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白云观(上海正一教派的道观)

牵着乌龟去散步 百科 16 0

大家好,如果您还对上海白云观不太了解,没有关系,今天就由本站为大家分享上海白云观的知识,包括上海正一教派的道观的问题都会给大家分析到,还望可以解决大家的问题,下面我们就开始吧!

本文目录

  1. 白云观在哪里
  2. 白云观名称来历
  3. 上海白云观简介
  4. 上海白云观介绍 它有什么历史背景
  5. 上海市白云观在哪

一、白云观在哪里

我国有六座白云观,分别在北京、上海、兰州、陕西、浙江、桂林,其中北京白云观有着“全真之一丛林”的美誉,上海白云观始建于清代末年,兰州白云观属于古代兰州三观之一,陕西白云观始建于明代,浙江白云观原名玄清观,桂林白云观位于尧山。

北京白云观位于北京西便门外,其前身是唐代的天长观,享有“全真之一丛林”的美誉,如今是北京著名的名胜景点,每年都会有大量游客前往白云观游玩。

上海白云观位于上海市大境路259号,又称“海上白云观”,是将清代末年修建的雷祖殿迁移建成的。目前有三清殿、吕祖殿、丘祖殿等分殿,占地面积在十四亩以上。

兰州白云观位于甘肃兰州市南滨河东路,也称为吕祖庙,始建于清道光十七年,属于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分为前殿、中殿、后殿三处,其中前殿就是吕祖殿,后殿叫做三清殿。

陕西白云观位于陕西省榆林市佳县城南,始建于明万历三十三年,占地面积二十公顷,其中有54座殿堂庙宇以及大量珍贵文物,在2001年被划分为全国第五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浙江白云观坐落于浙江省温州市瓯海区南白象街道,始建于唐代贞观十四年,原名玄清观,在明朝嘉靖年间重修,于1992年再次重修后,改名为白云观,与白象塔相邻。

桂林市尧山也有一处白云观,因为馆内台阶上的唐朝雕刻被广西师大教授认出,而成为文化景点。在古代桂林白云观被作为王府家庙使用,现今观内石碑还有清朝学子寄读白云观,并高中状元的记录。

上海白云观(上海正一教派的道观)-第1张图片-

二、白云观名称来历

1、道教全真派传入上海地区大约是在元代。据《松江府志》记载,元大德十年(1306年),娄县曾建有“长春道院”。道院名为“长春”,当是为了纪念全真龙门派祖师邱处机(号长春子)而建。至治元年(1321年),杨载撰《长春道院记》,其中谈到当时的道院住持为镇守广陵的郑将军之子郑君。但自此以后的500年间,这一地区很少看到全真道活动的记载。

2、直到清朝同治二年(1862年),全真龙门第二十代宗师杭州显真观道士王明真才在上海北门外新桥朝阳楼(今浙江路北海路附近)创建了全真道观“雷祖殿”。

3、清光绪八年(1882年),由於马路拓修,雷祖殿需要拆迁,当时的雷祖殿住持徐至成在士绅们的资助下,买下了老西门外方斜路西林后路的一块土地,重建了雷祖殿。光绪十二年(1886年),又扩建了斗姆殿、三清殿、吕祖殿以及客堂和斋堂等。

4、光绪十四年(1888年),徐至成进京,在清廷官员和北京白云观方丈高仁峒的协助下,以改雷祖殿为“海上白云观”即北京白云观下院的条件,从北京白云观请得明版《道藏》8000余卷。雷祖殿改为海上白云观后,采用北京白云观的规戒,逐渐确立了其全真派十方丛林的地位,成为我国东南地区颇具威望的全真道观。

5、 2002年因旧城区改造需要,白云观再次动迁,新址坐落于小北门大境路239号。新落成的白云观内供奉的八十多尊道教塑像,均采用汉代老工艺“脱胎”技术 *** 而成,其中大殿内玉皇坐像高五米,为全国所罕有。

6、“上海白云观”的历史虽不长,但观内所供奉的神明却大有来头,历史悠久。清光绪二十年,从海关移得明代铸造道教七尊神像(两尊天师、五尊天君),供奉于观内,加上1984年获得的明代和清代铜像两尊,目前,上海白云观共保存着九尊铜像,各个法像威严、仪态端庄。

7、上海白云观早期属全真派,现为正一派庙宇,目前是上海市道教协会所在地。

8、我们去参观时庙宇内冷冷清清,只有几个外国游客,几乎看不到烧香拜佛的信徒,连观内的道士也见不到。可能因为是新建的,不为人们所知。更主要的原因恐怕是道教的衰落,信徒稀少。相比之下,佛教在中国香火日盛,信徒日增,就是普通老百姓也想着到佛教寺庙去烧香拜佛,祈求平安。

9、其实城隍庙也是道教寺庙,由于地处热闹的豫园商城旁边,所以香火还是比较旺的,加之一般人只要是庙就进,见佛就拜,烧香磕头,根本不管是佛教还是道教。

10、追根寻源,佛教是从印度传过来的,从根子上说是外来文化,而道教倒是真正的国粹,不仅源于中国,而且基本上只有中国才有。

三、上海白云观简介

1、上海白云观位于上海市老西门西林后路,为全真道庙宇,目前是上海市道教协会所在地。

2、道教全真派传入上海地区大约是在元代。据《松江府志》记载,元大德十年(1306年),娄县曾建有「长春道院」。道院名为「长春」,当是为了纪念全真道龙门派祖师丘处机(号长春子)而建。至治元年(1321年),杨载撰《长春道院记》,其中谈到当时的道院住持为镇守广陵的郑将军之子郑君。但自此以后的500年间,这一地区很少看到全真道活动的记载。直到清朝同治十三年(1874年),杭州显真观道士王明真才在上海北门外新桥朝阳楼(今浙江路北海路附近)创建了全真道观「雷祖殿」。清光绪八年(1882年),由于马路拓修,雷祖殿需要拆迁,当时的雷祖殿住持徐至成在士绅们的资助下,买下了白云观今址,重建了雷祖殿。光绪十二年(1886年),又扩建了斗姥殿、客堂和斋堂等。光绪十四年(1888年),徐至成进京,在清廷官员和北京白云观方丈高仁峒的协助下,以改雷祖殿为「海上白云观」即北京白云观下院的条件,从北京白云观请得明版《道藏》8000余卷。雷祖殿改为海上白云观后,采用北京白云观的规戒,逐渐确立了其全真派十方丛林的地位,成为我国东南地区颇具威望的全真道观。

3、光绪十六年(1890年),白云观之一任监院徐至成羽化。光绪十九年(1893年),白云观道众在上海商会会长陈润夫等资助下,扩建了三清殿、吕祖殿、丘祖殿,使其面积达到14亩,规模相当可观。其布局为前殿、后殿两部分,前殿的中路为雷祖殿、藏经阁,东为客堂、丘祖殿,西为斋堂、斗姥殿等;后殿的中路为三清大殿,南为甲子殿,北为四御殿,东为救苦殿,西为吕祖殿,以及玉皇阁、钟鼓亭等。

4、在清末民国的动乱年代里,白云观日趋萧条,管理制度也日渐混乱。解放以后,白云观又恢复了道教丛林的纯洁面貌。但「文革」中,白云观又遭到破坏,所藏经籍、书画等均被毁灭。1978年后,白云观重新恢复道教面貌,各项宗教活动正常进行。

5、地址:上海市西林后路100弄8号交通:在上海乘市内公共汽车即可到达联系 *** :86-21-63775402

四、上海白云观介绍 它有什么历史背景

1、白云观,道教著名宫观,位于上海市上海市大境路259号。亦称“海上白云观”。清代末年,嘉定道士徐至诚在东星桥建雷祖殿。

2、光绪十二年(1886)又扩建了斗姆殿、客堂及斋堂等建筑,光绪十九年(1893)又在上海商会会长陈润夫等人的资助下,再次扩建了三清殿、吕祖殿、丘祖殿,时占地面积达十四余亩,使其逐渐成为一座规模较大的全真道观。

3、光绪十四年(1888)住持徐至成进京,在北京白云观方丈高仁峒与清庭官员的协助下,改其庙为“海上白云观”,并请得明版《道藏》一部计8000余卷,供于庙内藏经阁上,以“留镇山门”,同时采用了较为建全的北京白云观规戒,确立了海上白云观的全真十方丛林地位,后经徐至成十余年的苦心修行与惨淡经营,遂成为上海颇具威望的全真道观。

五、上海市白云观在哪

1、上海白云观位于上海市大境路259号,人们普遍将它称之为“海上白云观”。经过了历史的洗礼,如今的白云观比起从前已经大不一样了,但最原始的淳朴还是能依稀看得见.

2、白云观是上海道教协会和道教文化研究中心的所在地。清代末年,嘉定道士徐至诚在东星桥建雷祖殿。光绪八年(公元1882年)将雷祖殿移至今址。后徐至诚请得《道藏》计8000余卷,雷祖殿更名为“海上白云观”。白云观规模宏大,是上海道观之首。现保存部分建筑:灵宫殿、灵宵金殿、老君堂、雷祖殿等,其现存的七尊明代铜像,为全国其他道观所未见。现白云观的镇观之宝明版《道藏》经已移至上海图书馆珍藏。

好了,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

标签: 白云观 海正 道观 教派 上海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