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大林模式结束时间?斯大林时期是在哪一年-百科-

斯大林模式结束时间?斯大林时期是在哪一年

牵着乌龟去散步 百科 11 0

大家好,关于斯大林模式结束时间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斯大林时期是在哪一年的知识,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

  1. 斯大林模式开始实施时间
  2. 高中历史:斯大林模式起止时间
  3. 斯大林模式什么时候结束
  4. 斯大林模式开始时间
  5. 中国什么时候改变斯大林模式的,结果怎样
  6. 斯大林模式僵化时间

一、斯大林模式开始实施时间

斯大林模式是一种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斯大林模式是前苏联工业化和经济发展过程中所采用的、并且延续约70余年的一种经济体制。它形成在工业,农业的时间上并不一致。在工业上开始时间:1925年12月,标志:联共(布)“十四大”召开,总方针:通过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总方针,把苏联从农业国变为工业国,由输入机器和设备的国家变成生产机器和设备的国家,重点:发展重工业。农业方面是1927年12月,联共(布)“十五大”确立农业集体化方针。要把个体小农经济联合并改造为大规模集体经济。此后,新经济政策逐渐取消。

参考:

二、高中历史:斯大林模式起止时间

斯大林模式”也称“苏联模式”。

二战结束后,苏联国际地位发生根本改变,外部条件也大为好转,它不再是资本主义包围之中的“红色孤岛”。与此同时,战争胜利提高了斯大林个人及其体制的威望,而被战争强化了的苏联模式又按着惯性,不仅原封不动地用于战后和平时期,而且被凝固化、系统化和理想化。

苏联模式凝固化的标志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是在理论上全面肯定30年代形成的政治经济体制。这主要表现在斯大林1946年对选民的讲话和1952年发表的《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一书中所表达的观点;其次是压制党内外出现的改革呼声。

这主要反映在对安德烈也夫和沃兹涅先斯基改革思想的批判;斯大林此做法是为了保证苏联社会主义不变质,斯大林死后正好验证了斯大林的观点。

以上三点清楚地表明:此凝固化斯大林为了社会主义进行的唯一正确的标准模式,把苏联模式具有的特点当作社会主义的基本规律与特点,进而上升为理论原则,以此来达到统一思想,维护现有模式的目的。

同时在实践中,不仅压制国内改革要求,而且对社会主义阵营内部的改革举动进行围攻,不容许对苏联模式进行怀疑,更不容许改动。把现有模式神圣化的做法极其有害,大大增加了日后改革的难度与阻力。但同时此做法则是为了苏联不变质,走向与社会主义相悖的道路。在某种意义上将此做法也有相对进步意义。

1、高度集中的、指令性的计划经济体制模式:以国有企业为代表的全民所有制,以集体农庄为代表的集体所有制,强调重工业特别是国防工业。

2、高度集权的政治制度: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权力高度集中于中央,集中于党中央的更高机构政治局、书记处。党政合一,党国合一;实行不受法律限制的无产阶级专政。自上而下的干部任命制: *** 不仅领导一切,而且通过垄断国家机关干部人事任免,直接发布政令,管理国家事务。

3、文化思想的专制统治:党 *** 严密控制与官方思想相左的思想,并全面掌握思想文化领域的管理权,对思想文化领域实行集中领导。党和国家的宣传教育部门对思想文化产品实行严格的审查和管制,要求全党和全体国民在思想和政治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4、以阶级为基础的暴力、清洗和流放

苏联学者布坚科认为:“斯大林式的社会主义,即国家行政,国家官僚、兵营式的社会主义,而不是科学共产主义奠基人所预见的社会主义”。

苏联学者B.基谢廖夫认为,斯大林模式“全面集中管理社会生活的所有领域,将行政命令 *** 与国家恐怖手段相结合,直至组织大规模镇压和建立强制性劳动的集中营;粗放和浪费的经济与政治机制,在这种机制下,完全取消了依据社会效益来评价成果;否认从前的民主化形式的价值,取消群众管理和民主制度的形式;

否认自治思想,政权的神圣化直至个人崇拜;社会生活甚至不受形式的民主程序控制;把党和国家的机关结为一体;执行机关监督选举机关;执法机关脱离法律和社会,其结果是独断专行...所有这些变形的‘兵营式共产主义’的特点,与马克思、恩格斯、列宁为之奋斗的自治社会主义和社会解放的理论是格格不入的。”

戈尔巴乔夫认为“占上风的是僵硬的、甚至残酷的极权主义制度。这种制度当然是在演变的,在斯大林死后,它的残酷性略有削弱,变得缓和些。但实质依然故我”。“归根到底,大家看到,苏联所实现的‘模式’不是社会主义的模式,而是极权主义的模式”。

三、斯大林模式什么时候结束

1、斯大林模式正式形成的标志是在1936年,1936年苏联颁布新宪法开始实行斯大林体制是该体制形成的的标志,直到1991年苏联解体,斯大林模式才被废除。

2、斯大林模式是前苏联工业化和经济发展过程中所采用的、并且延续约70余年的一种经济体制。它形成的标志为苏联1936年宪法的通过。这种经济体制是一种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模式,即通过国家权力,全面干预和管理国民经济各部门,通过指令性计划集中进行资源配置,进行社会生产活动。具体表现为经济运行排斥市场和价值规律; *** 通过计划确定全社会的产、供、销和企业的人、财、物等。

四、斯大林模式开始时间

斯大林模式从1936年苏联颁布新宪法开始实行,到1991年底苏联解体,斯大林模式也随之废除。

斯大林是苏联领导人中执政时间最长的1924-1953年,共29年。

苏联模式是苏维埃时期苏联 *** 建设社会主义的一种组织体系和思想体系。这一模式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也存在诸多问题。苏联领导集团在对该模式进行改革过程中,出现了重大偏差,这最终导致了苏联社会制度的转轨。

其采用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它的关键要害在于树立个人崇拜。它践踏了社会主义的民主和法制基本原则,以长官意志取代社会主义性质的民主集中制,个人崇拜出现于斯大林时期,但在50年代后逐渐得到巩固,这也成了苏联解体的因素之一。

1、建立了世界上之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国家,为把俄国改造成社会主义工业强国和实现国家的现代化创造了前提。

2、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向全世界宣告一种新的社会制度由理想变为现实。十月革命的目的是要消灭剥削制度,建设以无产阶级专政为基础的社会主义社会。

3、十月革命对国际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和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是一个极大的鼓舞和推动。

4、使人类进入了探索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新时期,是世界现代史的开端。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苏联模式

五、中国什么时候改变斯大林模式的,结果怎样

1、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中国 *** 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在北京举行。全会的中心议题,是讨论把全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

2、这次全会前,召开了历时36天的中央工作会议。在中央工作会议上,党的许多老一辈革命家和领导骨干,对“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两年来党的领导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批评,对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政治方面的重大决策,党的优良传统的恢复和发扬等,提出了建议。 *** 在会议闭幕式上作了题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重要讲话。这次中央工作会议,为随即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了充分准备。讲话成了三中全会的主题报告。

3、十一届三中全会结束了粉碎“四人帮”之后两年中党的工作在徘徊中前进的局面,实现了建国以来党的历史的伟大转折。这个伟大转折,是全局性的、根本性的,集中表现在以下几个主要方面:之一,全会实现了思想路线的拨乱反正;

4、第二,全会恢复了党的民主集中制的传统;第三,全会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新决策,启动了农村改革的新进程;第四,全会开始了系统地清理重大历史是非的拨乱反正。

5、通常,我们把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时间,即1978年12月18日,作为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伟大战略决策的开始时间。

斯大林模式结束时间?斯大林时期是在哪一年-第1张图片-

六、斯大林模式僵化时间

斯大林模式僵化时间始于1924年,结束于1953年。在这一时期,斯大林模式在苏联得到了广泛实施。斯大林模式,也称为苏联模式,是苏联 *** 在斯大林领导下建设社会主义的一种组织体系和思想体系。这一模式在苏联的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斯大林模式的特点是高度集中的政治和经济权力,以及对个人崇拜和集体主义的强调。

好了,文章到这里就结束啦,如果本次分享的斯大林模式结束时间和斯大林时期是在哪一年问题对您有所帮助,还望关注下本站哦!

标签: 斯大林 时期 模式 结束 时间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