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鳗快报》文/尹秋彤
6月10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称,5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2.4%。其中,食品价格上涨10.6%,非食品价格上涨0.4%;消费品价格上涨3.3%,服务价格上涨1.0%。从环比数据看,前期推动物价上涨的主要因素——猪肉价格已经连续三个月下降。今年2月,猪肉价格环比上涨了9.3%,不过,随后的三个月,猪肉价格连续下降了6.9%、7.6%、8.1%,跌幅逐步扩大。
“对广大消费者来说,猪肉价格下降,可以减少生活成本了,在菜市场能看到摘掉口罩的人们喜形于色;但对养殖户来说,猪肉价格持续下跌,痛的已经心如刀割了。”业内人士分析认为。
消费淡季 连降三个月
5月份,CPI同比增速重回“2时代”,涨幅继续回落,猪肉、鲜菜、鸡蛋价格的下降直接影响了物价走势。具体来看,猪肉价格同比涨幅回落15.2个百分点;环比价格则进入负增长区间,主要受供给增加、夏季消费减少所致,此外,鲜果、鸡蛋和鲜菜价格同比降幅均有所扩大,对物价也起到抑 *** 用。
聚焦在北京,相关报道称,北京新发地市场的猪肉销售大厅有些冷清。商户们表示,5月猪肉价格延续了此前下降的走势,其中,白条猪批发价从5月初的每斤19.13元,快速下降到5月中旬的每斤14.5元,这个价格也是自去年8月底以来的更低价。“肉价连续三个月下降,像排骨,现在卖到26元一斤,春节的时候卖到38元一斤。”据介绍,5月份,新发地市场白条猪批发的加权平均价为每斤17.17元,比4月份下降13.54%,比3月份下降21.53%,比2月份下降26.18%。
市场负责人分析,今年以来,连续向市场投放的储备肉,迫使鲜肉价格也出现了明显下降。另外,夏季是猪肉消费的淡季,在需求不足的情况下,毛猪供应偏紧的局面得到改观。
北京新发地市场猪肉大厅经理王登友在接受央视记者采访时表示:新发地市场白条猪日均上市量连续三个月环比增加,5月份日均上市量1172头左右,比4月份增加5%,比3月份增加20%,比2月份增加52%。同时,现在新发地白条猪大体重猪占80%左右。这些单重超过180斤的大体型猪,通常压栏时间超过1个月甚至更长,除了待价而沽的心理以外,也与需求不足有直接的关系。
供求宽松 回涨也难
据了解,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商品猪供给和猪肉消费均下降,消费下降更明显,尽管供给仍然低于上年同期,但4月份开始规模以上定点屠宰企业屠宰量同比降幅开始收窄,与上年四季度相比,二季度供需形势已经明显改善,猪肉消费恢复速度、规模和时间成为市场走势最主要的影响因素。
“今年以来,毛猪的存栏量是在逐月增加的,这种增加,一部分是产能恢复的原因;一部分是积压的原因,这方面养殖场应该是能够感觉到的。综合来看,肉价进入下行通道的趋势不改,到目前为止,毛猪产能正在稳步恢复;毛猪存栏量正在稳步增加;供应能力在稳步增强;供求关系也由偏紧向宽松转化。近期又恰逢肉类消费的淡季,肉价进入下行通道的趋势难以改变。”新发地研报称。
“生猪产能进一步恢复,猪肉供给持续增加,加之气温升高,消费进入淡季,5月猪肉价格环比继续下降8.1%,降幅扩大0.5个百分点。”业内人士称。
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则表示,在疫情期间,部分生猪由于物流不畅而推迟出栏。在物流恢复后,前期被积压的大体重生猪集中出栏,使猪肉供应显著增加。数据显示,4月屠宰生猪的平均重量为121.8公斤,较去年同期上升了8.7公斤。另一方面,受疫情影响,餐饮消费恢复缓慢。
买肉人乐了 养猪人愁了
当然,肉价降了,让买肉的人乐了。“轮猪周期始于去年2月份,涨了整整一年,今年2月达到高点,白条猪价格从18元/公斤涨到50元/公斤,涨了将近两倍,这是多年罕见的。现在,我们消费者总数熬过了一个令人窒息的猪价顶点。消费者价格也总算回落到了央行调控目标之内了,未来的月份里,对应的去年猪肉价格将是节节攀高的数字,同比涨幅只可能越来越低。撸串、吃火锅的费用都增加了不少。”菜市场一顾客表示。
《电鳗快报》注意到,对于生猪养殖来说,这几年也发生了重大变化。过去,中国的生猪饲养以农村散户为主,价格涨了农民们踊跃投入,价跌了杀猪清栏,猪周期颇为短暂,3年一个的猪周期是很规律的。可近年来生猪饲养逐渐过渡到了大户手中,大户的利益驱动链条中多了投资决策、融资信贷、企业管理等复杂的因素,从而拉长了周期。
有养殖户对《电鳗快报》表示,在非洲猪瘟疫情有效控制的前提下,预计生猪和猪肉价格仍然呈现季节性走势,三季度季节性回升,四季度猪价将会回落。“我们现在需要做的是,减少投机性的育肥行为、及时出栏。”他说,“从销量的角度看,部分生猪养殖头部企业5月的销量环比和同比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提升。有行业人士认为,以量补价或是特定阶段的一种经营策略。”
新希望在此前的一次调研中表示,即使猪周期过去,整个生猪行业会依然持续集中,规模化的推进是必然的一个趋势,除了在成本能力、生产效率、全产业链的控制能力等方面竞争,另一个核心能力就是非洲猪瘟的防控能力。
据观察,由于生猪养殖板块的核心矛盾为生猪出栏量水平,在头部企业出栏量回暖的态势下,结合前5月的量价数据,生猪养殖板块上半年业绩增长可期。新希望5月明显发力,今年前5月,公司累计销售生猪162.71万头,同比增逾40%;累计实现销售收入57.22亿元,同比增逾200%。今年1至5月,牧原股份生猪累计出栏量达525.8万头,同比小幅增长;同期收入为160.62亿元,同比增幅超过180%。
本文源自电鳗快报
猪肉价格12周连降 多部门回应释放长期利好来源:经济参考报
商务部4月21日消息,据商务部监测,上周(4月12日至18日)肉类价格略有波动,其中,猪肉批发价格每公斤31.33元,下降0.3%。这已经是猪肉价格连续第12周回落。此前一日,农业农村部发展规划司司长曾衍德也介绍,随着供需形势持续改善,猪肉价格已经连续12周下降,回落至每公斤40元左右,同比下降25%左右。值得注意的是,农业农村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等多个部门还在采取更多措施,建立长效机制,引导市场预期,平抑价格波动。
对于猪肉价格变化,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副局长陈光华表示,近期猪价大幅回落的主要原因是生猪出栏明显增加,还有春节之后猪肉消费下降的因素,另外也有养殖户恐慌性出栏形成了“踩踏效应”。
“按照常年猪价的走势,端午节前后,随着猪肉消费增加,猪价有可能会出现一波上涨。但是从前期新生仔猪量来推算,预计二季度,全国规模猪场肥猪出栏量同比增幅将达到50%,市场供应总体宽裕,价格不太可能超过前期的高点。”陈光华说,综合来看,猪肉供应最紧张的时期已经过去了,后期供应会越来越宽松。按照目前生产恢复势头,今年6、7月份,生猪存栏有望恢复到正常年份的水平。之后再过4个月左右的时间,每个月的出栏量也会逐步恢复到常年水平。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刘爱华在介绍2021年一季度国民经济运行情况时也表示,目前,在各地保供稳价各项措施的作用下,生猪产能得到了显著恢复。生猪存栏在一季度末同比增长29.5%,生猪存栏连续六个季度环比增长,生猪产能恢复比较迅速。
同时,猪肉价格也成为推动一季度物价稳定运行的重要因素。刘爱华表示,近两年推动食品价格上涨比较大的因素是猪肉价格。猪肉价格已经连续6个月都处于同比下降,3月份同比下降了18.4%。“从这个角度来讲,猪肉价格具备持续下行的基础。”
更多利好因素还在持续释放,有望成为猪肉市场量足价稳的重要保障。陈光华表示,下一步,农业农村部将逐级抓责任落实,协同抓政策落地,持续抓增养补栏,确保恢复势头不中断、生猪存栏继续增加。同时,探索建立生猪产能储备制度,强化监督预警,完善调控政策,稳定基础产能,防止生猪生产和价格大起大落。
记者了解到,目前,农业农村部正在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海关总署和国家统计局研究建立生猪全产业链信息权威发布制度,集中发布生猪全产业链信息,指导生产主体合理调整产能,有效引导市场预期,平抑市场价格波动。
猪肉价格,连降10周!多种菜价,直降20%!为什么?接下来怎么走?近日,“猪肉价格降两成”一度登上热搜,11月7日,商务部表示,预计后期猪肉供给状况将会持续改善。
11月8日上午,广州东川新街市的猪肉档门口生意不错。市民反映,近期肉价有所下降。
市民 :最贵的时候60多元,现在一斤才40多元。
东川新街市的肉类经营户表示,10月份猪肉的进货价降幅较大。
广东广州市东川新街市肉类经营户 :相对来说,比起5月份之前,一斤降了10元左右,之前排骨62元1斤,现在53元1斤。
据记者了解,商务部最新数据统计,10月份第4周的猪肉批发价格,已经跌破每公斤40元大关,并连续10周出现下降 ,有分析师认为,猪肉价格下降主要是和生猪供应有关。业内人士指出,进口猪肉的投放量加大也有助降低零售价。
十月份全国蔬菜价格季节性下行
农业农村部监测的最新数据显示,10月全国菜篮子指数为122.58,环比下跌2.46个点;“蔬菜指数”为120.21,环比下跌2.87个点,整体来看,蔬菜价格呈现季节性下行的态势。
在北京市海淀区的一家蔬菜种植基地,基地负责人正在指挥工作人员采收大白菜,然后打包销往北京市区内的各大市场。
北京四季青农业公司蔬菜种植基地负责人 闫静波 :今年大白菜比往年生长得要好,一般亩产能达到约8000斤 ,大白菜大量上市了,价格比前一段时间下降了约20%到30%。
不仅是大白菜,近期,在北京市场,多种蔬菜价格都出现了明显下降。
北京消费者 :芹菜、油麦菜等叶类菜的价格降了,西红柿、黄瓜价格好像也降了一些。
北京四季青农业蔬菜销售中心工作人员 李秀芳 :最近蔬菜价格都有所下降,叶类菜下降的幅度较大,因为秋天利于叶类菜的生长,供应量增加。
数据显示,10月份,农业农村部监测的28种蔬菜全国平均批发价每公斤4.65元,环比跌2.7%;分品种看,环比价格18种下跌,10种上涨,其中跌幅超过20%的有菠菜、油菜和大白菜。
农业农村部农产品市场分析预警团队蔬菜首席分析师 张晶 :主要受季节转换的影响,各地的秋菜大量上市,市场供应比较充足,地产蔬菜比例增大,调运成本下降,菜价呈现下行态势。
秋冬蔬菜供应整体充足
未来价格或受成本影响
未来秋冬蔬菜的供应形势、菜价如何呢?
在北京市海淀区一家蔬菜基地的设施大棚里,负责人刘瑞和工作人员正在进行秋冬蔬菜的田间管理。刘瑞介绍,由于今年夏季蔬菜价格持续高位,因此他们基地扩大了西红柿、茄子、辣椒等蔬菜的种植面积,包括白菜、萝卜等大众菜的面积都进行了加种、补种,再通过增加栽培密度、引进新品种,产量预计提高10%左右。
据中国蔬菜协会监测,8到10月份全国重点蔬菜信息监测点播种面积同比连续小幅增加1%左右,总体来看,后期蔬菜供应整体充足。 不过,业内人士也指出,随着天气逐步转冷,北方冬季蔬菜生产由冷棚向暖棚过渡,生产成本会有所增加。
北京市海淀区墨蔬苑蔬菜基地负责人 刘瑞 :相对来说,日光温室比冷棚的成本高30%有余,白天靠日光、晚上要加温,成本一增加,菜价就涨。
?
农业农村部农产品市场分析预警团队蔬菜首席分析师 张晶 :由于逐渐转入冬季蔬菜的供应模式,管理成本,包括从冷棚向暖棚的转换过程中,保温和运输成本都有所增加,菜价的下行空间十分有限,可能逐渐转入季节性上行的态势。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来源: 央视财经
春节倒计时猪肉价格连降5周!旺季不旺咋回事?再过20天就到春节了,不少民众也开始准备年货食材。春节前通常是猪肉的消费旺季,今年的行情怎样?来看记者在北京市场的探访。
旺季不旺 供大于求全国猪肉价格连降5周
在北京一家品牌猪肉销售门店,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近一个多月猪肉市场呈现旺季不旺、价格走低的特点。
北京某猪肉销售门店工作人员 李苗:这段时间销售比较平淡,价格有所下降,每斤下降一到两元。
李苗介绍说,按照往年规律,冬季包括元旦春节前后,都是腌腊、灌肠以及集中备货的猪肉消费旺季,但是在去年10月初,猪肉价格跌至近三年来的低点,引发居民提前腌腊、灌肠,以及食品企业的囤肉,这导致了旺季消费需求的分散和透支。
而北京新发地批发市场的负责人则表示,近一个多月,市场白条猪日均上市量同比去年增加幅度都在50%左右,这也是猪肉价格下降的主要原因。
北京新发地市场分析师 刘通:像去年12月初,新发地市场白条猪批发价是每公斤21元左右,现在每公斤19元左右,主要是毛猪的产能比较充足,所以白条猪的上市量也比较强。
不仅在北京,全国猪肉价格也连续走低,据农业农村部对全国500个集贸市场监测,2022年之一周全国猪肉价格每公斤27.71元,环比下降0.6%,同比下降47.7%,已经连续5周下降。
生猪存栏高屠宰量大春节期间猪肉供应充足
记者了解到,目前生猪存栏高企,屠宰量大。随着节日将至,肉类食品公司也加大了投放,春节期间,猪肉供应充足。
在位于北京昌平区的一家肉类食品公司,工人正在将白条猪装车运往北京各大批发市场和超市。
北京某肉类食品公司副总经理 孙铁新:目前我们每天向北京市场供应8000头左右,预计到腊月十五以后,每天将向北京市场供应10000头左右。
孙铁新介绍,春节期间猪肉供应充足,主要是很多养殖户赶在节前集中出栏。
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3季度末,我国生猪存栏量超4.3亿头,同比增加18.2%,2021年11月末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4296万头,超出正常保有量的4.8%,这些保障了未来猪肉的宽松供给。
农信互联生猪行业分析师 夏晨丰:春节期间,猪肉上市量将有所增加,去年11月份和12月份,全国规模猪场5月龄中大猪存栏量同比分别增长25.9%和27.5%,按2个月左右的育肥时间,对应春节前后的生猪上市量较大,猪肉整体供给宽松,肉价仍处在下行周期内。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猪肉价格10连降!能降回到从前吗?专家说:这个时候能→降降降降降降降降降降!
猪肉价格又降了,而且是10连降!
4月28日,农业农村部发展规划司司长魏百刚透露,一季度末与去年底相比,全国生猪存栏和能繁母猪存栏都实现了环比增长。猪肉批发价格已连续10周下降,每公斤降了6块钱左右。
猪肉价格为啥能一直降?“五一”假期将至,肉价会不会有反弹?降是降了,但肉价啥时能降到十几元一斤的水平?
猪肉价格为啥能10连降?
受非洲猪瘟等因素影响,今年2月份之前,猪肉价格一直蹭蹭上涨。根据农业农村部监测数据,集贸市场猪肉价格更高涨到了每公斤59.64元。
不过,从2月第4周开始,肉价出现下跌,而且是多连降。
猪肉价格连续下降,简单来说就两个原因,一个是供给多了,另一个是需求少了。
先看供给端——
一季度末与去年底相比,全国生猪存栏增加了1000多万头,增长3.5%,能繁母猪存栏增加了300多万头,增长9.8%。这两个数据都实现了环比增长。
北京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统计部经理刘通认为,前期生猪压栏严重,近期集中上市。从北京新发地白条猪日均上市量看,总的趋势是上市量不断增长。
再看消费端——
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副研究员朱增勇表示,根据商务部数据,1-3月全国餐饮收入同比下降了44.3%。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猪肉消费不振,导致猪价连续回落。
朱增勇认为,当前猪肉和生猪价格主要影响因素,已由生猪供给端转变为猪肉消费端。虽然家庭消费有所增加,但餐饮消费、集团消费以及加工消费恢复仍需时日,预计生猪和猪肉价格仍然呈现季节性走势。
也就是说,目前需求端主导了猪肉价格。如果消费还较弱,猪肉价格可能继续下降。
“五一”猪肉价格会反弹吗?
现在,离“五一”假期也就一天多一点的时间了,假期将至,很多小伙伴不禁会问,猪肉价格会借着“五一”小长假的东风回暖吗?
判断“五一”假期猪肉价格是涨还是跌,还是要从供给端和消费端来看。
从供给端看——
受前期生猪大量出栏影响,目前市场猪源较为充足。虽然,不排除部分屠宰企业为假期消费补充库存,但收购量仍然有限。即便有屠宰企业“剑走偏锋”选择大量购入,养殖端一旦集中出栏,一样会“拖累”猪价上涨步伐。
同时,4月29日还有2万吨储备肉投放,与前两次不同的是,此次投放量由1万吨增加到了2万吨,意义不言而喻。
从消费端看——
目前,我国猪肉消费量对提振猪价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五一”小长假的外出消费会有所增加,猪肉消费量也会随之提升。但是,疫情风险仍然存在,预计出游人数较往年会有明显的下降。因此,出现报复性消费的概率较小,传导到猪肉消费上更是有限。
朱增勇表示,按照以往猪肉价格行情来看,每年“五一”小长假期间猪肉价格都会有所上涨。但今年“五一”期间,消费提振有限,加之冻猪肉再次投放,猪肉价格很难出现明显回升,部分地区或出现价格反弹,但全国猪价总体变动较小。
肉价还能回到从前的水平吗?
猪肉价格连降10周,可不少小伙伴却觉得降价感受不明显,还是吃不起啊!
这是咋回事呢?
其实,猪肉价格虽有所下降,但目前仍处于高位运行。
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 2019年5月份猪肉批发价格为每公斤20.62元,并在2020年2月份达到峰值,每公斤49.7元。此后,虽然经过多周连降,但2020年4月份猪肉批发价格仍为每公斤44.99元,同比增长121.44%。
纵观全国各地,猪肉价格绝大多数还是“2字打头”,尽管肉价已经降了,价格较去年同期仍是翻了一番还多,可不就是感觉不到明显的降价。
那么,猪肉价格何时回到合理水平?
业内专家表示,今年初仔猪供给增加,母猪存栏增加明显,下半年商品猪供给恢复性增加,2021年上半年商品猪供给增速加大。
至于猪价价格,专家表示,将会加速回落,2021年将会逐渐回归到合理价格水平。
来源:经济日报
今日数据精选:全国猪肉价格连降六周;全球约三分之一女性曾遭暴力侵害A股单日成交7497亿创年内新低
截至3月10日收盘,沪深两市成交额创下2021年两市单日成交额新低7497.1亿元,较年内峰值12926.26亿元缩减42%以上,表现出市场反弹追高意愿薄弱,然而,北向资金却连续两天加大净买入力度,单日净买入52.25亿元,活跃个股依然围绕招商银行、泸州老窖、宁德时代等“杀估值”品种,可谓越跌越买。(每日经济新闻)
中国基民超6亿,数量是股民近4倍
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3月9日发布的《全国公募基金投资者状况调查报告(2019年度)》显示,截至2019年12月底,中国公募基金场外自然人投资者账户数为6.0675亿个,是同期已开立中国A股账户投资者数量1.5874亿个的3.8倍。中国基金业协会调查数据显示,45.4%的基民持有单只基金的平均时间不超过一年,86.5%的基民偶尔查询账户盈亏或者一般不查看,12.1%的基民会每天查看净值、收益率,1.4%的基民会频繁申购、赎回或转换。(财新网)
疫情给超4成美国家庭带来经济损失,少数族裔处境难
据美国侨报网9日报道,美联社-NORC公共事务研究中心的最新民调进一步证明,在财务方面,疫情给一部分美国人带来了毁灭性的伤害,但还有一部分人几乎“毫发无损”、甚至比疫情前更好。
该民调显示,约一半的美国人称,自己在疫情期间遭受过至少一种形式的家庭收入损失,其中25%经历了家人被裁员,31%说家人的工作时长被削减。总的来说,44%受访者表示,自己的家庭经历了疫情带来的收入损失,财务状况仍受此影响。
此次民调的结果与最近的经济数据保持一致。根据劳工部的统计,2月22日当周,约有74.5万美国人申请了失业救济,约有1800万美国人仍在失业名单当中。(中新网)
全国猪肉价格连降六周,专家称猪肉价格还会降
今年1月份以来,猪肉价格回落明显,上海市场猪肉价格从年前的每斤23元降到20元,四川成都农产品中心批发市场猪肉价格从每斤26元降到20元。根据农业农村部对全国500个集贸市场监测,3月份之一周,全国猪肉价格每公斤47.46元,连续6周下降,同比下降19.8%。业内人士表示,今年1月份生猪存栏量在同比增长35.3%,规模猪场新生仔猪2927万头,同比增长83%。预判一季度全国生猪出栏同比大概会增长40%左右,猪肉价格水平肯定还会有所下降。去年以来各地落实生猪稳产保供政策措施,全国生猪产能加快恢复,去年年底全国生猪存栏已恢复到正常年份的92%以上。(央视财经)
世卫组织:全球约三分之一女性曾遭暴力侵害
当地时间9日,世界卫生组织发布调查报告,综合158个国家和地区2000年至2018年的统计数据,发现:约每3名女性中就有1人是人身暴力或性暴力的受害者,施暴者通常是其丈夫或伴侣。(环球资讯)
栏目主编:张陌 文字编辑:李彤彤
来源:作者:戴烨宁 李彤彤
猪肉价格三连降 官方解读:生产不断恢复+去年高基数来源: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12月9日电 国家统计局9日发布的数据显示,11月,猪肉价格比10月下降6.5%,连续3个月环比下降;与去年11月相比,猪肉价格下降12.5%。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高级统计师董莉娟对此解读表示,从同比看,受去年同期对比基数较高影响,CPI下降0.5%。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继续保持稳定,同比上涨0.5%,涨幅已连续5个月相同。
董莉娟分析称,从同比看,11月食品价格由上月上涨2.2%转为下降2.0%,影响CPI下降约0.44个百分点,是带动CPI由涨转降的主要原因。食品中,猪肉价格下降12.5%,降幅比上月扩大9.7个百分点,影响CPI下降约0.60个百分点;鸡蛋、鸡肉和鸭肉价格分别下降19.1%、17.8%和10.8%,降幅均有扩大;鲜菜价格上涨8.6%,涨幅回落8.1个百分点;鲜果价格上涨3.6%,涨幅扩大3.2个百分点。
而从环比看,食品价格下降2.4%,影响CPI下降约0.53个百分点。食品中,随着生猪生产不断恢复,猪肉价格继续下降6.5%,降幅收窄0.5个百分点;鲜菜和鸡蛋供应充足,价格分别下降5.7%和1.6%。
猪肉价格连降20周,相关个股下跌40%!机构:板块调整接近尾声,向上拐点临近每经编辑:赵庆
据央视财经,随着生猪生产恢复加快,市场供应持续增加,全国猪肉价格进入下行通道,已连降20周。
从批发市场监测来看,猪肉市场供需关系持续转向宽松,上市量持续增加,5月份全国规模以上生猪定点屠宰企业屠宰量1996万头,同比增长44%。记者走访北京猪肉市场了解到,今年春节至今,猪肉价格呈现波动下行态势,像北京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6月11日白条猪批发平均价是每公斤18.25元,比上月下降20%,比去年同期下降50%。
央视新闻视频截图
央视新闻报道,据国家发改委价格监测中心最新数据显示,6月9日全国生猪出场价格为17.16元每公斤,比前一周跌10.06%,猪粮比价为5.88:1。
国家发改委今天对外发布生猪价格过度下跌三级预警,提示养殖场(户)科学安排生产经营决策,将生猪产能保持在合理水平。
据国家发改委监测,上周一至上周五,全国平均猪粮比价为5.88∶1,低于三级预警设定的6∶1,进入《完善 *** 猪肉储备调节机制 做好猪肉市场保供稳价工作预案》(以下简称《预案》)设定的过度下跌三级预警区间。这是新的《预案》上周出台以来,首次发布预警。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决策咨询部研究员郭丽岩表示:(三级预警)引导生猪的养殖户不要恐慌性地出栏,稳定他们的预期和行为。目前来讲,还是起到的还是稳预期和行为的措施。
郭丽岩表示,猪粮比价格下跌到6:1的这样的一个区间进入三级预警,然后5:1到6:1区间,如果停留三周,这就是二级预警。如果在5:1以下的区间,那么就进行一级预警。进入三级预警区间,目前还是引导预期和行为。到了二级预警区间的时候,可能会启动临时的储备机制,到了一级预警区间的时候,是一定要启动临时储备机制,对生猪市场还有这个猪肉市场进行调节的。
相关上市公司股价跌幅已接近40%
据证券时报,猪价的走低,也使得猪产业链上市公司股价持续走低。截至今日收盘,猪肉(02003882)指数跌1.24%,盘中创出新低1815.97点;较年初高点2602.44点已经跌近30%。
个股方面,据Wind统计,今年以来,新希望、顺鑫农业、东瑞股份等养猪企业个股跌幅已接近40%。
证券时报报道截图
机构:猪价下行空间有限,板块向上拐点临近
国信证券日前发布研报指出,生猪板块调整接近尾声,板块向上拐点临近。短期,考虑到行业自繁自养平均成本,认为17元-18元/公斤的猪价下行空间有限。考虑到冬季非瘟疫情导致的仔猪数量下降将加大6月-8月生猪供应短缺,以及端午节庆有望提振猪肉消费需求,研报判断猪价有望6月企稳,7月-8月向上反弹。
华创证券表示,短期建议关注南方雨季对非瘟防控的扰动,年初疫情对生猪产能的影响或在三季度逐步体现,猪肉低价位下终端消费预计将逐步好转,叠加消费旺季的到来,猪价有望迎来反弹行情,中长期则建议积极关注出栏增长确定性强、成本管控优秀的养殖龙头。
海通证券预计市场上大体重肥猪的消化短期仍未结束,但随着消费的边际改善以及稳定市场价格的政策导向出台,猪价继续下跌的空间较为有限。
安信证券指出,当前生猪产业大猪积压较为严峻,终端消费处于季节性淡季,市场存量消化缓慢,行业供需失衡状况短期较难扭转,预计短期猪价上涨缺乏动力,仍将以下跌为主。
每日经济新闻综合央视财经、央视新闻、证券时报
以上内容为每经APP出于传递信息的目的进行刊载,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每日经济新闻
数据 | 猪肉价格连降三周,11月降了近20%文 | 孙煜 初彦墨
编辑 | 陈臣
11月初以来,国内猪肉价格回落明显。
农业农村部“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价格信息系统”监测数据显示,自11月8日起,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猪肉平均价格已连续三周回落,环比降幅分别为4.4%、8.2%和6.5%。
据农业农村部监测,截至11月29日14时,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猪肉平均价格为42.06元/公斤,较28日下降0.5%。和11月1日52.4元/公斤的价格相比,已累计下降19.73%。
具体到各省份,农村农业部数据显示,2019年第48周(11月22日—11月28日)安徽的白条猪肉批发价格更低,为31.51元/公斤。上海和北京紧随其后,两地的猪肉批发价也相对较低,均未超过37元/公斤。
交易量方面,北京、安徽、江苏和上海排名前四,周交易量均超过1000吨。
11月28日,商务部新闻发言人高峰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生猪存栏环比回升、冻猪肉上市量增加、猪肉进口增长等因素促成了11月猪肉价格下降。其同时表示,下一步,有关部门将积极采取多项措施,缓解猪肉市场价格波动,保障肉类市场供应稳定。
猪肉价格10连降!能降回到从前吗?专家说:这个时候能降降降降降降降降降降!
猪肉价格又降了,而且是10连降!
4月28日,农业农村部发展规划司司长魏百刚透露,一季度末与去年底相比,全国生猪存栏和能繁母猪存栏都实现了环比增长。猪肉批发价格已连续10周下降,每公斤降了6块钱左右。
猪肉价格为啥能一直降?“五一”假期将至,肉价会不会有反弹?降是降了,但肉价啥时能降到十几元一斤的水平?
猪肉价格为啥能10连降?
受非洲猪瘟等因素影响,今年2月份之前,猪肉价格一直蹭蹭上涨。根据农业农村部监测数据,集贸市场猪肉价格更高涨到了每公斤59.64元。
不过,从2月第4周开始,肉价出现下跌,而且是多连降。
猪肉价格连续下降,简单来说就两个原因,一个是供给多了,另一个是需求少了。
先看供给端——
一季度末与去年底相比,全国生猪存栏增加了1000多万头,增长3.5%,能繁母猪存栏增加了300多万头,增长9.8%。这两个数据都实现了环比增长。
北京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统计部经理刘通认为,前期生猪压栏严重,近期集中上市。从北京新发地白条猪日均上市量看,总的趋势是上市量不断增长。
再看消费端——
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副研究员朱增勇表示,根据商务部数据,1-3月全国餐饮收入同比下降了44.3%。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猪肉消费不振,导致猪价连续回落。
朱增勇认为,当前猪肉和生猪价格主要影响因素,已由生猪供给端转变为猪肉消费端。虽然家庭消费有所增加,但餐饮消费、集团消费以及加工消费恢复仍需时日,预计生猪和猪肉价格仍然呈现季节性走势。
也就是说,目前需求端主导了猪肉价格。如果消费还较弱,猪肉价格可能继续下降。
“五一”猪肉价格会反弹吗?
现在,离“五一”假期也就一天多一点的时间了,假期将至,很多小伙伴不禁会问,猪肉价格会借着“五一”小长假的东风回暖吗?
判断“五一”假期猪肉价格是涨还是跌,还是要从供给端和消费端来看。
从供给端看——
受前期生猪大量出栏影响,目前市场猪源较为充足。虽然,不排除部分屠宰企业为假期消费补充库存,但收购量仍然有限。即便有屠宰企业“剑走偏锋”选择大量购入,养殖端一旦集中出栏,一样会“拖累”猪价上涨步伐。
同时,4月29日还有2万吨储备肉投放,与前两次不同的是,此次投放量由1万吨增加到了2万吨,意义不言而喻。
从消费端看——
目前,我国猪肉消费量对提振猪价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五一”小长假的外出消费会有所增加,猪肉消费量也会随之提升。但是,疫情风险仍然存在,预计出游人数较往年会有明显的下降。因此,出现报复性消费的概率较小,传导到猪肉消费上更是有限。
朱增勇表示,按照以往猪肉价格行情来看,每年“五一”小长假期间猪肉价格都会有所上涨。但今年“五一”期间,消费提振有限,加之冻猪肉再次投放,猪肉价格很难出现明显回升,部分地区或出现价格反弹,但全国猪价总体变动较小。
肉价还能回到从前的水平吗?
猪肉价格连降10周,可不少小伙伴却觉得降价感受不明显,还是吃不起啊!
这是咋回事呢?
其实,猪肉价格虽有所下降,但目前仍处于高位运行。
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 2019年5月份猪肉批发价格为每公斤20.62元,并在2020年2月份达到峰值,每公斤49.7元。此后,虽然经过多周连降,但2020年4月份猪肉批发价格仍为每公斤44.99元,同比增长121.44%。
纵观全国各地,猪肉价格绝大多数还是“2字打头”,尽管肉价已经降了,价格较去年同期仍是翻了一番还多,可不就是感觉不到明显的降价。
那么,猪肉价格何时回到合理水平?
业内专家表示,今年初仔猪供给增加,母猪存栏增加明显,下半年商品猪供给恢复性增加,2021年上半年商品猪供给增速加大。
至于猪价价格,专家表示,将会加速回落,2021年将会逐渐回归到合理价格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