以说是最美的园林。

地址:上海市嘉定区沪宜公路218号

交通:乘坐562路、822路公交车均可到达

钟书阁于2013年4月营业,成为申城引人注目的文化地标,不仅获誉“上海最美书店”,还被视作中国实体书店转型的一个标杆。

每次介绍书店,最不可错过的就是它了!一走进钟书阁,映入眼帘的除了书还是书,不仅墙面上有,连地下也是藏书,十分震撼!

地址:松江区三新北路900弄泰晤士小镇930号

交通:乘坐地铁9号线,在松江大学城站下车(3号口出),步行至松江客运中心站,乘坐松江15路,在弘翔路三新北路站下车,步行可至

上海圣三一堂是聘请了英国本土的著名建筑师设计的,在1869年建成,俗称“红礼拜堂”,是上海早期更大最华丽的基督教教堂。不过就现在来看,圣三一堂也是上海数一数二的教堂了,哥特式的独特风格让人见之难忘。

交通:地铁二号线十号线南京东路站下车步行可至

在12号线上的国际客运中心站,是一座星座主题大 *** 的地铁站。过道里还有很多3D映像展品,顶上有各种图案,这么美,简直都不像是一个地铁站了!

地址:虹口区东长治路(商丘路至新建路间)

交通:地铁12号线国际客运中心站

上海琉璃艺术博物馆,位于田子坊附近,单外墙就镶嵌着4800多片宛如石窟岩石般质感的透明琉璃砖。一朵巨型金色牡丹花高挂在琉璃墙上,好似从琉璃中绽放出来,显得格外醒目。光是外观就足以被称作最美博物馆!

地址:黄浦区泰康路25号(田子坊对面)

交通:乘坐地铁九号线至打浦桥站下车,步行可至

与当年华人教堂的经费很多来自于海外捐助的情形不同,上海圣三一堂的收入主要来自于上海当地,其中又包括两大房地产租金;教徒以及社会的捐助。以上两项占年收入的90%左右。上海圣三一堂常年收入概况表(1926、1931两个年度)圣三一堂的房地产租金来自河南路166号以及上海药房;社会捐助主要来自教徒和汇丰银行、汇丰旅馆业有限公司、英美烟草公司、上海电力公司、 *** 公司、自来水公司、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以及一些外资公司。圣三一堂采取收支公开的财务管理方式,根据详细的帐簿、凭证、收据编制资产负债平衡表以及各种基金收支平衡表,在年度工作报告中,报告堂内的财务账目以及捐助者的名额。

一、从西班牙广场往上看,山坡上的教堂就是圣三一教堂(Trinita dei Monti)(又称圣三山教堂),这间教堂是1495年由法国人所建,从教堂的一对钟塔和窗子,可以看得出它是属于哥特式的建筑,不同于在罗马较常见到巴洛克式的豪华和精雕细琢的感觉。

连结这座教堂和广场之间的西班牙石阶,其实也是观光重点,这个阶梯是有曲线的,从下而上结合了曲线和直线,以优美的线条连结而上,中间还有一座花台,在春天开满了杜鹃花,更增添美感。

二、美国华尔街的三一教堂:位于华尔街的西街口,紧临百老汇大街,可以说是一座典型的哥特式教堂。在19世纪初她曾经是纽约更高的建筑,是她见证了华尔街风风雨雨的历史。在教堂西侧有一小块墓地,这里安葬着很多知名的金融大亨和政治名人。如果华尔街的大亨们按照常规拿出自己收入的10%捐给教堂的话,那么这座三一教堂无疑是世界上最富有的教堂。

三、伦敦百年知名圣三一大教堂:位于伦敦玛里波恩区的圣三一大教堂,是由英国近代史上最伟大的建筑师- John Soan爵士于公元1825年所设计兴建,该建筑与John Soan爵士所设计的伦敦知名建筑,包括:英国英格兰银行(英国的国家银行)外观、伦敦Chelsea皇家医院、达利奇艺廊、英国首相府的宴会厅等齐名,John Soan爵士以其新古典建筑特色闻名于世,主张“历史”对建筑的重要性,开启美国现代主义的建筑之风。

位于英格兰河流埃文河畔,伟大作家威廉·莎士比亚在此受洗礼,并于1616年被埋葬于此。[1]

四、上海圣三一堂:是英国圣公会在上海的一座教堂,俗称红礼拜堂。该教堂位于黄浦区,东面是江西中路,突面到九江路,南面到汉口路。这是一_专门为英国侨民服务的教堂,1847年建,1866年5月24日-1869年重新建造,外_为哥特式,成为上海早期更大最华丽_基督教堂。由斯科特凯德纳设计。1875年升格为北华教区主教座堂,1893年于教堂左侧增建高耸的钟楼(已毁于文华大革命中)。这里长期作为黄浦区 *** 。最后还给教会,作为中国基督教两会所在地。

好了,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

标签: 司各特 上海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