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音乐学院声乐教授(声乐歌剧系知名教授)

牵着乌龟去散步 广角镜 12 0

其实上海音乐学院声乐教授的问题并不复杂,但是又很多的朋友都不太了解声乐歌剧系知名教授,因此呢,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上海音乐学院声乐教授的一些知识,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问题的分析吧!

本文目录

  1. 上海有哪几所音乐大学
  2. 谁知道上海音乐学院的声乐教授有哪些如何联系他们
  3. 上海音乐学院更好的声乐教授
  4. 上音声乐系教授方琼教你如何参赛
  5. 上海音乐学院出来过哪些明星

一、上海有哪几所音乐大学

1、上海只有三家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地址:上海市徐汇区汾阳路20号),上海大学音乐学院(上海市宝山区上大路99号上海大学宝山校区内)和上海师范大学音乐学院(上海市徐汇区桂林路81号和上海市闵行区金平路568号两个校区);另外有华东师范大学艺术学院(上海市普陀区中山北路3663号)设有音乐系。

2、一、上海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前身是伟大的民主革命家、杰出的教育家、思想家蔡元培先生和音乐教育家萧友梅博士于1927年11月27日共同创办的国立音乐院。首任院长为蔡元培先生。1929年9月更名为国立音乐专科学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于1956年定名为上海音乐学院。自1949年至1984年,著名作曲家、音乐理论家、音乐教育家贺绿汀担任院长(后任名誉院长),为学校的建设及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3、二、上海大学音乐学院:上海大学音乐学院是2013年6月2日上午正式揭牌成立一所新的音乐学院,由上海大学艺术中心和数码艺术学院音乐系合并组建而成,聘请指挥家曹鹏先生担任名誉院长,叶志明兼任院长。

4、三、上海师范大学音乐学院:上海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由原上海师范大学音乐系、行知艺术师范学院组合而成。音乐学院现有教职员工111名,其中教授5名,副教授24名,国家一级演奏员1名,国家二级演员1名。学院设有音乐教育系、舞蹈系和社会音乐系(筹)。学院拥有音乐学1个硕士点,3个本科专业,本科学生600余人,研究生60余人。以学院师生为主体的上海师范大学万方青年交响乐团、上海师范大学舞蹈团、上海行知少女合唱团、上海师范大学民乐队、管乐队享有盛誉。

5、四、华东师范大学艺术学院音乐系:华东师范大学艺术学院音乐专业在五十年代就具有强劲的实力,自九十年代以来,学科秉承高水平建设的原则,学科建设得到迅速发展。音乐学科具有全国更高水准的学科带头人,具有一支学养深厚、专业水准高且年轻向上的师资队伍。

6、华东师范大学音乐学系现设有音乐表演和音乐教育两个方向,音乐表演方向招收钢琴表演、声乐表演、管弦乐表演三类本科生。音乐学专业的培养目标中,要求学生学习和掌握音乐教师所需要掌握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同时用严格的专业训练培养高水平的艺术家。

二、谁知道上海音乐学院的声乐教授有哪些如何联系他们

涌现出洪达琦、劳景贤、蔡绍序、高芝兰、王品素、周小燕、葛朝祉、谢绍曾等一批为祖国声乐事业作出过杰出贡献的声乐资深教授。现任系领导:廖昌永(系主任)、李明明(总支书记兼副系主任)、顾平(常务副系主任)、葛毅(副系主任)、陈剑波(系主任助理)。美声教研室:陈星(主任)、谢乐(副主任)周小燕、廖昌永、顾平、宋波、陈小群、李秀英、邱曙苇陈其莲(外籍)、葛毅(外籍)、周正(外籍)张仁清(返聘)、刘若娥(返聘)、徐宜(返聘)、陈敏庄(返聘)胡逸文(返聘)、卞敬祖(返聘)民族声乐教研室方琼(主任)、杨学进(副主任)、陈剑波(系主任助理)赵勇、孟锦慧、刘芳瑛、于丽红、董明霞常留柱(返聘)、郑倜(返聘)、鞠秀芳(返聘)、石林(返聘)钢琴伴奏艺术辅导教研室:马思红(主任)、沈辛怡(副主任)何新荪、林恩多、金铃、邵鲁、王蕾、王婕、秦文诚、朱和、盛叶、温小蕾、易杰陈慧敏(返聘)、彭雪琼(返聘)、刘桂龄(返聘)韦福根(外籍)专业基础课教研室:雷礼(主任)曹晓雯陈尚明(返聘)通信地址:上海市汾阳路20号上海音乐学院声乐系

三、上海音乐学院更好的声乐教授

1、上海音乐学院更好的声乐教授水平很高。

2、顾平,上海音乐学院声乐歌剧系美声专业教授,美声教研室主任、硕士生导师。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师从著名声乐教育家周小燕教授。

3、先后赴美国旧金山歌剧中心梅罗拉歌剧训练班、香港演艺学院歌剧系、英国布鲁姆希尔歌剧院夏季歌剧训练班进修深造。

4、曾在国内外演出过多部歌剧,如瓦格纳的《漂泊的荷兰人》,斯特劳斯的《玫瑰骑士》和《纳索斯岛上的阿莉亚德内》,比才的《卡门》,莫扎特的《女人心》和《魔笛》,唐尼采蒂的《唐帕斯夸勒》,威尔地的《茶花女》,普契尼的《蝴蝶夫人》等。还演出了 *** 的《大地之歌》,贝多芬第九交响乐《欢乐颂》等。

5、2018年,在上海之春国际艺术节上,演出上海音乐学院原创歌剧《贺绿汀》,担任贺绿汀一角

6、曾获宝钢优秀教师奖及上海音乐学院贺绿汀基金奖。

7、上海音乐学院是一所高校,也就是大学,初中毕业之后是不能够直接报考上海音乐学院的。如果想进入该校,那么首先要考取高中,进入高中之后通过艺考生才能够进入上海音乐学院。当然上海音乐学院录取的分数线相对来说是比较高的。

四、上音声乐系教授方琼教你如何参赛

方琼(上海音乐学院声乐系教授)两年一届的中央电视台全国青年歌手大奖赛,又要开始了。回想起自己参加的第七届比赛的情景,至今还历历在目。那次大赛对我后来的艺术人生,的确奠定了基础,它给了我一个展示自己歌唱艺术的平台,也给了观众了解认识我的机会。今天我从一个青年歌手走向了音乐学院,成为一位为音乐事业培育新人的老师,近年来也担任了一些全国大赛的评委。在大赛之前,有许多话想和年轻的歌唱演员们共同探讨。俗话说: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在决定参赛前,应根据大赛章程的要求,静下心来,想清楚要做好哪几件事,该从哪儿着手?侥幸的心理是不可取的。首先,要选择曲目。曲目选择将直接影响到你比赛的成败。一定要根据自身条件,音色、音域的特点,“量体裁衣”。以往许多歌手一味选择难度大、时间长、高音多的曲目,非但不能扬长,反而暴露了许多缺点。所以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啊!九六年我参加大赛前,选择了作曲家徐景新的声乐随想曲《春江花月夜》,是因为从曲调上它富有民族性。声乐技法上,徐景新老师将美声演唱的花腔融入其中。在配器上采用了交响乐队加民族特色乐器,让声乐作品交响化。当时,许多人认为作品偏洋,不伦不类。可我想,大奖赛的宗旨是推新人、出新作,强调新意,加之唱艺术民歌、花腔的运用都是我的强项。由于我的大胆、坚持、创新,使我赢得了民族唱法专业组之一名,这首作品也在全国引起极大的反响,现被作为各高等艺术院校的教材。至今我仍感谢徐老师的作品,让我能尽情发挥自己所长。与其说是我的成功,倒不如说是作品的成功!二零零二年第十届青年歌手大赛,我的学生邓蓉要参赛。我分析了前几届比赛的情况,根据她的条件,我没为她选择戏剧性较强、音域较宽、或气势磅礴的晚会歌曲,而是请徐景新老师来教室听她的课,为她量身定做了具有民族风格的艺术歌曲《问云儿》。记得她拿到歌曲后,看到高音只到A,曾几次建议徐景新老师加几个High C(C3),我们都一直反对。因为琼瑶的词写得很飘逸,盲目玩儿高音反而会破坏作品的美感,能在有效音高上唱得自如为更好。演唱上,我们根据作品的要求,没有采用靠前、较浅、较白的咬字,而是运用了多一些的高位置头声,让作品更空灵、艺术。当邓蓉预赛时听到别的选手的作品都不是这样的,又有些慌张了。我对她说:你要唱你自己,要用别人没有的“武器”去战胜别人!她坚持了,最终在业余组民族唱法中获第二名。其次,是如何演绎好一首作品。拿到一首作品,对词曲作者创作意图的领会和作品本身的理解是至关重要的。我教学生时常问学生,:这首作品讲的是谁?发生了什么事?要告诉我们什么?很多学生往往只是把音准、歌词唱对了,高音上得去,低音下得来,就行了,而忽视了对作品的分析。一是内容的分析,二是音乐上写法的分析。每个曲作家都不会无缘无故地写个高音,无缘无故地渐强渐弱。我想,如果你能把一首歌的歌词放大,在心里构思出一篇有血有肉的文章,眼中再有音乐的画面,那这首歌一定在内涵上很丰富,因为每个人写出的每篇文章在视角上都是与众不同的。记得在国外求学时,老师给我布置了一首曲目,我立即想到图书馆去查一查一位著名女高音的CD。可老师却反对我这样做,理由是:你比她唱得好!我理解老师的意图是让我用自己的声音唱出自己的风格。当我们先入为主地去听一别人的版本,会下意识地模仿,乃至缺点也照搬,而失去自我!歌德说过,独特的东西才可称为艺术。我们每个人都应知道:我就是独特的!另外,比赛临场的表现和发挥。人说“台下十年功,台上一分钟”。如果你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在台上的紧张程度就会相应减少。电视大奖赛发挥了电视的视听功能,所以以下几点要注意: 1、一定要根据自己演唱的作品和自己的性格选择服装、首饰和化妆造型。舞台上的艺术是一个整体,包装自己要尽量做到简洁、典雅,哗众取宠的服饰往往让人目不暇接,而忽视了你演唱的本身。不论你多自我,凡是由人做评判的,“印象”分儿都很重要,参加声乐大赛更是如此。我想要:拘礼而不拘束,轻松而不轻浮。 2、一个歌手的内在素质,是通过外在形象来表现的。眼神、表情、动作,台上的一招一式,一举一动都在向人们说明你的人生积累和艺术底蕴。我相信正确的表露应该是:自信而不自大,高雅而不高傲。切记,不要毫无意义地做动作,毫无目的地做表情。 3、心态的调整。切忌急功近利。参加大赛既是个展示的机会,也是个向全国歌手学习的过程,一定要有平常心,不要把暂时的得失看得太重。“十年磨一剑”,声乐艺术不是一朝一夕的功夫。只要你尽心尽力去发挥,即使是失败了,那也许正是走向成功的开始,因为你至少学习到了我为什么失败。很多歌唱家都是在许多大赛中,屡败屡战,最终走向胜利的。记住,我们不是神,我们都会有失误。只有那些从失利中重新站立起来并最终成功的人,才能赢得人们更大的尊重。

五、上海音乐学院出来过哪些明星

李泉(James Li),1969年10月12日出生于上海市,祖籍武汉市黄陂区,华语流行乐男歌手、音乐 *** 人,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1995年,推出首张个人音乐专辑《上海梦》,从而正式进入演艺圈。

常石磊,1981年7月21日出生于广东省广州市,音乐创作人及歌手,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工程系。

2008年,常石磊成为北京奥运会开幕式音乐团队核心成员,以一曲试唱小样打动总导演张艺谋,从而将《我和你》推向奥运舞台。

陈学冬(Cheney Chen),1990年6月28日出生于浙江省温州市,中国内地影视男演员、歌手,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2012年,出演个人首部电影作品《小时代》,并因片中作家周崇光一角获得关注。

马睿,1972年出生于云南昭通,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民乐系,进修于上海戏剧学院表演系,影视演员。1994年,拍了之一部剧《礼仪 *** 的出租公司》。

廖昌永,1968年10月25日出生于四川成都郫都区,中国内地男歌手,1995年硕士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

上海音乐学院院长、教授,中国音乐家协会副主席、上海音乐家协会副主席,全国青联委员、上海青联常委,第十届全国政协委员,九三学社第十四届上海市委委员,九三学社第十四届中央委员会委员,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上海音乐学院声乐教授(声乐歌剧系知名教授)-第1张图片-

关于上海音乐学院声乐教授,声乐歌剧系知名教授的介绍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标签: 上海音乐学院 声乐 教授 歌剧 知名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