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茱萸汤组成?茱萸汤组方

牵着乌龟去散步 广角镜 2 0

大家好,今天给各位分享吴茱萸汤组成的一些知识,其中也会对茱萸汤组方进行解释,文章篇幅可能偏长,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就马上开始吧!

本文目录

  1. 吴茱萸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 中药吴茱萸的用法用量及注意事项
  2. 吴茱萸汤要煮多久
  3. 吴茱萸汤不可与哪些中药同服
  4. 中草药名方:吴茱萸汤2的功效与作用
  5. 中草药名方:吴茱萸汤4的功效与作用
  6. 茱萸汤组方
  7. 加减吴茱萸汤,温中散寒,治疗胃食管反流病

一、吴茱萸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 中药吴茱萸的用法用量及注意事项

1、吴茱萸为芸香科植物吴茱萸、石虎或疏毛吴茱萸的干燥近成熟果实。采收时节在8~11月,此时果实未开裂,剪下果枝后,经过晒干或低温干燥处理,去除杂质,便可使用。吴茱萸味辛、苦,性温,具有散寒止痛、降逆止呕、助阳止泻的功效。

2、吴茱萸分为大花吴茱萸、中花吴茱萸和小花吴茱萸三种品种,其中中花吴茱萸因功效显著,市场需求量较大。吴茱萸归肝、脾、胃、肾经,用于治疗寒湿脚气、呕吐吞酸等症状,还能扩张外周血管,减少心脏外周血管阻力,有降血压的效果。其提取物含吴茱萸碱、吴茱萸苦素和挥发油,能健胃。

3、吴茱萸的毒性较低,但过量服用可导致中毒,表现为皮肤瘙痒、胸闷、头疼、腹痛等症状。孕妇禁用,肠胃虚弱或肝火旺盛者慎用。吴茱萸为球状或五角状扁球形,表面暗绿色或褐色,质地坚硬,口感辛辣,略带苦味。

4、吴茱萸汤由吴茱萸、生姜、人参、大枣组成,煎煮后服用,可治疗头痛和肝胃虚寒、浊阴上逆等症状。吴茱萸粥则需用粳米、葱白、豆豉与吴茱萸粉或制吴茱萸熬煮而成,可温中散寒、止痛。吴茱萸酒则需吴茱萸、甘草和适量白酒,密封后隔水煮沸饮用,可温中解毒。

5、吴茱萸敷脚心可治疗口腔溃疡、扁桃体炎和失眠等,但孕妇和脾胃虚弱者不宜使用。吴茱萸敷肚脐有助于降压和治腹胀,肉桂吴茱萸敷肚脐能引火归元、补养脾阳,但肠胃虚弱或肝火旺盛者慎用。

6、吴茱萸种植 *** 多样,包括种子繁殖和根插繁殖,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果实为吴茱萸的主要药用部位,保花保果需剪去病枝和未开花枝条,以合理分配营养,提高产量。吴茱萸对土壤要求不高,但需施入基肥,并在开春多施磷肥和钾肥,以补充营养。吴茱萸炮制需采收后晒干或低温干燥,去除杂质后可售卖。

二、吴茱萸汤要煮多久

1.通常情况下,煮吴茱萸汤时需将7升水煮至剩下约两升左右。

2.吴茱萸汤的组成包括:吴茱萸6克、防风、桔梗、干姜、甘草、细辛、当归各3克,干地黄9克。

3.煮吴茱萸汤的 *** 是:将上述八味药材咀嚼后,加入700毫升水,煮至剩下200毫升。然后过滤去滓,分两次服用。

4.煮法细节:首先,将头煎的水覆盖药材2到3厘米,二煎则只需覆盖药材即可。使用大火煮沸后,转小火熬煮20到30分钟。二煎煮沸后再熬15到20分钟。最后,将两次煎出的药汁混合。在煮药之前,可以先用清水浸泡药材2到3小时,以便更好地提取药效。

5.吴茱萸汤的功效是养血首基历温经散寒。

6.吴茱萸汤的主治范围包括:妇人先有寒冷、胸满痛、心腹刺痛、呕吐食少、下痢、呼吸短促等症状,尤其在产后症状可能会加剧。

三、吴茱萸汤不可与哪些中药同服

吴茱萸汤是一种温中补虚、降逆止呕吐的中药方剂,常用于治疗肝阴不足引起的颠顶头痛。当人们出现肝阴不足导致的头痛时,常伴有呕吐,这时吴茱萸汤可以起到很好的治疗作用。

吴茱萸汤的主要成分包括吴茱萸、人参、生姜和大枣。吴茱萸具有温中散寒、下气止痛降逆气的作用;人参可以益气健脾;生姜能温胃散寒,降逆止呕;大枣则具有益气和中、调和脾胃的功效。这四种药材相互配合,共同发挥温中补虚、降逆止呕的效果。

吴茱萸汤主要用于治疗肝胃虚寒、浊阴上逆证。具体症状包括食后泛泛欲吐、或呕吐酸水、或干呕、或吐清涎冷沫、胸满脘痛、巅顶头痛、畏寒肢冷,甚至可能伴有手足逆冷、大便泄泻、烦躁不宁等。舌淡苔白滑,脉沉弦或迟。

在使用吴茱萸汤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如有疑问请咨询专业医生。

2.阴虚火旺者、孕妇、实热证者以及对吴茱萸汤成分过敏者应慎用或禁用。

3.使用吴茱萸汤时,应避免同时服用清热的、行气的中药,以免影响吴茱萸汤的效果。

总之,吴茱萸汤是一种治疗肝胃虚寒、肝经寒气上逆引起的巅顶痛的方剂,具有温中补虚、降逆止呕的功效。在使用时,需要遵循医生的建议,注意药物的适应症和禁忌症,避免与其他药物相互作用。

四、中草药名方:吴茱萸汤2的功效与作用

1.【来源】《备急千金要方》卷三。

2.【组成】吴茱萸6克,防风、桔梗、干姜、甘草、细辛、当归各3克,干地黄9克。

3.【用法】上八味,哎咀。以水800毫升,煮取300毫升,去滓,分二次服。

4.【功用】养血温经,改晌散寒。

5.【主治】妇人先有寒冷,胸满痛,或核卜锋心腹刺痛,或呕吐食少,或下痢,呼吸短促,产后益弊伏剧者。

6.提醒:吴茱萸汤2此中草药名方来源于 *** ,使用前请遵医嘱。

五、中草药名方:吴茱萸汤4的功效与作用

2.【组成】吴茱萸(汤御梁淘,炒)厚朴(生姜制)官桂(去皮)干姜(炮)各60克,白术、陈皮(去白)、蜀椒(去子)各15克。

吴茱萸汤组成?茱萸汤组方-第1张图片-

3.【用法】将上药研磨成末。每服9克,用水300毫升,加入生姜3片,一同煎煮至240毫升,去滓,于空腹时温服。

4.【功用】温阳运脾,理气消胀。

5.【主治】阴盛生寒,腹满膑胀,常常如饱,饮食无味。

6.提醒:吴茱萸汤4此中草药名方来源于 *** ,使用前请遵医嘱。

六、茱萸汤组方

1、食谷欲呕,属阳明也,吴茱萸汤主之。得汤反剧者,属上焦也。吴茱萸汤。方二十九。

2、吴茱萸(洗,一升)人参(三两)生姜(切,六两)大枣(擘,十二枚)

3、上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七合。日三服。

4、少阴病,吐利,手足逆冷,烦躁欲死者,吴茱萸汤主之。方八。

5、吴茱萸(一升)人参(二两)生姜(切,六两)大枣(擘,十二枚)

6、上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七合,日三服。

7、干呕吐涎沫,头痛者,吴茱萸汤主之。方十八。

8、吴茱萸(汤洗七遍,一升)人参(三两)大枣(擘,十二枚)生姜(切,六两)

9、上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七合,日三服。

10、4,原文〈金匮要略*呕吐哕下利〉

11、呕而胸满者,茱萸汤主之。(八)

12、吴茱萸一升人参三两生姜六两大枣十二枚

13、上四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温服七合,日三服。

14、干呕吐涎沫,头痛者,茱萸汤主之。[方见上](九)

七、加减吴茱萸汤,温中散寒,治疗胃食管反流病

1、吴茱萸汤首载于张仲景的《伤寒论》,方由吴茱萸、党参、大枣、生姜所组成,其功效有温中补虚、降逆止呕;主治阳明寒呕、厥阴头痛、少阴吐利等症。

2、方中吴茱萸味辛性热,归肝肾脾胃经,性热能祛寒,且入脾胃经,故能温散中焦虚寒之气,性味辛开苦降,善入肝经,故亦能疏肝解郁、降逆止呕,可下气降逆作用,中温脾胃,下暖肝肾,一药而三病皆宜,故为方之主药;生姜能温中散寒,降逆止呕,与吴茱萸相配,既增强其温降之力,又能制约吴茱萸毒性;党参,温中补虚为辅,与生姜配伍则补而不滞,且令胃气不虚则其气自降,胃气和降则呕逆自止,可防吴茱萸、生姜辛散太过而伤正;大枣甘平温补,既可协助温中补虚降逆,又能调和诸药。诸药合用可消胸痛、止反酸、除烧心、降嗳气。

3、可加陈皮、高良姜、香附、代赭石,以增强原方温中补虚散寒,疏肝降逆下气之功;加白术以增健脾补虚之力,以补中焦脾脏之不足;加枳壳以增行气之功,除胀满之症。#中药##中医##胃食管反流病#

关于吴茱萸汤组成到此分享完毕,希望能帮助到您。

标签: 吴茱萸 组方 茱萸 组成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