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如果您还对急性心梗溶栓时间不太了解,没有关系,今天就由本站为大家分享急性心梗溶栓时间的知识,包括心梗12小时后为什么不能溶栓的问题都会给大家分析到,还望可以解决大家的问题,下面我们就开始吧!
本文目录
一、急性心肌梗塞治疗及急救措施
突发急性心梗很可能导致生命危险,越来越多的人因为急性心肌梗塞失去生命。急性心肌梗塞的时候要怎么应急处理呢?下面就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急性心肌梗塞治疗及急救措施相关资料,供大家参考。
无并发症者急性期绝对卧床1~3天;吸氧;持续心电监护,观察心率、心律变化及血压和呼吸,低血压、休克患者必要时监测肺毛楔入压和静脉压。低盐、低脂、少量多餐、保持大便通畅。无并发症患者3天后逐步过渡到坐在床旁椅子上吃饭、大小便及室内活动。一般可在2周内出院。有心力衰竭、严重心律失常、低血压等患者卧床时间及出院时间需酌情延长。
小量 *** 静脉注射为最有效的镇痛剂,也可用 *** 。烦躁不安、精神紧张者可给于 *** (安定)口服。
入院后尽快建立静脉通道,前3天缓慢补液,注意出入量平衡。
再灌注治疗是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最主要的治疗措施。在发病12小时内开通闭塞冠状动脉,恢复血流,可缩小心肌梗死面积,减少死亡。越早使冠状动脉再通,患者获益越大。“时间就是心肌,时间就是生命”。因此,对所有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就诊后必须尽快做出诊断,并尽快做出再灌注治疗的策略。
在有急诊PCI条件的医院,在患者到达医院90分钟内能完成之一次球囊扩张的情况下,对所有发病12小时以内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均应进行直接PCI治疗,球囊扩张使冠状动脉再通,必要时置入支架。急性期只对梗死相关动脉进行处理。对心源性休克患者不论发病时间都应行直接PCI治疗。因此,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应尽可能到有PCI条件的医院就诊。
如无急诊PCT治疗条件,或不能在90分钟内完成之一次球囊扩张时,若患者无溶栓治疗禁忌证,对发病12小时内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应进行溶栓治疗。常用溶栓剂包括尿激酶、链激酶和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等,静脉注射给药。溶栓治疗的主要并发症是出血,最严重的是脑出血。溶栓治疗后仍宜转至有PCI条件的医院进一步治疗。
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不应进行溶栓治疗。
持续胸痛患者若无低血压可静脉滴注 *** 。所有无禁忌证的患者均应口服阿司匹林,置入药物支架患者应服用氯吡格雷一年,未置入支架患者可服用一月。应用rt-PA溶栓或未溶栓治疗的患者可用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或肝素静脉注射3~5天。对无禁忌证的患者应给与ß阻滞剂。对无低血压的患者应给与肾素-血管紧张素转氨酶抑制剂(ACEI),对ACEI不能耐受者可应用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ARB)。对β受体阻滞剂有禁忌证(如支气管痉挛)而患者持续有缺血或心房颤动、心房扑动伴快速心室率,而无心力衰竭、左室功能失调及房室传导阻滞的情况下,可给予维拉帕米或地尔硫卓。所有患者均应给与他汀类药物。
偶发室性早搏可严密观察,不需用药;频发室性早搏或室性心动过速(室速)时,立即用利多卡因静脉注射继之持续静脉点滴;效果不好时可用胺碘酮静脉注射。室速引起血压降低或发生室颤时,尽快采用直流电除颤。对缓慢心律失常,可用阿托品肌肉注射或静脉注射;Ⅱ~Ⅲ度房室传导阻滞时,可安置临时起搏器。室上性心律失常:房性早搏不需特殊处理,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和快心室率心房颤动可给予维拉帕米、地尔硫卓、美托洛尔、洋地黄制剂或胺碘酮静脉注射。对心室率快、药物治疗无效而影响血液动力学者,应直流电同步电转复。
7.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和泵衰竭的治疗
肺水肿时应吸氧,静脉注射 *** 、速尿,静脉点滴硝普钠。心源性休克可用多巴胺、多巴酚丁胺或阿拉明静脉滴注,如能维持血压,可在严密观察下加用小量硝普钠。药物反应不佳时应在主动脉内气囊反搏术支持下行直接PCI,若冠状动脉造影病变不适于PCI,应考虑急诊冠状动脉搭桥手术。
8.出院前评估及出院后生活与工作安排
出院前可进行24小时动态心电监测、超声心动图、放射性核素检查,发现有症状或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和严重心律失常,了解心功能,从而估计预后,决定是否需血管重建治疗,并指导出院后活动量。
出院后2~3个月,可酌情恢复部分工作或轻工作,以后,部分患者可恢复全天工作,但要避免过劳或过度紧张。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医院度过了急性期后,对病情平稳、无并发症的患者,医生会允许其回家进行康复治疗。
(1)按时服药,定期复诊;保持大便通畅;坚持适度体育锻炼。
(2)不要情绪激动和过度劳累;戒烟限酒和避免吃得过饱。
1、一旦确诊急性“心梗”,立即让患者就近平卧,保证呼吸通畅,解开腰带和胸前衣扣,避免活动、用力。有呕吐时应该让其头偏向一侧,并清理口腔,避免呕吐物堵塞气管。舌下持续含服 *** 、速效救心丸或消心痛。
2、呼吸微弱、意识不清、面色青紫时,立即做胸外心脏按压和口对口人工呼吸。
3、目前急性“心梗”的治疗观点是建议病人到有条件的医院,尽早进行溶栓、介入、手术治疗,发病后1小时内到急诊,可挽救大部分坏死的心肌;6小时内,有可能挽救部分心肌;12小时后,效果就明显差了。
4、一旦发生急性心肌梗塞必须立即就医,大家必须要了解心肌梗塞的急救措施等待急救医生的到来,由于突发心肌梗塞病情非常的危险,只有了解相关的急救 *** 才能让患者免于更大的危险,最后还是要建议大家积极的预防心肌梗塞。
这是更先出现的症状,疼痛部位和性质与心绞痛相同,但常发生于安静或睡眠时,疼痛程度较重,范围较广,持续时间可长达数小时或数天,休息或含用 *** 片多不能缓解,病人常烦躁不安、大汗淋漓、恐惧,有濒死之感。
主要是发热,伴有心动过速、白细胞增高和红细胞沉降率增快等,由坏死物质吸收所引起。一般在疼痛发生后24-48小时出现,程度与梗死范围常呈正相关,体温一般在38℃上下,很少超过39℃,持续一周左右。
约1/3有疼痛的病人,在发病早期伴有恶心、呕吐和上腹胀痛,与迷走神经受坏死心肌 *** 和心排血量降低组织灌注不足等有关;肠胀气也不少见;重症者可发生呃逆。
见于75%-95%的病人,多发生于起病后1-2周内,尤其24小时内。心电图可呈现弥漫性异常。
疼痛期中,会导致血压下降,可持续数周后再上升,且常不能恢复以往的水平。如疼痛缓解而收缩压低于80mmHg,病人烦躁不安、面色苍白、皮肤湿冷、脉细而快、大汗淋漓、尿量减少、神志迟钝、甚至昏厥者则为休克的表现。
二、突发心梗救治的“黄金时间”是多久
突发心梗救治的“黄金时间”一般为6小时,这就是说,在急性心梗的表象“胸痛”出现时,如果患者在6小时内接受治疗,约70%—75%的血管能疏通;而如果超过6小时,甚至超过12小时才治疗,则打通血管的效用显著下降,对于急性患者将回天无力。
这个“6小时”,主要指院前的救治时间。而医学上认为,脑细胞对缺氧的耐受极限通常为4分钟,4分钟之内复苏将生存有望,这更是一个急救的“黄金四分钟”。对于患者身边的之一目击者来说,在没有专业人员到达救援时,掌握基本急救技能,于之一现场之一时间内实施初级救治,关键时间只有这短短的4分钟。
过重的体力劳动,尤其是负重登楼,过度体育活动,连续紧张劳累等,都可使心脏负担加重,心肌需氧量突然增加,而冠心病患者的冠状动脉已发生硬化、狭窄,不能充分扩张而造成心肌缺血。剧烈体力负荷也可诱发斑块破裂,导致急性心肌梗死。
由于激动、紧张、愤怒等激烈的情绪变化诱发。
不少心肌梗死病例发生于暴饮暴食之后。进食大量含高脂肪高热量的食物后,血脂浓度突然升高,导致血黏稠度增加,血小板聚集性增高。在冠状动脉狭窄的基础上形成血栓,引起急性心肌梗死。
突然的寒冷 *** 可能诱发急性心肌梗死。因此,冠心病患者要十分注意防寒保暖,冬春寒冷季节是急性心肌梗死发病较高的原因之一。
便秘在老年人当中十分常见。临床上,因便秘时用力屏气而导致心肌梗死的老年人并不少见。必须引起老年人足够的重视,要保持大便通畅。
吸烟和大量饮酒可通过诱发冠状动脉痉挛及心肌耗氧量增加而诱发急性心肌梗死。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为何年轻人突发心梗更致命?
三、“急性心梗”诊治需要“按照分钟计算”
“急性心梗”至少有一根血管突发急性闭塞或高度狭窄,导致供血的心肌急性缺血,导致心肌损伤,继而梗死坏死,“心梗”的“恶化”是按照“分钟”来计算的。
“胸痛中心”的建设要求因“胸痛”就诊病人的心电图在10分钟出结果,“心梗标志物”在20分钟出结果,从“接诊”到“确诊”要“小于30分钟”,从“接诊”到“血管开通”时间要“小于90分钟”,这一切的目的是“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心肌”。
“及时开通病变血管,避免心肌持续坏死”,不仅能挽救生命,并且能够更大限度的挽救心肌,保留心功能,不至于太影响下半生的生活质量。
【“急性心梗”为什么需要“放支架”?】
“放支架”(医生称“经皮冠状动脉血管介入治疗,简称PCI”),是给“急性心梗”病人开通病变血管最常用的一种方式,也是大众最熟悉的一个治疗手术。我们开通血管的方式还有单纯血栓抽吸、单纯球囊扩张、冠脉内溶栓等措施,但是做完这些,大多数情况还是需要“放支架”的。
步骤 1.“急性心梗”的初步诊断,“一键”启动导管室:
②特征心电图改变(检查时间小于10分钟)
③血液中“心梗标志物”升高(检查时间小于20分钟)
在满足前两点情况下,可以不用等第三点,为了节省时间。
“急性心梗”(尤其是里面有一类血管急性闭塞)需要尽快行急诊手术,开通病变血管。当然,医生称为,“一键”启动导管室(“绿色通道”手术,包括主刀、助手和护士,需要在接到“急诊 *** ”后30分钟内到位)。
这个时候需要完成之一次知情同意,将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可能的演变过程、可能出现需要抢救及抢救的措施等,告知患者家属,并告知需要尽快行冠脉造影确诊心梗并开通病变的血管。
患者家属的“果决”和“信任”,是可以大大减少等待时间的,而国内心梗血管开通的时间落后于西方国家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家属商量时间太长(也有商量后拒绝手术的)。
步骤 2.心脏血管造影,确诊本次“心梗”的病变血管(医生称“罪犯血管”)。我们心脏有三根血管,右冠状动脉和左冠状动脉(分为前降支和回旋支动脉)。以这个病人为例,67岁男性,“胸痛3小时”来上海十院“胸痛中心”就诊,既往无重大疾病史,有“高血脂”病史,之一次住院。心电图提示:心梗超急性期改变,造影提示:右冠状动脉近段狭窄30%,前降支近段狭窄95-99%(次全闭塞),病变长度15mm左右,为“罪犯”血管。
这个时候需要完成第二次知情同意:需要告知家属“血管确诊堵塞”及下一步手术方案(需要开通)及需要使用的器械,获得知情同意并签字后才能进一步行手术。
步骤 3.球囊扩张病变,开通血管(这是一个质控的“时间截点”,比如确诊心梗-开通血管时间需要小于90分钟,开始穿刺-开通血管需要小于30分钟):首先导丝在导管支撑下通过病变进入血管远段,用一个小球囊(直径2mm)先扩张高度狭窄处,扩张后可见病变由95-99%狭窄减少到50%“狭窄”。
步骤 4.支架选择和定位:再选择合适支架,定位到病变的两端,支架要求合适直径和合适长度,直径3.0mm,基本上和正常血管差不多大;长度23mm,可以完美覆盖病变。
步骤 5.支架扩张和后扩张:合适压力扩张支架,急诊不适合使用大压力扩张(容易造成血管夹层、“无复流”或“慢血流”)。酌情使用球囊后扩张,进一步使血管扩张更良好,贴壁更好。
步骤 6.造影确认血管病变完全解除,结束手术。
【那么,“急性心梗”需要“放支架”,你怎么看?】
#心脏英雄##清风计划##月薪万元---新作者扶植计划开启##她力量计划##健康真相馆#(图片均为作者创作,转载请注明作者)
OK,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