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关于煲汤时间多长时间更好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不过没关系,因为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煲汤时间长了对身体有害吗的知识点,相信应该可以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和问题,如果碰巧可以解决您的问题,还望关注下本站哦,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
一、煲汤多长时间合适
1、鸡汤是有非常丰富营养的,比较适合术后修复身体。炖鸡汤的话家常做法就是要炖一个小时左右就可以了,如果是小笨鸡的话,就要适当的延长时间了,不过一个半小时也就可以了。
2、需要注意的是,虽然鸡汤当中更有营养,但是里面的鸡肉也不要舍弃。
3、鸡汤的营养价值很高,可以增加机体免疫力,提高抗病能力。
二、炖汤到底要炖多久会比较好
1、炖汤需要煲多长时间为好?需要什么火候?很多人都认为煲汤是很容易的事,只要原料调配合理,三煲四炖(厨师俗语:煲一般需要两至三小时,炖需要四小时),慢慢在火上煲着即可。火不要过大,火候以汤沸腾程度为准,开锅后,小火慢炖,火候掌握在汤可以开着即可。
2、煲汤技巧篇:煲汤需要什么火候,多少时间?
3、通常鱼汤的更佳熬制时间在1小时左右,因为汤中的营养物质主要来自氨基酸类,加热时间过长,会产生新的物质,营养成分反倒被破坏了。超过这时间,汤里就会出现很高的嘌呤。汤中的嘌呤物质会造成尿酸在血液中沉积,喝嘌呤过高的汤,轻则使人发胖,严重的还可能引发糖尿病、痛风及心脑血管疾病。
4、蔬菜水果汤,一般以滚煮汆煮的调理 *** ,煮沸即可,避免由于长期加热,营养素遭到破坏,主要是减少维生素C及B族维生素破坏,而且水面要没过蔬菜,以保持和空气隔离,从而减少营养损失。如果是广东的老火靓汤,一般要煲2个小时以上,而要是炖汤,则需要4个小时以上,先旺火烧煮二三十分钟,再转成文火慢熬,这样煲出的汤,火候十足,原汁原味,味道一流。
5、至于火候,60℃~80℃的温度会破坏部分维生素,而煲汤时食物温度应该长时间维持在85℃~100℃。因此,煨汤火候的要诀是“大火烧沸,小火慢煨”。火候以汤面沸腾程度为准,切忌大火急煮,让汤汁大滚大沸,以免汤中的蛋白质分子剧烈运动而使汤汁浑浊。其他一些以滚煮方式调理的汤羹,依食材的易熟程度以大火滚沸,再以中火或小火煮熟。只有这样,才能使食物中的鲜香物质尽可能地溶解出来,使汤既清澈浓醇,又更大程度地锁住了原有的营养成份。
6、制汤时火候掌握得是否恰到好处,是制汤技术的关键。汤的种类较多, *** 时必须根据汤类的要求,准确地掌握火候的大小和时间的长短。先用旺火烧开,是为了迅速地提高冷水和原料的温度,促使原料中的鲜味物质和养分随着水的温度上升而分解,并大量溢出溶到汤中。
7、 *** 白汤一般均先用旺火煮沸,然后改用中火,使汤保持沸腾状态;制清汤时旺火煮沸后,即转入小火慢烧,使汤面保持微滚,直到汤制成为止。清汤熬制时间也较乳白汤略长,一般要熬制3小时左右。这是因为,火候小,提供热量少,势必延长煲制时间。制汤的火候与时间不是固定的,操作时可视汤的要求,原料的类别以及形状的大小而灵活掌握。
8、1.火候以汤面沸腾程度为准,切忌大火急煮,让汤羹大滚大沸。
9、2.其他一些以滚煮方式调理的汤羹依食材的易熟程度以大火滚沸,再以中火或小火煮熟,使调料和汤羹味融即可。
三、煲汤要煲多长时间
煲汤要煲1.5~2小时,煲汤时间不宜太久,时间控制在1.5~2小时为合适,这样可以更好地留住营养成分。先开大火煮沸,然后用小火煲。建议汤和肉一起吃。因为食物中的蛋白质不可能都“熬”出溶解在汤水中。煲汤时间不宜过长,会造成食物中的蛋白质和脂肪等营养成分流失。
若用排骨、鸡肉、猪蹄等作为材料进行煲汤,一般煲1.5个小时就行,此时的汤营养程度较高,而且汤水的味道鲜甜,肉的口感也很好。若煲汤6、7个小时,汤中的营养物质会降低,人们从中获取到的营养也就随之降低;
若煲鱼汤或蔬菜汤,一般不需要花1.5个小时,煲鱼头汤只要把汤烧到发白即可,若煲蔬菜汤,只需要把蔬菜煮熟即可,否则蔬菜中的维生素成分会降低。
四、熬汤多久才是更好的
食物过多地在高温下炖煮,时间越长,损失的营养就越多。据了解,食物中的营养,一般是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等。在烹饪过程中,时间越长,其温度就会越高,氨基酸遭到破坏,营养反而降低。同时还会使菜肴失去应有的鲜味,维生素损失得越多,甚至消失殆尽,所以,煲汤时间不是越长营养越多的。
以人们平常爱喝的骨头汤为例,无论多高温度,花多长时间,都不能将骨内的钙质完全溶出,这是因为动物骨骼中所含的钙质不易被分解,久煮反而会破坏骨头中的蛋白质。
熬骨头汤一小时左右的浓度最为合适,这时骨头中的蛋白质(其中含有多种氨基酸)已溶解到汤内,使熬出的骨头汤味道鲜美。如果再长时间熬炖,骨头汤中会溶解更多的油脂,喝多了会引起高脂血症、动脉硬化等。熬骨头汤时若加入海鲜、菇类、动物内脏等,久炖后还会使嘌呤含量增高,喝下后对人体有害,为“痛风者”之大忌。
炖汤中加入绿色蔬菜,煮得太久会使蔬菜中营养素流失,而汤中钾含量和草酸盐都会增高,慢性肾病患者喝了增加肾结石的风险。鸡汤也一样,其中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较多。即使只吃炖鸡不吃鸡皮,但皮脂早已溶入汤内,喝熬制较久的浓鸡汤会摄入过多的动物脂肪,不仅增加胃肠负担,导致消化道疾病,还会导致血脂升高,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及脂肪肝的形成。
煲汤的锅更好能用瓦罐,或质地细腻的砂锅,内壁洁白的陶瓷锅,不锈钢锅也行。且砂锅的化学性质十分的稳定,锅的周围保温性也是十分的好,水分在煲汤的时候蒸发量比较小。从口感上去说,砂锅进行煲汤的话口味也是十分的纯正,喝的时候浓香润口。煲汤以选择质地细腻的砂锅为宜,劣质砂锅的瓷釉中含有少量铅,煮酸性食物时容易溶解出来,有害健康。内壁洁白的陶锅很好用。沙锅的好处在于需要小火慢功,保温性又好,做出来的汤美味之极。
1、鲜:熬汤更好是用冷水。如果一开始就往锅里倒热水,肉的表面突然受到高温,肉的外层蛋白质就会马上凝固,使得外层蛋白质不能充分地溶解到汤里。只有用冷水,并慢慢地加温,蛋白质才会充分溶解到汤里,汤的味道才鲜美。另外,熬汤不要过早放盐,盐会使肉里含的水分很快跑出来,也会加快蛋白质的凝固。酱油也不宜早加,葱、姜和酒等佐料不要放得太多,这些都会影响汤汁本身的鲜味。
2、清:要想汤清、不浑浊,必须用微火烧,使汤只开锅、不滚腾。因为大滚大开,会使汤里的蛋白质分子凝结成许多白色颗粒,汤汁自然就浑浊不清了。
3、浓:在没有鲜汤的情况下,要使汤汁变浓,一是在汤汁中勾上薄芡,使汤汁增加稠厚感。其二是加油,使油与汤汁混合成乳浊液, *** 是先将油烧热,冲下汤汁,盖严锅盖用旺火烧,不一会儿,汤就可变浓。
4、淡:只要把面粉或大米缝在小布袋里,放进汤中一起煮一下,盐分就会被吸收进去,汤自然就会变淡了。亦可放入一个洗净的生土豆,煮5分钟,汤也能变淡。
五、煲汤一般需要多长时间
1、有研究发现,煲汤时间的长短对汤品中亚硝酸盐(致癌物)的含量有影响。超过4小时,汤中的亚硝酸盐含量会随着煲制时间的延长逐渐增加,煲制超过6小时的汤就存在安全隐患。同时,汤里的嘌呤含量也会随之增高,长期饮用会导致尿酸增高。
2、煲汤时间不宜超过2小时,鱼汤更好控制在1小时内。实验证明,汤煲得再久也只能溶解食材中6%-15%的蛋白质,反而是盐和脂肪的含量会大大增加。
3、长期以来,人们认为“煲汤时间越长,汤就越有营养”。对此,同济大学医学院营养与保健食品研究所进行了实验研究。他们选择了蹄膀煲、草鸡煲、老鸭煲,通过检测发现:蹄膀的蛋白质和脂肪含量在加热1小时后明显增高,之后逐渐降低;草鸡肉的蛋白质和脂肪含量在加热0.5小时后逐渐升高,蛋白质加热1.5小时,脂肪加热0.75小时可达到更大值。
4、鸭肉的蛋白质在加热1小时后含量基本不变,脂肪含量在加热45分钟时升至更高值。长时间煲汤并没像人们所期望的那样使这三种汤中的营养有所增高。尤其是草鸡煲和老鸭煲,煲汤时间越长,蛋白质含量越低。
5、参考资料:人民网-煲汤时间越久越好吗?煲汤更好不要超过2小时
OK,关于煲汤时间多长时间更好和煲汤时间长了对身体有害吗的内容到此结束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