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敷热敷的时间,冷敷一般敷多长时间

牵着乌龟去散步 问答 10 0

各位老铁们好,相信很多人对冷敷热敷的时间都不是特别的了解,因此呢,今天就来为大家分享下关于冷敷热敷的时间以及冷敷一般敷多长时间的问题知识,还望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1. 冷敷多长时间合适
  2. 什么时候冷敷什么时候热敷
  3. 冷敷和热敷分别适合什么情况
  4. 冷热敷交替正确 ***

一、冷敷多长时间合适

1、冷敷的时间一般要求在二十分钟左右就可以的,同时服用活血化瘀的药物。

2、常用的冷敷 *** 也是分为两种,一是干冷敷,二是湿冷敷。具体 *** 与热冷敷许多相似之处。但作用原理恰恰相反,冷敷是为了局部损伤肌肉组织得以收缩,减少出血和肿胀。所以冷敷时要注意皮肤不要冻伤。

3、冷敷的原理是减轻疼痛感觉,减少血液流向该部位,防止充血肿胀。冷敷之后第二天如果还有疼痛,那么合适的时间继续冷敷。如果过一段时间发现扭伤的部位出现血肿、紫斑等,这说明有瘀血了,这时候就该反过来热敷了。千万别搞错了顺序。

4、当如果损伤处有伤口、起泡或出血的时候,要注意患者的情况,如果对低温特别敏感或心血管系统有病的人,要慎用冷敷。

5、冷敷时一定要注意冷敷时间的控制,不要时间过长,避免造成冻伤,尤其是在肘关节和膝关节部位特别注意防冻,以免造成对关节的损害。

二、什么时候冷敷什么时候热敷

热敷以及冷敷的治疗 *** 在生活中还是很常见的,而且这两种治疗 *** 在不同的时候有着不同的功效,但是很多朋友对于这两种治疗 *** 并不不是很了解,因此总是在应用的时候弄混,结果治疗效果非常差。那么从医学上来说,到底什么时候该热敷什么时候该冷敷才是正确的呢?

热敷是理疗中常见的一种治疗 *** ,是用热的物体如热水袋或热毛巾置于痛处来消除或减轻疼痛,这就是一种古老的热敷疗法。它能使局部的毛细血管扩张,血液循环加速,起到消炎、消肿、祛寒湿、减轻疼痛、消除疲劳的作用。

慢性炎症及痛症。例如:慢性腰颈痛、慢性退化性膝关节炎、肌肉疲劳或痉挛等。

但是如果热敷用的不恰当也是会产生不好的影响。

2、受损的部位还有热感受能力和痛感受能力

1、热敷时,不是越热越好,只要有温暖的感觉就好,温度宜在:42~45度。

冷敷热敷的时间,冷敷一般敷多长时间-第1张图片-

3、热敷治疗期间不宜做太多的动作。

5、在治疗中如果感到头晕或不适等症状,停止治疗。

冰敷是降低组织的温度以达到治疗效果的 *** 。冷却可以减少组织血液量及减慢组织的新陈代谢,因此,可降低出血及发炎的情况。另外对于痉挛,肌肉挛缩也有一定的效果,还有可提升痛阈而降低疼痛。

如果冰袋的温度在15摄氏度以上则冰敷可达30分钟以上;如果冰袋的温度低于5摄氏度则不能超过10分钟。

对人体来说,冰敷所导致的早期生理效应是血管收缩,紧接着出现的是缺血效应,直接影响局部组织的供氧和其它营养物资输送,进而导致局部组织坏死。而通常身体的自我保护效应会避免此种情况发生,使此处的血管重新扩张,血流增加,缺氧状况改善从而防止坏死。所以长时间的冰敷不仅危险,而且会使冰敷的效应降低,所以应严格控制冰敷的时间。

(正常的冰敷不可以超过10分钟。较严重的损伤,10分钟的冰敷不够,但我们可以采用每间隔2小时一次冰敷来控制症状。)

三、冷敷和热敷分别适合什么情况

1、关于利用物理降温退热的引去有些争议。争论的焦点是强行降温对机体抵抗致病因子不利,而且冷敷、酒精擦浴等又会造成肌体寒颤,加重病情。但目前临床上对高热40度以上、服退烧药未起作用者,采取一些物理降温 *** ,仍有一定作用。

2、冷、热敷法是利用冷或热的温度 *** ,作用于局部或全身的皮肤和黏膜,并借助于神经传导,引起皮肤和内脏器官的扩张或收缩,改变机体各系统的体液循环和新陈代谢,以达到治疗的目的。

3、冷敷去疾保健康的机理在于它可使局部或全身小动脉收缩,减少血流,减轻局部充血、出血,降低细菌活力,继而可抑制炎症扩张和化脓。达到止痛、止血、消炎和退热的效果。冷敷还可用于全身降温和镇静。

4、冷敷法适用于局部软组织损伤早期,可防止皮下出血或肿胀,以及扁桃体摘除术后、鼻出血、高热和牙痛等。但是不适于慢性炎症或深部组织化脓,以免使局部血流量减少,影响炎症的吸收。凡对冷过敏者,忌用冷敷。常用的冷敷 *** 如下:

5、(1)湿冷敷法。将小毛巾折叠成损伤部位大小,放在冰水或冷水中浸湿,拧成半干(以不滴水为度),敷盖于患部。每隔3~5分钟更换1次,连续15~20分钟。如用于降温时,除头部冷敷外,还可在腋、肘、膝窝和腹股沟等大血管处同时应用冷毛巾湿敷。

6、(2)冰袋法。将冰块砸成核桃大小,放于盆中用冷水冲溶冰块的棱角,以免损坏冰袋或使患儿感到不适。冰袋中放入冰块一半,加少许冷水。将冰袋平放于桌上,一手提高冰袋口,另一手轻压袋身,以排出袋内空气,将盖拧紧、擦干,外用毛巾或布套包裹,放在患儿冷疗部位。若无医用冰袋,也可用家用热水袋或双层塑料袋代替使用。高热病儿可敷头部(前额)或体表大血管处,如颈部两侧、腋下、腹股沟等处。

7、枕后、耳廓、阴囊处不宜冷敷,以防冻伤。心前区忌冷敷,以防心律失常。腹部忌冷敷,以防腹泻。足底忌冷敷,以免反射性末梢血管收缩,影响散热。麻疹、风湿性关节炎和体质很差的患儿也不宜用冷敷。

8、枕后、耳廓、阴囊处不宜冷敷,以防冻伤。心前区忌冷敷,以防心律失常。腹部忌冷敷,以防腹泻。足底忌冷敷,以免反射性末梢血管收缩,影响散热。麻疹、风湿性关节炎和体质很差的患儿也不宜用冷敷。

四、冷热敷交替正确 ***

1、热敷。它能使局部的毛细血管扩张,血液循环加速,起到消炎、消肿、祛寒湿、减轻疼痛、消除疲劳的作用。

2、冰敷是降低组织的温度以达到治疗效果的 *** 。冷却可以减少组织血液量及减慢组织的新陈代谢,因此,可降低出血及发炎的情况。另外对于痉挛,肌肉挛缩也有一定的效果,还有可提升痛阈而降低疼痛。

3、当急性运动伤害发生的时候,此时肌肉或是韧带刚刚受到剧烈的冲击,可能有撕裂、挫伤,并伴随着微血管出血、发炎等症状;这时就需要冰敷来抑制出血及发炎的情形。一次冰敷约15~20分钟,通常冰到患部有麻木感就可以停止,休息约1~2小时再一次。冰敷的阶段长短,要看伤势的严重性而定,若是患部仍持续肿胀,冰敷就要继续进行。

当肿胀的情形已经减缓或停止,这时就可以开始进行热敷,促进血液循环、组织代谢速度,让患部的发炎物质尽快移除。若受伤部位是末端肢段,例如手腕、脚踝等,建议前臂与小腿部位也可以同步热敷或 *** ,目的是放松肌肉与韧带,让关节不要太紧绷。一次热敷大约是20~30分钟,温度大约在45度左右,不要过热,避免烫伤。

在急性的运动伤害经过妥善处理,伤势略为缓和,损伤局部已经不再出血,肿胀不再增加以后,可以开始使用热敷来协助患部排除炎性物质与堆积物;要注意的是,热敷会使血管扩张增加血液流量,为了避免过多的血液流量造成患部二度肿胀,同时也要使用冷敷来减缓,这就是所谓的“冷热交替法”。

也就是说血管会因热而扩张、因冷而收缩,冷热交替法被视为是一种血管的运动,目的是用来促进血液的循环,达到快速清除炎性物质与堆积物、消除肿胀等功用。

第三:冷热敷交替,为什么从热开始、冷结束?

热敷会使血管扩张,血液流量增加,可以携带更多的堆积物离开患部;而为了避免血流量过多,在热敷一段时间后,须用冷敷稍微减缓,而最后用冷敷结尾便是为此次的血管运动做结束,使其回复到一般的状态。

冷热交替法中,热敷的温度约为38~40度,温度不能太高,避免烫伤,时间约为4~6分钟;冷敷温度约为10~16度,时间约为1~3分钟,注意冷敷的目的是减缓热敷造成的血管扩张,而不是像急性运动伤害时的冰敷,时间要比热敷的时间短。冷热交替总时间约30分钟左右。

注意,若是心脏血管疾病者、易出血者、感觉丧失以及怀孕者,可能就比较不适合用这样的 *** ,还是要经过医师的检查再进行。

好了,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

标签: 冷敷 时间 热敷 多长 一般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