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热灭菌的温度和时间 湿热灭菌法有哪几种

牵着乌龟去散步 问答 19 0

这篇文章给大家聊聊关于湿热灭菌的温度和时间,以及湿热灭菌法有哪几种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哦。

本文目录

  1. 干热灭菌的温度和时间
  2. 湿热灭菌条件通常采用
  3. 微生物的湿热灭菌时间如何确定
  4. 湿热灭菌更高温度和时间通常
  5. 干热灭菌使用温度和时间通常为多少
  6. 湿热灭菌更高温度和时间通常为

一、干热灭菌的温度和时间

在干热状态下,由于热穿透力较差,微生物的耐热性较强,必须长时间受高温的作用才能达到灭菌的目的。因此,干热空气灭菌法采用的温度一般比湿热灭菌法高。为了保证灭菌效果,一般规定:135-140摄氏度灭菌3-5h;160-170摄氏度灭菌2-4h;180-200摄氏度灭菌0.5-1h

①焚烧:用火焚烧是一种彻底的灭菌 *** ,破坏性大,仅适用于废弃物品或动物尸体等;

②烧灼:直接用火焰灭菌,适用于实验室的金属器械(镊、剪、接种环等)、玻璃试管口和瓶口等的灭菌;

③干烤:在干烤箱(hotairsterilizer)内进行,加热至160℃~170℃维持2小时,可杀灭包括芽孢在内的所有微生物。适用于耐高温的玻璃器皿、瓷器、玻质注射器等;

④红外线(infrared):是波长为770nm~1000μm的电磁波,以1μm~10μm波长的热效应最强。红外线的热效应只能在照射到的表面产生,不能使物体均匀加热,常用于碗、筷等食具的灭菌;

⑤微波(microwave):波长为1mm~1000mm的电磁波统称为微波,可穿透玻璃、塑料薄膜与陶瓷等物质,但不能穿透金属表面。微波炉的热效应分布不均匀,灭菌效果不可靠,用于非金属器械及食具消毒。

干热灭菌法是在干燥环境下用高温杀死细菌和细菌芽孢的技术。用于不能耐受湿热蒸气、不能用高压蒸汽灭菌的物品,如必须保持干燥的化学物品,有刃器械如刀、剪之类,无水的油剂、油膏、甘油等。干热灭菌法所需温度较高,时间较长。干热最适用于玻璃器皿的灭菌,尤其是玻璃注射器等。

在干热灭菌过程中,被灭菌物品上的细菌主要通过提高温度使细胞成份产生非特异性氧化而被破坏(细胞固有的水份也起了重要作用),高温干热可使微生物的酶受热变性,细胞内的核糖核酸破坏以及细胞膜受损伤而死亡。细胞被破坏的过程是可预测的和可靠的。

干热灭菌是同时利用热传递的三种方式(即对流、传导和辐射)来处理被灭菌物。

对流传热是指流体宏观运动而引起的热量传递过程,流体的宏观运动可以是由温差引起的自然对流,也可以是人为造成的强制流动。对流传热仅能发生在流体中,运动着的流体起了载热作用。干热灭菌的对流给热是流体在流过固体或液体表面时与该表面所发生的热量交换。它是对流与导热联合作用的结果。干热灭菌机利用对流给热的 *** 提高被灭菌物品的温度。

在灭菌机中,通过加热元件以对流的方式将空气加热。由于被灭菌物品的温度比热空气温度低,加热后的空气将热能又转移到被灭菌物品中,完成了热量的传递,达到灭菌的目的。因为空气比热容较低,而被灭菌物品温度上升的快慢与各种物品的比热容有关,故干热灭菌中对流作用只可能以较低的速度交换热量。

二、湿热灭菌条件通常采用

湿热灭菌条件通常采用121℃×15min、121℃×30min或116℃×40min的程序,也可采用其他温度和时间参数,但无论采用何种灭菌温度和时间参数,都必须证明所采用的灭菌工艺和监控措施在日常运行过程中能确保物品灭菌后的SAL≤10-6。

湿热灭菌法是以高温高压水蒸气为介质,由于蒸汽潜热大,穿透力强,容易使蛋白质变性或凝固,最终导致微生物的死亡,所以该法的灭菌效率比干热灭菌法高,是药物制剂生产过程中最常用的灭菌 *** 。

湿热灭菌法可分为:高压蒸汽灭菌法、流通蒸汽灭菌法、和间歇蒸汽灭菌法。

湿热灭菌的原理是使微生物的蛋白质及核酸变性导致其死亡。这种变形首先是分子中的氢键分裂,当氢键断裂时,蛋白质及核酸内部结构被破坏,进而丧失了原有功能。蛋白质及核酸的这种变形可以是可逆的,也可以是不可逆的。

虽然无所谓动能行结构被破坏,若氢键破裂的数量未达到微生物死亡的临界值,则其分子很可能恢复到它原有的形式,微生物就没有被杀死。为有效地使蛋白质变形,如采用高压蒸汽灭菌时,就需要水蒸气有足够的温度和持续时间,这对灭菌效果十分重要。

高温饱和水蒸气可迅速使蛋白质变形,在规定操作条件下,蛋白质发生变形的过程即微生物死亡的过程,是可预见和重复的。微生物的灭活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微生物死亡速率是微生物耐热参数D和杀灭时间的函数。即在给定的时间下被灭活的微生物与仍然存活数成正比。

是指在常压条件下,采用100摄氏度流通蒸气加热杀灭微生物的 *** ,灭菌时间通常为30-60分钟。该法适用于消毒以及不耐高热制剂的灭菌,但不能保证杀灭所有芽孢,是非可靠的灭菌 *** 。

利用反复多次的流通蒸汽加热,杀灭所有微生物,包括芽胞。 *** 同流通蒸汽灭菌法,但要重复3次以上,每次间歇是将要灭菌的物体放到37℃孵箱过夜,目的是使芽胞发育成繁殖体。

若被灭菌物不耐100℃高温,可将温度降至75℃~80℃,加热延长为30~60分钟,并增加次数。适用于不耐高热的含糖或牛奶的培养基。

103.4千帕蒸汽压温度达121.3℃,维持15-20分钟。

三、微生物的湿热灭菌时间如何确定

t=1/k×lnN0/Nt=2.303/K×lgN0/Nt

式中:N0—开始灭菌(t=0)时原有活菌数; Nt----经时间t后残存活菌数。

k:意义同上;t:表示理论灭菌时间

k=(2.303/t)logNt/N0;比死亡速率常数K,K值大,表明微生物容易死亡。

理论灭菌时间的计算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湿热灭菌的温度和时间 湿热灭菌法有哪几种-第1张图片-

(1)K值因不同的微生物种类不同、不同的生理状态、不同的外界环境,差别很大,实质上,它是微生物热阻的一种表示形式,微生物的热阻越大,K值也越小。可以取耐热性芽孢杆菌的K进行计算。

(2)在计算过程中,N0,Nt如何取值?

N0为灭菌开始时培养基中活微生物数,可以参考一般培养基中的活微生物数为(1-2)×107个/ml; Nt通常取 0.001个,既灭菌失败的概率为千分之一。

(3)上述灭菌时间,通常称之为理论灭菌时间,只可以用于工程计算中,在实践过程中,因蒸汽的压力问题(不稳定)、蒸汽的流量问题有很大差别,甚至培养基中的固体颗粒的大小、培养基的粘度等因素,都会影响灭菌效果,实际的设计和操作计算时间可作适当比例的延长或缩短。在实际生产中,通常采用经验数值:间歇灭菌,121℃,20—30分钟;连续灭菌,137℃,15—30s,在维持罐中保温8—20分钟。

①致死温度:杀死微生物的极限温度。

②致死时间:在致死温度下,杀死全部微生物所需要的时间。

③微生物的热阻:表示微生物对热的抵抗能力,即指微生物在某一特定条件下(主要是温度)的致死时间。其对热的抵抗能力越大,可以理解为热阻越大,衡量不同的微生物对热的抵抗能力的大小,可以使用相对热阻的概念。

④相对热阻:某一微生物在某一特定条件下的致死时间与另一微生物在相同条件下的致死时间之比。例如:芽孢/大肠杆菌=3000000/1;病毒/大肠杆菌=1—5/1等。

微生物的湿热灭菌过程,其本质上就是微生物细胞内蛋白质的变性的过程。因此,可以把灭菌过程看成是蛋白质的变性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讲,灭菌过程应遵循单分子反应的速度理论,那么,则有下列方程:

式中,N—残存的活菌数;t—灭菌时间(s);K—灭菌速度常数(s-1),也称反应速度常数或比死亡速度常数,此常数的大小与微生物的种类与加热温度有关;dN/dt—活菌数瞬时变化速率,即死亡速率。该方程称为对数残存定律,表示微生物的死亡速率与任一瞬时残存的活菌数成正比。

四、湿热灭菌更高温度和时间通常

1、在进行湿热灭菌的时候,更高温度可以达到121℃,并且灭菌的时间要持续15分钟才可以达到灭菌的效果。

2、湿热灭菌就是通过升高温度来达到灭菌的一种方式,灭菌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消灭一些微生物以及病毒,也是用理化方式杀死微生物的一种生物学基本技术。

五、干热灭菌使用温度和时间通常为多少

一般情况下,如果是对普通物品进行干热灭菌,那么最适温度为160°C,时间可持续2个小时。如果是对玻璃注射器等物品进行灭菌,最适温度是170°C,灭菌时间是1个小时,干热灭菌的 *** 有干烤、烧灼或焚烧、红外线、微波等。

干热灭菌法的原理是在干燥环境下用高温杀死细菌和细菌芽胞,它的作用对象是不能耐受湿热蒸气和不能用高压蒸汽灭菌的物品。比如必须保持干燥的化学物品,或者是无水的油剂、油膏、甘油等都可以使用干热灭菌法消毒。

消毒时可直接在烘箱中进行。由于干热灭菌对于一些不耐热材料的损害比较大,所以不能将干热灭菌用在不耐热的材料上。

在同样的温度下,湿热的杀菌效果比干热好。由于蛋白质凝固所需的温度与其含水量的关联较大,所以含水量越大,发生凝固所需的温度就会越低。湿热灭菌的菌体蛋白质吸收水分效果较好,但是干热杀菌的吸水效果就会差一些,所以湿热比干热的效果要好很多。

干热灭菌比湿热灭菌需要更高的温度。干热灭菌一般是利用干烤箱进行,加热160-180°C,时间保持2小时,便可杀死一切微生物。而湿热灭菌只需煮沸100°C,时间保持5分钟,就可以杀死细菌的繁殖体。

干热主要是利用空气,而湿热是利用水蒸汽,干热一般需要保持30分钟、1小时、2小时等时间段,但是湿热的整个过程只有1小时不到。

六、湿热灭菌更高温度和时间通常为

1、1O3~115kPa(103是121℃饱和蒸汽压力)。

2、影响湿热灭菌的主要因素有:微生物的种类与数量、蒸汽的性质、药品性质和灭菌时间等。

3、流通蒸气灭菌法:是指在常压条件下,采用100摄氏度流通蒸气加热杀灭微生物的 *** ,灭菌时间通常为30-60分钟。该法适用于消毒以及不耐高热制剂的灭菌,但不能保证杀灭所有芽孢,是非可靠的灭菌 *** 。

4、湿热灭菌的原理是使微生物的蛋白质及核酸变形导致其死亡。这种变形首先是分子中的氢键分裂,当氢键断裂时,蛋白质及核酸内部结构被破坏,进而丧失了原有功能。蛋白质及核酸的这种变形可以是可逆的,也可以是不可逆的。

5、虽然无所谓动能行结构被破坏,若氢键破裂的数量未达到微生物死亡的临界值,则其分子很可能恢复到它原有的形式,微生物就没有被杀死。为有效地使蛋白质变形,如采用高压蒸汽灭菌时,就需要水蒸气有足够的温度和持续时间,这对灭菌效果十分重要。

6、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湿热灭菌法

OK,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标签: 湿热 灭菌 温度 时间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