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给大家聊聊关于上海滩青帮,以及青帮历届老大名单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哦。
本文目录
一、上海青帮电视剧有几部
《上海王》、《刀锋1937》、《像火花像蝴蝶》等。
青帮是中国历史悠久的帮会,又称清帮、安清帮。早先原是清代漕运水手中的一种行会性秘密结社。结社的初衷全在于保卫自身的利益,与官方作斗争。始建于雍正五年至七年间(1727年-1729年)。徒众昔皆以漕运为业,故称粮船帮。大江南北,入帮者颇众。
1、《上海王》是由湖南电广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出品的电视剧,潘文杰、兰少寅执导,袁立、钟汉良、巍子和陈锐等主演。
该剧讲述了纷杂乱世之中奇女子筱月桂与三代上海王之间充满传奇色彩的爱恨情仇,并已于2008年4月15日在上海新闻综合频道首播。
2、《刀锋1937》是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出品的抗战题材电视剧,由郭靖宇执导,孙红雷、寇世勋、叶童及张定涵领衔主演。
讲述了小混混郑树森迫于生计,认识了躲在狱中避仇的江湖大佬庞德,并在其安排下逐渐发展为上海滩帮派中的新力量。在日军进逼上海时刻,庞德和郑树森放弃了江湖仇杀投身于民族救亡的洪流中。
3、《像火花像蝴蝶》是根据作家毕飞宇的原著《上海往事》小说改编,由华夏视听环球传媒(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和东阳欢娱影视联合出品的古装家庭电视连续剧。
主要讲述了赵永芳目睹家中巨变,为报仇前往上海。在上海她与上海黑帮人物段绍荣相识,从而发生了一场场风云变幻的故事。于2013年6月22日在江苏卫视首播。
二、曾经叱咤上海滩的青帮,巅峰时他们的势力有多强大
1、一提到二十世纪的上海滩不得不提其更大的黑社会势力青帮,在其最厉害的老大杜月笙的苦心经营之下,青帮的实力达到了巅峰。杜月笙也成为了上海滩的一张名片。
2、杜月笙出身贫寒,四岁成了孤儿,在其继母和舅父的养育下,长大成人,14岁就从苏州孤身一人来到上海打拼,当了一家水果店的伙计,后加入青帮拜黄金荣为大哥,因其头脑灵活,办事干练,人缘极好,深得了黄金荣夫妇的喜欢和器重,开始崭露头角。1925年杜月笙创办的三鑫公司,开始垄断法租界一代的 *** 生意。杜月笙为人仗义,谈吐幽默,善于结交各方豪杰,连周边的军阀头目都是他的拜把子兄弟,使其势力青云直上,成为了上海滩之一人。
3、杜月笙手下有十几万兄弟,连上海的警察和军队都不敢惹,其势力深入了上海各大行业领域,白道黑道通吃,只要他跺跺脚,上海滩就得颤三颤。杜月笙的影响力之大,使民国的一些名人都转投其门下,比如袁世凯称帝时的之一智囊杨度和退下来的民国总统黎元洪都是杜月笙的贵客。黎元洪到达上海后,杜月笙把他住过的一栋别墅让给了黎元洪,黎元洪在此住了三个月,临走时留下一副对联赠予杜月笙,春申门下三千客,小杜城南五尺天。连黎元洪都认为称杜月笙是上海的土皇帝,一点儿也不为过。上海滩的大小琐事没有杜月笙摆不平的,小到街头的打架斗殴事件,大到各政治军事势力集团的利益划分,都要请杜月笙出来调节,杜月笙说一句话,那可是一言九鼎,掷地有声。
4、杜月笙势力更大的时候,在上海开了很多家银行,关于银行的具体经营状况,他不管不顾,只让银行到期给他交好处费,好处费堪比天价,这些银行在杜月笙的盘剥之下,居然还有一家能够存活下来,便是中汇银行。当孔祥熙在上海主持法币改革的时候,告诉黑斯顾问,一定要请杜月笙加入货币储备局当顾问。黑斯却不以为然,认为杜月笙只是个黑社会,建立货币储备局的事,跟杜月笙没有关系,但是孔祥熙感觉事情重大,此事如果不经杜月笙的同意是推行不下去的。最终还是拉杜月笙入伙。但这次币制改革中,使杜月笙损失了20多万美元,杜月笙向孔祥熙索赔,却遭到了孔祥熙的拒绝。杜月笙当晚便派这几个人拖着一口棺材放在了孔祥熙家的门口,棺材里放着一个带血的鸡头。孔祥熙代表的国民 *** 势力不得不向杜月笙低头,答应赔款。
三、旧上海青帮的创始人和历任老大都是谁
旧上海青帮的创始人林桂生,历任老大是张仁奎、黄金荣、张啸林、杜月笙。
1、旧上海青帮的创始人是林桂生:
林桂生出生在苏州,却在二十多岁的时候来了上海开了一间妓院,后来与黄金荣结婚。林桂生最后隐居在上海西摩路的老房子里,于1981年孤独死去。
精明的林桂生与黄金荣商量,以“三不管地带”十六铺为基地,公开向全上海网罗门徒。林桂生凭借以前结识的三教九流,加上自己精明强干,很快门徒上千,成立当时上海滩更大的黑社会帮派青帮,林桂生也成为了上海滩的大姐大,1981年去世。
张仁奎(1865-1944),又名张锦湖。山东省滕县沈庄村人(今山东省枣庄市山亭区沈庄村),字锦湖(又字镜湖)。旧上海青帮的重要头目。为青帮“大”字辈。贩私盐出身。
年曾在冯国璋的苏军第七十六混成旅任旅长兼通海镇守使,驻防南通。曾拜张春为老师。
1927年北伐军开驻浙江、上海,告老辞职,迁居上海。在上海时,开香堂,收徒弟,弟子众多。军阀、政客韩复榘、蒋鼎文、朱绍良、陈光甫等都拜他为师,一时门庭显赫。
后期在上海成立仁社,与黄金荣的荣社、杜月笙的恒社鼎足而三。
黄金荣(1868年—1953年6月20日),祖籍浙江余姚,生于江苏苏州。旧上海赫赫有名的青帮头目。
早年在上海城隍庙萃华堂裱画店当学徒,1892年(清光绪十八年)在上海法租界巡捕房做巡捕,直至升为警务处唯一的华人督察长。
后勾结帝国主义、官僚、政客发展封建帮会势力,成为上海青帮更大的头目,门徒达1000余人,操纵赌博等罪恶勾当。
1927年组织中华共进会,参与“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屠杀 *** 人和革命群众。同年辞去法租界巡捕房督察长职务。
1928年被蒋介石任命为国民 *** 少将参议、行政院参议。抗日战争时期寓居上海,拒绝出任伪职。抗日战争胜利后重新从事帮会活动,但是权势衰退,地位被杜月笙代替。
1953年6月20日在上海黄公馆谢幕人生,终年85岁。
张啸林,原名张小林,浙江慈溪人,是旧上海青帮头目,贩卖 *** ,逼良为娼,与黄金荣、杜月笙并称“上海三大亨”。
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时,大肆屠杀 *** 人和革命群众。
1937年日寇发动八一三事变,张啸林公开投敌,沦为汉奸。大肆镇压抗日救亡活动,大发国难财,并筹建日伪浙江省 *** ,拟出任伪 *** 省长。
1940年8月14日,张啸林被贴身保镖林怀部击毙于上海华格臬路张公馆。
杜月笙(1888年—1951年8月16日),男,原名杜月生,后因章太炎建议而改名镛,号月笙,江苏川沙(今上海浦东新区)人,是近代上海青帮中的一员。
1902年,杜月笙进入时为青帮上海龙头的黄金荣公馆,负责经营法租界的赌场“公兴俱乐部”。
1925年7月,杜月笙成立“三鑫公司”,垄断法租界 *** 提运。
1927年4月,杜月笙与黄金荣、张啸林组织中华共进会。
1929年,杜月笙任公董局华董,这是华人在法租界更高的位置。
1929年,杜月笙创办中汇银行,涉足上海金融业。
1949年4月,杜月笙前往香港。1951年8月16日,于香港病逝,终年63岁。
青帮是中国历史悠久的帮会,又称清帮、安清帮。早先原是清代漕运水手中的一种行会性秘密结社。结社的初衷全在于保卫自身的利益,与官方作斗争。始建于1727年-1729年。徒众昔皆以漕运为业,故称粮船帮。大江南北,入帮者颇众。
传说最早渊源于明代的民间宗教罗教。最初分布于北直、山东等地,后来沿运河发展到江苏、浙江、江西等地区。其门徒主要在运河沿岸各埠以运漕粮为业,又称粮船帮或粮帮。帮内有帮规仪式,有辈分区别,按辈分收徒。
1920-1930年,其势力迅速发展,有仁社、荣社、恒社、兴中学会、江北帮五大派系,主要人物有黄金荣、杜月笙、张啸林,称上海滩三大亨。
一些青帮头目勾结军阀政客,广收门徒,霸占一方,开设赌场妓院,贩运毒品,绑票勒索,坐地分赃;有的利用搜刮来的巨额资财投资工商业。
四、20世纪上海滩四个黑帮老大是谁
分别是杜月笙,黄金荣。张啸林,马永贞。马永贞, *** ,山东济宁人。清末拳师。曾在境内跑马厅(今人民广场和人民公园)赛马会上,以骑术战胜外国骑士,轰动沪上。清光绪五年(1879年4月13日),在南京路“一洞天”茶楼(原址今南京东路金华路)被暴徒暗算,伤重身亡。杜月笙(1888 8.22-1951 8.16),原名月生,后由国学大师章太炎建议,改名镛,号月笙(典出《周礼太司乐疏》:西方之乐为镛,东方之乐为笙),是近代上海青帮中最著名的人物之一。黄金荣(1868-1953),字锦镛,小名和尚,绰号麻皮金荣,祖籍浙江余姚,生于江苏苏州。系旧上海赫赫有名的青帮头子,流氓“三大亨”之首(另二人是杜月笙、张啸林)。张啸林(1877—1940),乳名阿虎,原名小林,后更名寅,慈溪庄桥(今属江北区)人。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移居杭州。早年游手好闲,斗殴滋事,与流氓为伍,为当地地痞。后进武备学堂读书,结识张载阳。民国初,结识上海英租界流氓季云卿,随季至沪,后拜上海青帮“大”字辈樊瑾丞为“老头子”,与黄金荣、杜月笙结为把兄弟,并称“上海三大亨”。
OK,关于上海滩青帮和青帮历届老大名单的内容到此结束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