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上海元旦踩踏事件的问题并不复杂,但是又很多的朋友都不太了解上海踩踏事故遗体图片,因此呢,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上海元旦踩踏事件的一些知识,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问题的分析吧!
本文目录
一、上海外滩踩踏事件是哪一年
1、2014年12月31日23时35分,正值跨年夜活动,因很多游客市民聚集在上海外滩迎接新年,上海市黄浦区外滩陈毅广场东南角通往黄浦江观景平台的人行通道阶梯处底部有人失衡跌倒,继而引发多人摔倒、叠压,致使拥挤踩踏事件发生,造成36人死亡,49人受伤。
2、2015年1月21日,上海市公布12·31外滩拥挤踩踏事件调查报告,认定这是一起对群众性活动预防准备不足、现场管理不力、应对处置不当而引发的拥挤踩踏并造成重大伤亡和严重后果的公共安全责任事件。
3、2014年12月31日晚20时起,外滩风景区人员进多出少,大量市民游客涌向外滩观景平台,呈现人员逐步聚集态势。
4、据综合监测显示事发当晚外滩风景区的人员流量,20时至21时约12万人,21时至22时约16万人,22时至23时约24万人,23时至事件发生时约31万人。
5、2014年12月31日,上海 *** 网站的公告显示,当年上海外滩地区取消大规模新年倒计时活动。但仍有许多游客会去外滩源看5D灯光秀,还有的守候在滨江边看上海中心亮灯。南京东路站深夜客流或明显超过工作日早高峰。
二、12·31上海外滩踩踏事件的事件原因
1、对新年倒计时活动变更风险未作评估
2、大量市民游客认为外滩风景区仍会举办新年倒计时活动,南京路商业街和黄浦江对岸的上海中心、东方明珠等举办的相关活动吸引了部分市民游客专门至此观看。对此,黄浦区 *** 在新年倒计时活动变更时,未对可能的人员聚集安全风险予以高度重视,没有进行评估,缺乏应有认知,导致判断失误。
3、新年倒计时活动变更信息宣传严重不到位
4、新年倒计时活动变更后,主办单位应当提前向社会充分告知活动信息。但是,直至2014年12月30日,黄浦区旅游局才对外正式发布了新年倒计时活动信息,对“外滩”与“外滩源”的区别没有特别提醒和广泛宣传,信息公告不及时、不到位、不充分。
5、黄浦公安分局未按照黄浦区 *** 常务会议要求,在编制的新年倒计时活动安全保卫工作方案中,仅对外滩源新年倒计时活动进行了安全评估,未对外滩风景区安全风险进行专门评估。黄浦公安分局仅会同黄浦区市政委等有关部门在外滩风景区及南京路沿线布置了350名民警、108名城市管理和辅助人员、100名武警,安保人员配置严重不足。
6、对监测人员流量变化情况未及时研判、预警,未发布提示信息
7、2014年12月31日20时至事件发生时,外滩风景区人员流量呈上升趋势。黄浦公安分局指挥中心未严格落实上海市公安局指挥中心每半小时上报人员流量监测情况的工作要求,也未及时向黄浦区委区 *** 总值班室报告。黄浦公安分局对各时段人员流量快速递增的变动情况未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未报请黄浦区 *** 发布预警,控制事态发展。对上海市公安局多次提醒的形势研判要求,未作响应。
8、针对事发当晚持续增加的人员流量,在现场现有警力配备明显不足的情况下,黄浦公安分局只对警力部署作了部分调整,没有采取其他有效措施,一直未向黄浦区 *** 和上海市公安局报告,未向上海市公安局提出增援需求,也未落实上海市公安局相关指令,处置措施不当。上海市公安局对黄浦公安分局处置措施不当指导监督不到位。黄浦区 *** 未及时向上海市 *** 报送事件信息。
三、上海外滩踩踏事件
1、国内近14年来部分踩踏事件法制晚报讯(记者王选辉实习生张莹)2014年12月31日晚在上海外滩陈毅广场发生的群众拥挤踩踏事故,致36人死亡,49人受伤。
2、36名遇难者中,大多是20岁左右的年轻人。
3、《法制晚报》记者据公开报道统计发现,2000年以来,至少发生了15起踩踏事故,至少有140人在事故中丧生,310人受伤。在踩踏失去生命的人们中,多为小孩、学生、女性等在对抗中相对弱势的群体。
4、这些踩踏事故发生后,公开报道显示,已经有46人被免职、撤职、停职等,7人移送司法机关,多人被判玩忽职守罪、涉嫌重大责任事故罪。
5、昨日,不少市民自发来到外滩陈毅广场,悼念那些逝去的生命。媒体舆论、民众、 *** 都在不同程度反思这场悲剧的发生。
6、《法制晚报》记者统计发现,在过去十几年里,经过媒体报道的踩踏事故已经至少有15例,至少有140人在事故中丧生。
7、像上海这种国内一线城市发生如此大规模的踩踏事故,必然会引起全国人民的关注。10年前,这一幕也在北京发生过。
8、2004年,2月5日,北京市密云县密虹公园举办的密云县第二届迎春灯展中,因一游人在公园桥上跌倒,引起身后游人拥挤,造成踩死、挤伤游人的特大恶性事故,造成37人死亡、15人受伤。
9、37人死亡,也是2000年以来媒体报道的踩踏事故中更大的死亡人数。
10、媒体报道的踩踏事故并不全面。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安全工程系教师王起全等人在发表于2008年的论文中表示,经他们统计,2000年至2006年间,国内外大型活动中发生85起踩踏事故,造成4026人死亡,7513人受伤,平均每起踩踏事故死亡人数约为47人,受伤人数约为88人,平均每起事故都达到了我国规定的特别重大伤亡事故级别。
11、女性在踩踏事件中,死亡人数所占比例远高于男性。在上海外滩死亡的36名遇难者中,已知男性10名、女性25名,已查明身份的有10人,其中年龄更大的36岁、最小的16岁。
12、49名伤者中,除7人因轻微伤离院外,其余40余人全部在医院治疗,39人已查明身份。伤员以年轻人为主,男12人,女28人,其中重伤13人,轻伤27人,重伤员未脱离生命危险,多人仍处昏迷状态。
13、而学校一直是踩踏事故的高发地。《法制晚报》盘点的15起踩踏事故中,10起是在学校中发生的。
14、校园内的踩踏事故往往发生在楼道里。2014年7月26日,云南省昆明市明通小学发生踩踏事故,造成学生6人死亡、26人受伤。事故原因为学生在通过临时放置于午休宿舍楼一楼单元过道处的海绵垫时发生跌倒,引发下楼学生相互叠加挤压,导致学生严重伤亡。
四、12·31上海外滩踩踏事件的事件过程
1、2014年12月31日23时30分,警方从监控探头中发现陈毅广场上下江堤的一个通道上,发生人员滞留的情况,立即调集值班警力赶赴现场,民警遭超大规模拥挤人流的阻隔,采取了强行切入的方式,进入所用时间比正常时间多5—8分钟。
2、22时37分,外滩陈毅广场东南角北侧人行通道阶梯处的单向通行警戒带被冲破以后,现场值勤民警竭力维持秩序,仍有大量市民游客逆行涌上观景平台。
3、23时23分至33分,上下人流不断对冲后在阶梯中间形成僵持,继而形成“浪涌”。
4、23时35分,僵持人流向下的压力陡增,造成阶梯底部有人失衡跌倒,继而引发多人摔倒、叠压,致使拥挤踩踏事件发生。有处于高处的民众意识到了危险,挥舞手臂让其他人后退。楼梯上的人和赶到救援的警察开始呼喊让台阶上的人群后退,但声音太小并没有起到多大作用。于是更多的人被层层涌来的人浪压倒,情势开始失控。
5、23点40分,眼见下面的人处于危险,站在墙头的几个年轻人就开始号召大家一起呼喊,“后退!后退!”楼梯上端的人群察觉到了下面的危险,人流涌动的趋势开始减慢并停止。十分钟后人群有了后退的趋势,然而压在下面的人已经渐渐不支,当人群终于散开时,楼梯上已经有几十人无力地瘫倒在那里,救援人员立即进行呼喊和心肺复苏。
6、2014年12月31日23点50分,越来越多的警察赶到,试图从下端往外拉拽被压得动弹不得的人,但根本拉不动。
7、2014年12月31日23点55分,所有倒地没有受伤的人们都站了起来。现场的哭喊与尖叫声和呼叫救护车的声音混成一团,赶来的医务人员和附近的热心市民对每一个倒地的人进行呼喊和心肺复苏,试图进行抢救。有一些人已经死亡。
上海元旦踩踏事件和上海踩踏事故遗体图片的问题分享结束啦,以上的文章解决了您的问题吗?欢迎您下次再来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